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正杰

作品数:10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水土
  • 9篇水土保持
  • 6篇黄土高原
  • 4篇淤地坝
  • 3篇流域
  • 3篇黄河流域
  • 3篇河流域
  • 2篇淤地坝建设
  • 2篇水土保持工作
  • 2篇项目管理
  • 2篇黄土高原地区
  • 1篇有感
  • 1篇运行管理
  • 1篇植被
  • 1篇中黄
  • 1篇生态
  • 1篇生态工程
  • 1篇生态环
  • 1篇生态环境
  • 1篇生态环境建设

机构

  • 10篇水利部黄河水...
  • 1篇黄河水利科学...
  • 1篇黄河上中游管...

作者

  • 10篇刘正杰
  • 2篇秦鸿儒
  • 1篇陈江南
  • 1篇卜杰华
  • 1篇杨希刚
  • 1篇孙浩

传媒

  • 4篇水土保持科技...
  • 3篇中国水土保持
  • 2篇人民黄河
  • 1篇全国水土保持...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1
  • 1篇199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实施西部大开发必须强化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
2001年
实施西部大开发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根本 ,黄土高原地区植被建设要尊重自然规律 ,因地制宜 ;要处理好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要在稳定基本农田的基础上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要采取植物、工程和耕作措施相结合 ,实施对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 ;要把水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 。
刘正杰
关键词:生态建设水土保持西部大开发黄土高原植被
2013年暴雨过程中黄土高原淤地坝受损原因分析及建议被引量:7
2014年
2013年7—8月,黄土高原局部地区出现了强度大、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连续强降水,一些地方的降水量超过了历年同期极值。在对典型地区的淤地坝运行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淤地坝受损的主要原因:持续强降水、前期工作不扎实、工程质量不高和施工中对重点部位技术处理不到位、运行管护不到位或不规范等。提出了严把工程质量关、规范运行管护、加大除险加固力度、落实防汛责任、完善有关政策制度等几点建议。
秦鸿儒孙浩刘正杰
关键词:暴雨过程淤地坝黄土高原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现状及“十五”发展意见被引量:3
2001年
在分析黄河流域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现状、总结几十年水土保持工作经验的基础上 ,为落实中央领导关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指示精神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要求 ,针对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存在的突出问题 ,提出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十五”发展思路、总体目标、措施布局、重点建设项目和实施意见。
刘正杰卜杰华杨希刚
关键词:水土保持水土流失黄河流域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的特点与经验被引量:2
2001年
近年来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呈现出中央重视、社会关注、群众积极参与、投入加大、速度加快、前期工作加强等特点。流域内各省 (区 )突出重点、深化改革、创新机制 ,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发展集雨节灌工程 ,优化措施结构 ,强化项目管理 ,提高工程质量 ,抓典型建精品 ,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刘正杰
关键词:水土保持项目管理黄河流域退耕还林还草
研究科技动态 促进科技创新——《水土保持科技情报》创刊20周年有感
2001年
刘正杰
关键词: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现状及其发展对策被引量:19
2003年
黄土高原地区已建成大、中、小型淤地坝 11万座 ,淤成坝地 3 0多万hm2 ,在减少入黄泥沙、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区域经济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目前 ,淤地坝建设存在投入少、进度慢 ,缺乏坝系规划 ,设施不配套 ,存在病险隐患等问题。
刘正杰
关键词:水土保持淤地坝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探讨
黄土高原面积大,地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明显,根据黄土高原划分的黄土丘陵沟壑区、高塬沟壑区、土石山区、风沙区等不同类型区,分别通过对其自然特征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分析,提出了不同类型区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形式。结合黄土高...
刘正杰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生态工程项目管理黄土高原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成就与经验被引量:1
1997年
刘正杰
关键词:黄河流域水土保持
淤地坝建设是黄土高原地区实现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被引量:3
2003年
黄土高原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是区域经济发展滞后、生态环境恶化、黄河泥沙危害的根本原因。淤地坝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据测算分析,淤地坝减少入黄泥沙量占整个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各项措施减沙量的70%以上,是减少河流、水库泥沙的关键措施。坝地土壤肥沃,耕作方便,一般坝地土壤含水量比坡耕地高1.5倍,比梯田高1倍,单位土壤中氮、磷、钾、有机质质量分数分别比坡地高1.2、4.0、5.2和1.3倍。坝地单产是坡耕地产量的4~6倍,是梯田产量的2~3倍。淤地坝建成后,坝顶成为连接沟壑两岸的桥梁,改善了当地的交通条件,促进了物资、文化交流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利用淤地坝的前期蓄水,发展灌溉和养殖业,提高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加快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是实现黄河长治久安、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是黄土高原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
刘正杰
关键词:黄土高原淤地坝水土保持小康社会
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运行管理调查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重要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在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入黄泥沙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的运行管理模式分为:集体管理型、承包型、租赁型、股份合作型、拍卖型、经济实体管理型和乡(镇)水土保持站统一管理型等。通过对多种运行管理模式的介绍与评价,提出了今后的运行管理建议为:①因地制宜,分类指导;②多渠道筹集管护资金,全面落实管护责任;③研究制定运行管理办法,健全管理制度;④做好政策调研,尽快出台优惠政策;⑤加大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力度等。
秦鸿儒刘正杰陈江南
关键词:水土保持淤地坝黄土高原地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