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颖
- 作品数:34 被引量:134H指数:7
- 供职机构:大庆油田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直丝弓矫正技术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效果观察
- 2020年
- 目的探究口腔正畸在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VAS评分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94例采取数字表的方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有患者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应用口腔正畸方式治疗,分析两组患者在牙齿功能、VAS评分、SBI指数以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牙齿各项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VAS评分及SBI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炎症因子的水平均有一定程度下降且研究组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口腔正畸方案对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牙齿功能和龈沟出血的情况,同时对于降低患者VAS评分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作为临床上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一种有效方式。
- 王宏艳李杨刘颖
- 关键词:口腔正畸VAS评分血清炎症因子
- 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咬合能力和美观程度的影响被引量:9
- 2021年
- 正畸治疗即矫正牙齿、解除错牙和畸形,主要研究错畸形的病因机制,诊断分析及预防、治疗,从而实现美观牙齿功效,但是对口腔修复患者咬合能力、美观度的影响研究较少[1]。口腔修复是针对牙齿缺损、牙齿缺失后的治疗工作,包括:嵌体、全冠及义齿等,亦包括人工修复体针对牙周病、颌面部组织缺失的治疗[2]。临床研究表明[3]:口腔修复是较为重要的分支,是种植修复、粘接修复、美学修复中重要领域,能提高口腔修复治疗效果与水平。口腔修复治疗适用于牙体、牙齿缺损、牙齿缺失、牙周病、颌面缺损等口腔修复,且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于美观要求的提高,导致传统的口腔修复已经难以满足临床需要[4]。因此,本研究以口腔修复患者作为对象,探讨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咬合能力、美观程度的影响。
- 王宏艳李杨刘颖
- 关键词:牙齿缺失正畸治疗病因机制美学修复口腔修复全冠
- 矽肺患者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被引量:15
- 2008年
- 目的:探讨矽肺患者的心理问题,使患者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促进疾病早日康复。方法: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问题,采取情感交流,语言表达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及护理。结果:通过心理护理,使患者解除了孤独、无助、悲观、消极心理,健全了人格,帮助患者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了疾病的康复。结论:心理护理对矽肺疾病的痊愈有重要作用。
- 马金凤胡国英赵艳萍刘淑贤刘颖
- 关键词:矽肺心理问题分析护理对策
- 探讨双重排粪造影对结肠功能性便秘的诊断价值
- 2020年
- 目的研究双重排粪造影方式应用在结肠功能性便秘诊断当中的效果。方法文章所选择的调查对象来自2017年10月-2018年12月,均为在此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经临床病理诊断确诊为结肠功能性便秘患者,分析双重排粪造影方式和排粪造影的符合性。结果采用双重排粪造影方式诊断结肠功能性便秘59例得到确诊,占98.33%,和排粪造影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双重排粪造影方式进行结肠功能性便秘诊断,可以有效的提升诊断的效率,对于具体症型的确认也具有重要意义。
- 彭波海洋刘颖
- 关键词:出口梗阻型
- 关于静脉输液后两种拔针方法的比较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对比观察新拔针方法与旧拔针方法在临床上引起的疼痛反应及针眼出血和皮下淤血情况,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普外科100例住院患者进行手背双侧同部位静脉穿刺后拔针方法对比观察研究。左侧采用快速旧式拔针法(对照组:用无菌干棉签按压穿刺点上方,常规快速拔出针头);右侧采用新式拔针法(观察组:常规快速拔出针头,用无菌干棉签按压穿刺点上方)。结果:新式拔针方法的疼痛、针眼出血及皮下淤血发生率显著低于旧式拔针方法(P<0.01)。结论:新式拔针方法可减轻患者对肌肉的刺激,使疼痛、针眼出血及皮下淤血减轻,方法可靠。
- 赵艳萍马金凤刘颖
- 关键词:静脉穿刺拔针法疼痛观察
- 螺旋CT仿真内镜在大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仿真内镜(CTVE)的在大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例临床高度怀疑大肠疾病的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结果与纤维结肠镜对比。结果 62例行CTVE检查同时全部行纤维结肠镜检查,大肠癌患者45例,多发息肉5例,多发憩室3例,结肠癌合并多发息肉4例,未见明显异常5例。其中55例经病理或手术证实。结论 CTVE诊断大肠疾病准确率高,多种后处理技术综合运用可全面评价结肠本身及肠道外的情况,且无创、操作简单,是纤维结肠镜的重要补充手段。
- 李长福刘颖刘江华
- 关键词:仿真内镜大肠疾病
- 体外冲击波碎石的护理
- 2001年
- 李晓梅孙先越刘颖李晓娟
-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碎石护理
-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3
- 2010年
-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机体的影响,并与肠外营养作对比研究,旨在了解食管癌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和疗效,为胃及食管疾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方法:将80食管癌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及肠外营养组各40例。比较术前及术后7 d体重、总蛋白、白蛋白、术后排气及排便时间、肠功能恢复情况、病人住院费用情况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肠内营养组病人术后7 d体重、总蛋白、白蛋白无明显降低,术后排气、排便较早,降低营养费用,缩短了术后住院时间。肠内营养减少或避免因胃肠功能不良所致的各种并发症(营养不良、感染、吻合口瘘及切口愈合不良等),减轻病人的痛苦,减少营养药物的应用。结论:肠内营养完全可以做为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的营养支持,有肠外营养所无法达到的一些优势,并可推广应用于所有需禁食的胃肠道疾病,促进其胃肠功能的恢复。
- 刘平兰王青刘颖
- 关键词:食管癌胃肠功能护理
- 脑动静脉畸形超选NBCA胶栓塞术的护理
- 2001年
- 刘艳华王红刘颖杨丽莎
- 关键词:脑动脉畸形栓塞术护理
- 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30例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观察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治疗效果。方法选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30例进行溶栓抗凝治疗,病程以1周为界,分为两组;1周以内为Ⅰ组,1周以上为Ⅱ组;病程以2周为界,分为两组:2周以内为Ⅲ组,2周以上为Ⅳ组。溶栓前常规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小板、凝血功能、心电图等,14例每例尿激酶10万U,q12h,16例以每次2×10^6U·kg^-1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2h内静脉滴注,治疗7d,同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60mg,q12h,共3—5d。判断用药疗效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治疗2~3d见效者13例,4—6d见效者12例,〉7d见效者3例,总有效率为93.3%。结论溶栓联合抗凝治疗DVT的方法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 赵艳萍马金凤刘颖胡国英于晓娟张淑华李庆华
- 关键词: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钠血栓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