刘思衡
- 作品数:65 被引量:467H指数:11
-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应用赤霉菌粗毒素测定小麦品种的抗赤霉病性被引量:7
- 1990年
- 小麦赤霉菌 Gibberella zeae(Schw.)Petch 在麦粒培养基上进行固体产毒培养,从中提取粗毒素。用粗毒素溶液处理小麦抗感赤霉病不同品种萌动—致的种子以及—叶期幼根和叶鞘。用 DDS-11A 型电导仪测定细胞渗透性变化。结果表明,在粗毒素作用下,小麦根、芽生长受抑制。但抗病品种受抑轻,感病品种受抑重。抗感品种幼根和叶鞘细胞渗透性的变化差异明显。用赤霉菌粗毒素测定细胞渗透性的变化,有可能作为鉴定小麦品种抗赤霉病的一个生理指标。
- 刘思衡廖海林潘祥华
- 关键词:小麦赤霉菌粗毒素抗赤霉病
- 农作物良种包衣研究概况
- 1999年
- 为实现我国农业生产在更高层次上的突破,1995年全国农业种子工作会议提出了“创建种子工程,推动农业上新台阶”的战略任务,种子工程是以农作物为对象,以为农业生产提供具有优秀生物学特征和优良种植特性的商品化种子为目的,利用现代生物学手段、工程学手段和农业经济...
- 江树业刘思衡
- 关键词:农作物种子工程良种包衣
- 利用矮败小麦进行轮回选择的几个问题被引量:2
- 1997年
- 刘思衡
- 关键词:小麦矮败小麦轮回选择
- 矮败小麦在轮回选择上的应用被引量:5
- 2000年
- 刘思衡巫升鑫黄碧光陈德禄郭媛贞黄金堂陈炳坤
- 关键词:矮败小麦轮回选择育种太谷核不育小麦可育株超大穗小麦抗赤霉病性
- 福建春播覆膜花生生长发育特性及栽培技术被引量:24
- 2001年
- 用白皮 1号和泉花 10号分别在红黄壤旱地的中低肥力和中等肥力水平土壤进行覆膜栽培试验 ,并对其整个生长发育进程进行观察和取样分析 ,最后进行考种和测产。试验表明 ,花生覆膜栽培出苗早、生长快、出苗率高 ,明显促进前期茎枝和叶片生长 ,使分枝数增多 ,叶面积系数和净同化率提高 ,提早开花 ,增加开花量 ,并使花生的整个生育期提前。覆膜花生果多果重 ,增产显著 (达 2 4 .1%~ 34.1% ) ,表明覆膜栽培适合南方普及推广 。
- 庄伟建官德义蔡来龙赵朝武单世华刘思衡
- 关键词:花生地膜覆盖生长发育栽培
- 植物Ca^(2+)-CaM信号系统及其调控研究进展被引量:23
- 2005年
- Ca2+信号通路是植物中信号转导已确认的主要途径。CaM(钙调蛋白)是目前已知胞内Ca2+信号受体中最重要的一种,它参与了多种生理活动的调节。文章对钙在植物细胞中的存在形式、钙作为植物信号转导中第二信使的作用、植物钙调蛋白的结构和生理功能等问题进行了综述和探讨。
- 张君诚孟玉环宋育红刘思衡庄伟建
- 关键词:CA^2+植物
- 麦苗的营养保健价值及其开发利用被引量:67
- 2001年
- 麦苗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酶等确益人体健康的营养素。麦苗保健品的开发逐渐流行。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麦苗的营养保健价值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并展望在福建省发展麦苗生产的前景。
- 黄碧光刘思衡
- 关键词:麦苗保健品营养价值
- 严家显先生高等农业教育思想的探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福建省立农学院首任院长严家显先生提出了创办高等农业教育的理念,对福建省立农学院的三大任务进行了准确的定位,制定了学院的创建、管理、发展规划,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培养高等农业建设人才。严家显的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为福建农业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 刘思衡
- 关键词:高等农业教育教育思想
- 矮败小麦在育种上的利用研究Ⅲ.矮败小麦育性的苗期预测被引量:7
- 1997年
- 矮败小麦的芽鞘长度与成株高度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9576**),短芽鞘苗成长为矮秆不育株,长芽鞘苗成长为高秆可育株,依自然群体芽鞘长度预测成株期育性的准确率为72.2%.GA3处理可明显扩大矮败小麦幼苗在芽鞘长度、幼苗高度及叶长、叶色等形态上的差异,从而可将幼苗区分为GA3反应敏感型与不敏感型,2类幼苗比例为11.GA3处理体积分数以1×10-5~1×10-4为宜,处理时期自萌芽期至二叶期均可.幼苗GA3反应与成株期株高相关,与育性分离结果基本一致.依GA3反应判别育性的准确率,室内试验为95.50%,田间试验达95.15%.较高的温度也可以扩大幼苗间的差异,在16~30℃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可育株的芽鞘长和苗高明显增加,而不育株则变化不大.较高温度还可增大GA3处理的效果,提高苗期预测育性的准确性.
- 刘思衡巫升鑫吴良章钟洁翁秀珍
- 关键词:小麦矮败小麦赤霉酸育种
- 应用赤霉病菌粗毒素测定小麦品种抗赤霉病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 1989年
- 研究表明孺孢菌属(HeIminthospor-ium)等6个属14个种的真菌毒素具有致病选择性。作物育种上已成功地利用寄主选择性毒素筛选抗燕麦维多利亚叶斑病(H.vict-oriae)、甘蔗眼斑病(H.Sacchari)和高梁根腐病(P.circinata)等作物群体。对小麦赤霉病菌〔Gibbrella Zeae(schw) petch〕毒素的寄主选择性研究尚少报道。1980年郑元梅研究结果,小麦赤霉病菌粗毒素对小麦根、芽、植株的生长及芽尖、子房愈伤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 刘思衡廖海林潘祥华
- 关键词:寄主选择性粗毒素作物群体根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