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贵荣

作品数:6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宁波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多环芳烃
  • 2篇源解析
  • 2篇颗粒物
  • 1篇底泥
  • 1篇扬尘
  • 1篇源解析技术
  • 1篇酸雨
  • 1篇酸雨频率
  • 1篇酸雨污染
  • 1篇酸雨污染特征
  • 1篇太湖
  • 1篇太湖底泥
  • 1篇能见度
  • 1篇气象
  • 1篇气象要素
  • 1篇秋冬季
  • 1篇污染
  • 1篇污染特征
  • 1篇离子浓度
  • 1篇化学组分

机构

  • 4篇南开大学
  • 3篇宁波市环境保...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环境监测...
  • 1篇成都市环境保...

作者

  • 6篇刘贵荣
  • 2篇史国良
  • 2篇何佳宝
  • 2篇周军
  • 1篇吴建会
  • 1篇冯银厂
  • 1篇张远
  • 1篇贾晓波
  • 1篇俞杰
  • 1篇汪伟峰
  • 1篇徐国津
  • 1篇郭昌胜
  • 1篇张裕芬
  • 1篇许丹丹
  • 1篇田瑛泽
  • 1篇杨勇
  • 1篇彭杏

传媒

  • 2篇中国环境监测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比值法的源解析技术研究
在大气颗粒物源解析工作中,因子分析类模型得以广泛应用。然而其仅依据数学意义提取因子,获得的因子信息并不一定符合真实源类特征,物理意义不明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论文提出将表征源类的特征参数—比值,耦合到因子分析类模型中,...
刘贵荣
关键词: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技术多环芳烃
文献传递
太湖底泥多环芳烃分布及来源解析被引量:9
2015年
对29个太湖底泥样品中16种多环芳烃(PAHs)含量进行了调查,对其空间分布及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6种PAHs中15种被普遍检出(苊烯在大部分底泥中未检出),ΣPAHs浓度范围为255.1~1059.4 ng·g-1,平均580.5 ng·g-1;苯并(b)荧蒽浓度水平最高,平均浓度均超过80 ng·g-1,是太湖底泥中含量较高的污染物。空间分析表明,湖边采集的底泥中PAHs浓度较高,湖心底泥中PAHs浓度较低。利用低环/高环比值法、等级聚类法、PCA-MLR模型解析法分析了污染源类型及贡献,结果表明,太湖底泥中PAHs的主要来源是汽油、柴油燃烧源以及煤、木材燃烧源,其中汽油、柴油燃烧源的分担率为53%,煤、木材燃烧源的分担率为46%。利用苯并(a)芘当量浓度(Ba PE)对PAHs毒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Ba PE浓度为(50.37±19.70)ng·g-1。
武婷刘贵荣田瑛泽杨勇贾晓波张远郭昌胜
关键词:多环芳烃源解析太湖
成都市PM_(10)中多环芳烃来源识别及毒性评估被引量:22
2014年
对成都市2009年冬夏两季可吸入颗粒物(PM10)中16种多环芳烃(PAHs)含量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分析其空间分布、组成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16种PAHs中15种被普遍检出(Nap未检出),冬季和夏季的ΣPAHs浓度范围分别为40.25~150.68ng/m3和44.51~71.16ng/m3,平均浓度分别为88.36ng/m3和64.21ng/m3.空间分析表明,PAHs 浓度在工业区较高,背景点较低.从 PAHs 组分分析结果显示,低环含量较低,4~6环所占比例较大,其比例范围为86.7%~96.1%.各组分含量季节差异不明显.利用特征化合物比值法、等级聚类法、PCA解析法分析了污染源类型,结果表明成都市PM10中PAHs的主要来源是机动车尾气排放源,以及煤与木材燃烧源.通过BaP当量(BaPE)进行了毒性评估,结果显示成都市冬夏两季的BaPE均值分别为13.41ng/m3和9.54ng/m3.
刘贵荣史国良张普周来东吴建会冯银厂
关键词:多环芳烃
采矿扬尘源成分谱化学组分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扬尘是颗粒物的一种重要污染源类,主要包括土壤扬尘、道路扬尘、建筑扬尘、采矿扬尘等,但是针对采矿扬尘源成分谱的分析较少见。以采矿扬尘为研究对象,进行源样品采集和化学组分分析,构建相应的源成分谱,同时还与其他典型的污染源类(土壤扬尘、建筑扬尘、煤烟尘)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采矿扬尘中主量成分为Si、Al、Ca、有机碳(OC)和Fe,其质量浓度分别为(0.13±0.01)、(0.07±0.01)、(0.07±0.02)、(0.03±0)、(0.02±0)g/g。(2)采矿扬尘中Al/Si、Al/Ca、Si/Ca与其他源中对应的比值较相似,无明显的特征,说明采矿扬尘源成分谱与其他源具有较强的相似性。(3)采矿扬尘与土壤扬尘、建筑扬尘、煤烟尘源成分谱的分歧系数分别为0.49、0.36、0.39,表明采矿扬尘与其他3类源成分谱之间可能相似。
彭杏刘贵荣郑俊姚逊费勇史国良张裕芬
关键词:颗粒物
宁波市秋冬季大气能见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针对宁波市大气能见度的观测研究表明,宁波市秋冬季大气能见度均值为11.6 km,霾日发生率为31.6%,霾日的能见度均值为6.6 km,且PM_(2.5)质量浓度在100~120μg/m3范围内的频率最高。能见度随着PM_(2.5)浓度增大呈指数下降,且相同的PM_(2.5)浓度情况下,相对湿度越大,能见度越低。能见度为10 km的临界点上,PM_(2.5)质量浓度值对应为67.5μg/m3。不同相对湿度时,能见度为10 km对应的PM_(2.5)质量浓度临界值不同。通过建立能见度回归方程发现,低相对湿度(RH≤30%)时,PM_(2.5)对能见度的影响权重最大;高相对湿度(RH>60%)时,相对湿度的权重最大;RH低于60%时,RH的权重随着PM_(2.5)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而RH高于60%时,RH的权重随着PM_(2.5)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分析结果可为宁波市灰霾防治和采取合适的管控措施提高能见度提供一定参考。
何佳宝周军江琪刘贵荣冀建树孙玉
关键词:能见度PM2.5气象要素
宁波市“十二五”与“十一五”期间酸雨污染特征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11
2018年
基于地面观测数据,分析了"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宁波市酸雨污染特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15年降水pH从2010年的4.37上升到4.89;2010—2015年酸雨发生频率降低了17.4百分点;重酸雨区范围不断缩小,轻酸雨区范围不断扩大,酸雨污染程度有所改善。降水中化学组成变化显示,与"十一五"末相比,2015年除NO_3^-、Cl^-外其他离子浓度均有所下降;2015年SO_3^(2-)与NO_3^-的当量浓度之比从2010年的3.10下降到1.73,表明酸雨污染从硫酸型向硫酸与硝酸混合型转变。
刘贵荣汪伟峰周军俞杰何佳宝许丹丹徐国津
关键词:降水酸度酸雨频率离子浓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