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单静

作品数:6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衰竭
  • 4篇急性肝
  • 4篇肝衰
  • 4篇肝衰竭
  • 3篇短期预后
  • 3篇乙型
  • 3篇预后
  • 3篇急性肝衰
  • 3篇急性肝衰竭
  • 3篇功能衰竭
  • 3篇肝功
  • 3篇肝功能
  • 3篇肝功能衰竭
  • 2篇乙型肝炎
  • 2篇终末期肝病
  • 2篇终末期肝病模...
  • 2篇慢加急性肝衰...
  • 2篇肝病
  • 2篇肝病模型
  • 2篇肝炎

机构

  • 5篇天津医科大学
  • 5篇天津市第二人...

作者

  • 6篇单静
  • 4篇曹武奎
  • 4篇田方圆

传媒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The 14...

年份

  • 5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吲哚菁绿清除试验联合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短期预后的评估
目的 探讨吲哚菁绿清除试验(ICG)联合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对乙型肝炎(HBV)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短期预后的评估.方法 回顾性分析105例HBV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患者确诊为肝功能衰竭...
唐宽银单静田方圆曹武奎
HBV-M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变及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比较HBsAg、HBeAg滴度与HBV DNA水平在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变及HBsAg阳性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变化,并探讨其对病情进展的影响。方法:在149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115例乙型肝炎肝硬变(LC)患者及146例肝癌(HCC)患者中,采用荧光PCR定量法和Abbott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技术分别测定HBV DNA定量水平及HBsAg和HBeAg的滴度,分析它们在这3组患者中的变化。结果:①HBeAg定量值在3组患者中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9.944,P=0.007);乙型肝炎组与肝硬变组、肝癌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χ2=4.147,P=0.042;χ2=9.499,P=0.002);肝硬变组与肝癌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747,P=0.387)。②在不同HBeAg状态下,HBsAg定量值在乙型肝炎组与肝硬变组患者中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t=2.549,P=0.012;t=2.428,P=0.017);HBsAg定量值在肝癌组中无显著性差异(t=1.375,P=0.171);HBV DNA定量值在3组患者中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差异(Z分别为3.148、6.544、4.520,P<0.05)。结论:定量检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变及肝癌患者血清中的HBsAg、HBeAg及HBV DNA的变化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将三者结合能更好地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诊断和治疗数据。
单静唐宽银田方圆曹武奎
关键词:肝硬变肝细胞癌HBSAGHBEAGHBV
不同类型肝性脑病患者中甲状腺激素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  由急性肝衰竭引起的肝性脑病(HE)和肝硬化引起的肝性脑病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这两种类型的肝性脑病是否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水平仍然未知。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观察不同类型肝性脑病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意...
单静
关键词:急性肝衰竭肝性脑病甲状腺激素致病机理
文献传递
ICGR15-MELD对乙肝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短期预后评估价值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联合吲哚菁绿清除试验对乙肝相关性慢加肝衰竭短期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乙肝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患者确诊24小时内ICGR15,同时记录患者诊断为肝衰竭24小时内各项...
唐宽银单静田方圆曹武奎
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患者HBV DNA低水平复制及特异性抗体表达的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患者血清HBV DNA低水平复制及HBV特异性抗体表达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13年12月于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391例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患者及39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表达的不同及影响因素分析。根据HBV血清学标志物(HBV M)特异性表达的不同将肝衰竭患者分为特异性抗体阳性(指抗-HBs、抗-HBe和抗-HBc同时阳性)和特异性抗体阴性(无抗-HBs、抗-HBe和抗-HBc同时阳性)2组,分析2组患者HBV DNA水平的变化和生存情况。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患者HBV DNA水平低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6.469,P<0.05);HBeAg阳性和阴性的肝衰竭患者HBV DNA水平均低于相应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分别为-11.665和-12.853,P<0.05)。在391肝衰竭病例中,HBV特异性抗体阳性组29例(7.42%),死亡25例(86.21%),HBV特异性抗体阴性组362例(92.58%),死亡157例(43.37%),2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抗体阳性组患者HBV DNA水平明显低于特异性抗体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94,P<0.05)。2组HBeAg阴性患者HBV DNA水平均低于HBeAg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分别为7.427和7.513,P<0.05)。结论 HBV M表达形式及机体免疫状态的动态变化在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一定作用,HBV DNA低水平复制系机体处于免疫清除期所致,而同时伴抗-HBs、抗-HBe、抗-HBc 3个抗体同时阳性则提示机体对HBV的超强免疫反应,致使病情恶化、发展迅速,病死率高。
田方圆单静唐宽银曹武奎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乙型肝炎抗体
吲哚菁绿清除试验联合终末期肝病评分对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短期预后的评估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清除试验(ICG)联合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对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短期预后的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HBV相关性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患者确诊为肝衰竭24h内吲哚菁绿15分钟滞留率(ICGR15),同时记录24h内各项检查指标,并计算Child-Turcotte-Pugh分级(CTP分级)、MELD评分、MELD联合血清钠(MELD-Na)评分以及伦敦国王学院医院(KCH)标准值。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各种模型对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评估的准确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来衡量,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患者病死率为45.71%(48/105),生存组与死亡组比较:年龄、胆红素、白蛋白、胆碱酯酶、肌酐、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及相关并发症(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O.01)。研究分析显示:MELD评分与ICGR15存在正相关陛(r=0.205,P〈0.05),将MELD评分与ICGR15引入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MEL-ICGR15模型:Logit(P)=0.193×MELD+0.130×ICGR.5-11.256,该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80,其最佳临界值为-0.706,相应的灵敏度为89.60/0,特异度为75.4%。与ICGR.,(AUC:0.820),MELD评分(AUC:0.779)、MELD-Na评分(AUC:0.761)、KcH标准(AUC:0.680)及CTP分级(AUC:0.631)比较,MELD-ICGRl5模型预后评估价值更大∽〈0.05或P〈0.01)。结论ICGR15MELD评分和MELD-Na评分能够较准确地预测HBV相关性ACLF的短期预后,且优于CTP分级和KCH标准。而MELD-ICGR15对于HBV相关性ACLF短期预后的评估优于任何单一的模型。
唐宽银单静田方圆曹武奎
关键词:乙型肝功能衰竭终末期肝病模型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