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

作品数:40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太原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文化科学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专利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化学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矿业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5篇薄带
  • 6篇带材
  • 6篇液压
  • 6篇轧机
  • 6篇薄带材
  • 5篇脉冲电流
  • 5篇褐煤
  • 4篇压缸
  • 4篇液压缸
  • 4篇孔结构
  • 4篇辊系
  • 4篇辊轧
  • 4篇辊轧机
  • 4篇板带
  • 4篇背衬
  • 4篇传感
  • 3篇弹性屈曲
  • 3篇生物质
  • 3篇塑性
  • 3篇退火

机构

  • 40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燕山大学
  • 1篇运城学院

作者

  • 40篇刘晓
  • 29篇王涛
  • 10篇张奇
  • 8篇陈鹏
  • 7篇冯浩
  • 7篇王振华
  • 6篇黄庆学
  • 4篇景晓霞
  • 4篇李志强
  • 4篇常丽萍
  • 3篇熊晓燕
  • 3篇边丽萍
  • 2篇王志华
  • 2篇鲍卫仁
  • 2篇张增强
  • 2篇赵雪霞
  • 2篇张艳丽
  • 2篇杨云龙
  • 2篇王建国
  • 2篇刘文文

传媒

  • 2篇太原理工大学...
  • 2篇钢铁
  • 1篇洁净煤技术
  • 1篇煤炭学报
  • 1篇塑性工程学报
  • 1篇储能科学与技...

年份

  • 19篇2023
  • 13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物质纤维素基多功能材料构建及其在新型能量存储方面的应用
2023年
生物质材料细胞壁物质的高效分离及功能化直接关系着废弃生物质的高值化应用。作为生物质材料细胞壁的三大组分之一,纤维素纳米纤丝已经被广泛用于构建独特纳米结构和功能的复合材料如三维结构气凝胶、自修复水凝胶、纳米微晶光子膜、光敏感织物等。探索一条生物质纤维素高值化、实用化发展路径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围绕生物质纳米纤维素的分离提取和功能材料的构筑及其在新型能源存储方面的应用进行论述。首先,简要叙述当前纳米纤维素的化学结构及其作为多功能材料结构单元的优势,并从实验条件、环保、经济、纤维得率与质量的角度分析了生物基纳米纤维素分离制备方法的发展历程和优缺点;然后,介绍了纳米纤维素基纤维、薄膜、气凝胶、碳气凝胶的微/纳米结构、化学键、力学性能在热管理器件如建筑制冷器、太阳驱动式水蒸发器中太阳能的散射与吸收、红外发射、水分的吸收与传导和电化学能源储存中柔性电极的设计、亲锂型隔膜及碳基集流体等功能材料的构建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最后,从生物质材料的特异性结构的利用、组分的提取分离与转化、复合材料构建角度对纳米纤维素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张奇张奇李晓东李晓东
关键词:功能材料电池材料
薄带材轧制的最小可轧厚度理论及数值模拟被引量:1
2021年
智能制造、电子通信等行业向微型化、集成化方向发展要求不断提升精密轧制带材产品质量,提高厚度精度控制是其中关键组成部分,因此,精密带材轧制过程接触变形区理论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以Stone轧制力模型为代表的传统薄带材冷轧理论假设轧辊在接触变形区内保持圆弧状轮廓,利用Hitchcock公式求解接触弧长进而求得平均单位压力,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Stone最小可轧厚度理论。在试验及实际生产中很多学者发现有时Stone轧制力计算值与实际值相差甚远,这是由于某些轧制工况下接触变形区内存在中性区,轧辊圆弧状假设不再适用。中性区的存在使轧制力剧烈增大而带材金属延伸变形增加甚微,即轧制难度增大、轧制效率降低。通过对不同厚度薄带材轧制过程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了不同道次压下率下接触变形区轮廓与接触压力分布的变化规律,带材初始厚度越小或道次压下率越大,接触变形区内中性区所占比例越大,接触压力分布趋于椭圆形分布;基于Stone轧制力公式建立了考虑轧制效率的薄带材最小可轧厚度模型,对于一定初始厚度与Stone最小可轧厚度比值,根据轧制工艺参数可计算接触变形区内恰好不存在中性区时的临界道次压下率,以此临界道次压下率为依据可确定高效轧制厚度范围及Stone轧制力模型的适用条件,为精密薄带材轧制生产过程提供理论指导。
刘晓刘晓芦跃峰王涛肖宏
关键词:最小可轧厚度
一种高强、高弹的多网络导电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强、高弹的多网络导电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有互穿网络结构,包括第一网络、第二网络和填料;所述第一网络为聚丙烯酰胺;所述第二网络为纳米纤维素纤丝;所述填料为碳纳米管。其制备方法包...
张奇任忠凯陈鹏王涛刘晓马晓宝
一种抑制极薄带轧制过程中张力波动的半自动调节装置
本发明具体公开一种抑制极薄带轧制过程中张力波动的半自动调节装置,包括半自动张力调节器、半自动变刚度变阻尼调谐质量阻尼器、卷取机、张力辊和二十辊系;所述半自动张力调节器设置于卷取机和张力辊之间;所述半自动变刚度变阻尼调谐质...
任忠凯郭昊杨静碧陈佳钊柴哲刘晓刘亚星
一种精密极薄带材非接触式浪形演变过程测试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密极薄带材非接触式浪形演变过程测试方法与装置,其中测试方法包括:获取带有浪形缺陷的极薄带材样品,基于黑白色喷漆在极薄带材样品的表面形成原始散斑;对原始散斑进行评价,若原始散斑的质量满足要求,则基于标定板...
王涛刘晓任忠凯张奇肖宏黄庆学
一种轧制复合极薄带的单边塔形辊系异步轧机及液压系统
本发明公开一种轧制复合极薄带的单边塔形辊系异步轧机及液压系统,机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组卷筒组件和一组卷筒组件;机架内部设置有上辊系组件和下辊系组件,机架上设置有用于调节上辊系组件和下辊系组件之间辊缝的压下组件以及用于支撑...
任忠凯刘晓李赫王祖贵和东平王涛黄庆学熊晓燕
文献传递
一种电场辅助楔横轧制车轴的电流稳定施加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场辅助楔横轧制车轴的电流稳定施加装置,包括支撑杆件和装夹机构,支撑杆件与装夹机构之间固接有第一液压缸;装夹机构包括移动杆件,移动杆件上滑动连接有推杆,推杆与移动杆件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缸;移动杆件上滑动...
任忠凯杨静碧刘晓付晓斌冯浩王彬袁瑞临
文献传递
一种超薄铌带力学性能预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薄铌带力学性能预测方法,属于超薄铌带综合品质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对轧制过程数据的采集与处理,结合微观组织变化机理,建立“工艺‑组织‑性能”数据集。然后采用人工智能建模方法中的集成学习方法来建立超薄铌...
王振华刘元铭王涛王建国刘晓张增强
一种用于超大H型钢轧制过程的电磁感应补热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超大H型钢轧制过程的电磁感应补热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承重支架、滑轨以及控制单元,承重支架内设置滑轨,滑轨上设置调整机构,调整机构包括滑块、支撑板、隔热板、线圈、丝杆、驱动单元、温度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
任忠凯程前刘晓郭雄伟陈鹏冯浩王涛王志华
一种电场辅助楔横轧制车轴的电流稳定施加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场辅助楔横轧制车轴的电流稳定施加装置,包括支撑杆件和装夹机构,支撑杆件与装夹机构之间固接有第一液压缸;装夹机构包括移动杆件,移动杆件上滑动连接有推杆,推杆与移动杆件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缸;移动杆件上滑动...
任忠凯杨静碧刘晓付晓斌冯浩王彬袁瑞临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