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文

作品数:17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共哈尔滨市委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哲学宗教
  • 5篇政治法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哲学
  • 5篇主义
  • 5篇马克思主义
  • 3篇以人为本
  • 3篇人为本
  • 3篇马克思主义哲...
  • 2篇邓小平
  • 2篇哲学基础
  • 2篇哲学思考
  • 2篇执政
  • 2篇执政理念
  • 2篇生产力
  • 2篇思维
  • 2篇思维方式
  • 2篇发展观
  • 2篇产力
  • 1篇当代马克思主...
  • 1篇当代哲学
  • 1篇邓小平建设
  • 1篇邓小平建设有...

机构

  • 14篇中共哈尔滨市...
  • 1篇黑龙江广播电...

作者

  • 14篇刘文
  • 1篇田晓伟

传媒

  • 11篇哈尔滨市委党...
  • 3篇行政论坛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推进“三个创新”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哲学思考被引量:1
2002年
刘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以人为本的内涵解析被引量:2
2009年
刘文
关键词:以人为本
关于哈尔滨市文化发展政策的若干问题
2010年
解放和发展哈尔滨市的文化生产力,从执政能力的角度看,提出和制定一套既体现社会导向又激发经济效益的科学可行的文化发展政策,是一个必须放在战略高度予以思考的重大课题。因此,要对哈尔滨市现有文化发展政策进行梳理,加快研究、制定积极的、新的文化政策,构建体现哈尔滨市边疆文化特点的、适应法制建设总体要求的、具有一定超前性的文化政策法规体系。
刘文
关键词:文化生产力
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看新发展理念的哲学基础
2017年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蕴含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智慧。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的本源和基础,在经典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发展及其规律做了大量研究和论述,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思想理论来源和哲学基础。
刘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哲学基础
试论马克思主义“精髓”论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创新
1999年
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共有三位党的领导人明确提出并阐发“精髓”论。 第一次提出“精髓”
刘文冯育松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哲学思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发展
2018年
党的十九大报告是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报告通篇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芒,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发展。报告运用物质第一性原理揭示了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和矛盾观揭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推动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坚持群众史观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刘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于以人为本的哲学思考
2005年
刘文
关键词:以人为本执政理念思维方式
论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
1998年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旗帜问题至关重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不动摇。”并指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
刘文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哲学基础当代马克思主义马列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邓小平文选》
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观
1997年
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对人类环境与发展问题进行了全球规划,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通过了《21世纪议程》,使持续发展这一模式实现了国际间政府层次的共识。环发大会后,中国政府即着手编写《中国21世纪》。因此,这次大会就成为人类转变传统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走向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传统观念上的以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增长为主要指标,以工业化为基本内容的经济增长的发展观(以形而上学人类中心主义为思想基础。
刘文
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现代思维方式当代哲学整体论发展观
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被引量:1
2007年
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体现在二者的各种关系之中,比如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等。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又是以人为本的最终目的和归宿。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创新,也是我们党价值观念的创新。
刘文
关键词: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执政理念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