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颖
- 作品数:17 被引量:64H指数:5
- 供职机构:大庆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多媒体图象系统在病理学教学及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 2002年
- 在病理学科内如何高效率而有机地将多媒体图象技术应用到教学与临床诊断中,更好地适应于计算机及网络时代的要求,这是对广大病理工作者的挑战,本文仅就如何应用多媒体图像系统在病理学教学及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做一回顾。
- 孔令员包颖朱金福
- 关键词:病理学教学专家会诊
- EGFR、HER-2、VEGF及IGF-1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9
- 2014年
- 目的检测EGFR、HER-2、VEGF及IGF-1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同时探讨其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66例胃癌组织及25例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中EGFR、HER-2、VEGF及IGF-1R的表达,比较4种蛋白在胃癌组织与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在胃癌组织中就4种蛋白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EGFR、HER-2、VEGF及IGF-1R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除VEGF表达与远处转移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外,EGFR、HER-2、VEGF及IGF-1R在胃癌中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浸润深度及TNM分期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EGFR、HER-2、VEGF及IGF-1R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与肿瘤分化、增殖、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密切相关,可能成为判断胃癌预后的标志物。
- 马莹宋印利包颖
- 关键词:胃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 LEEP术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疗效分析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观察宫颈环形电极切除术(LEEP)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效果。方法 76例行LEEP术的CI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两组术前均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均采用LEEP刀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抗生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HPV转阴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研究组患者HPV转阴率为9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术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CIN效果理想,能够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HPV的转阴率,值得推广应用。
- 王春晓包颖张莹吴丽姝裴丽杨马天好王丹
- 关键词: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宫颈上皮内瘤变
- 针吸细胞学检查乳腺肿块138例结果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针吸细胞学检查用于乳腺肿块诊断的准确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将138例乳腺肿块的针吸细胞学检查结果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于病理组织学诊断的82例恶性肿瘤,针吸细胞学检查找到癌细胞的有75例,诊断正确率91.5%;有7例假阴性,未发现癌细胞。对于病理组织学诊断的56例良性肿瘤,针吸细胞学检查均未找到癌细胞,诊断正确率100%。针吸细胞学检查对于本组138例乳腺肿块的总正确率为94.9%(131/138)。结论针吸细胞学检查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性高等特点,是乳腺肿块的有效诊断方法。
- 刘明包颖朱金福范国华
- 关键词:细胞诊断学
- 甲状腺疾病139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笔者对139例甲状腺疾病进行了细针穿刺细胞学(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检查,现将结果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1例,女108例,年龄13~77岁。其中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53例,甲状腺腺瘤30例,甲状腺癌37例(其中乳头状癌23例,滤泡性癌9例,髓样癌5例),桥本甲状腺炎19例,以上均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
- 包颖刘明谭亚军王春晓
- 关键词:穿刺术细胞学技术
- 新生儿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有关问题的商榷
- 2002年
- 新生儿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idiopathic re—o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简称IRDS),根据其特殊的病理变化,又称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由于对该病的认识不足,有关医疗纠纷时有发生,故提出探讨,以引起各方面的重视。该病临床上以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尸检时,主要是肺实变及肺不张,镜检时见广泛的肺泡及细支气管壁上附有大量的嗜伊红染的透明膜,并紧贴于其壁上,其病因主要是肺发育不成熟,肺泡壁二型肺泡上皮先天发育障碍所致。
- 朱金福刘明包颖李凤芹高阳
- 关键词:新生儿
- PCNA、p53、MMP-2的表达与胃癌预后的关系
- 2004年
- 目的研究PCNA、p53、MMP-2的表达与胃癌侵袭性与增殖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胃癌组织中3种指标的表达。结果 60例胃癌组织中PCNA、p53、MMP-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45.0%、38.3%;随肿瘤分化程度降低、分期进展、淋巴结的转移,PCNA、MMP-2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但p53与临床各参数之间无相关。结论PCNA、MMP-2可作为评估胃癌预后的独立指标;p53在判断胃癌预后方面没有意义。
- 孔令员李淑霞班润武刘明朱金福谭亚军包颖王广志
- 关键词:PCNAP53MMP-2胃癌预后
- 甲状腺肿块125例的针吸细胞学检查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针吸细胞学检查对于诊断甲状腺肿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5例甲状腺肿块(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50例,甲状腺腺瘤28例,乳头状癌22例,滤泡性癌8例,桥本甲状腺炎17例)的针吸细胞学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有110例针吸细胞学检查结果与组织学诊断结果一致,总正确率为88.0%。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44例正确、正确率88.0%;甲状腺腺瘤25例正确、正确率89.3%,乳头状癌20例正确、正确率90.9%;滤泡性癌6例正确、正确率75.0%;桥本甲状腺炎15例正确、正确率88.2%。结论针吸细胞学检查具有迅速、安全简便、确诊率高及损伤组织少、患者容易接受等优点,是诊断甲状腺肿块的有效方法。掌握甲状腺各种疾病的组织病理变化,熟识细胞涂片中滤泡上皮的病理形态改变,是提高甲状腺肿块诊断正确率的关键。
- 刘明包颖朱金福范国华
- 关键词:甲状腺肿块针吸细胞学病理
- INSM1在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意义
- 2020年
- 目的:探讨INSM1在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5例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中的INSM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小细胞肺癌组织中,INSM1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CgA(χ^2=6.111,P=0.013),且与Syn、CD56无差异(P=0.165、P=0.541)。结论:INSM1在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可与CD56,Syn,CgA联合应用。
- 刘杨王广志包颖刘明
-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免疫组化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的测定被引量:15
- 2010年
-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对于诊断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38例DN患者、32例非糖尿病肾病(NDN)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的血清CysC和尿mALB进行测定分析。结果:DN组血清CysC和尿mALB的含量均显著高于NDN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NDN组和正常对照组间的血清CysC和尿mALB的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血清CysC异常检出率分别为:DN组73.7%(28/38),NDN组3.125%(1/32),正常对照组无异常;三组尿mALB异常检出率分别为:DN组52.6%(20/38),NDN组和正常对照组均无异常。结论:血清CysC与尿mALB一样,是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有效指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刘明旭孙才包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