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旭冉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篇塔结构
  • 2篇自适
  • 2篇自适应
  • 1篇阵列
  • 1篇阵列结构
  • 1篇微加工

机构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作者

  • 2篇刘旭冉
  • 1篇吴可可
  • 1篇谢晋
  • 1篇李萍

传媒

  • 1篇光学精密工程

年份

  • 2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微磨削锥塔结构Si表面的自适应方向检测与加工精度评价
微磨削加工与光化学等蚀刻加工相比,具有微加工精度高和表面质量高的优点,但是,要获得更高附加值的表面特性需要控制微结构形状精度。机械式接触检测因触针的尺寸和刚性很难检测到微结构底部和尖端,所以微结构检测主要采用白光干涉检测...
刘旭冉
文献传递
微磨削锥塔结构光滑表面的自适应方向检测与微加工精度被引量:4
2014年
用白光干涉检测(WLI)法检测微结构表面形貌时,其光滑结构面和边角数据很容易丢失,因此本文提出了自适应方向WLI检测法。该方法分别沿着每个微斜面法向进行自适应方向检测,评价分析其面形、特征轮廓和特征点的加工精度。首先,采用#3000金刚石砂轮微细尖端在Si表面加工出高度为50μm、宽度为56μm且光滑的微锥塔结构。然后,利用四次检测点云对微磨削表面进行拼接与重建。最后,分析面形误差、特征轮廓误差和特征点误差。实验显示:自适应方向WLI检测可以重构出完整的微锥塔结构表面,微磨削的面形误差为5.3μm,表明该微磨削技术可以确保微锥塔结构光滑Si表面的加工精度。但是,对微锥塔结构表面特征轮廓误差及特征点误差的评价表明,特征轮廓误差高达7.7μm,而特征点误差约为15μm,约为面形误差的3倍。分析认为这些误差是由微金刚石砂轮V形尖端磨钝及微磨粒钝化造成的。
谢晋刘旭冉吴可可李萍卢泳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