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振阳
- 作品数:9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MRI表现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分析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MRI表现。材料和方法 :5例SIH患者均行腰穿和MRI检查。结果 :5例患者均有特征性体位性头痛症状 ,腰穿脑脊液压力为 98~ 490Pa( 10~ 5 0mmH2 O) ,MRI平扫示 4例出现脑膜增厚 ,增强扫描显示双侧额、顶、颞、枕颅板下方及小脑幕脑膜对称性条状增强 ,1例出现硬膜下出血 ,2例出现脑下垂 ,保守治疗后出血吸收 ,脑下垂表现缓解。结论 :综合分析临床表现。
- 杨艳梅王志红黄勃源李书玲池琛崔彩霞史振阳
- 关键词: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磁共振成像MRI表现
- 空气灌肠整复治疗小儿肠套叠780例疗效观察
- 2004年
- 目的 掌握空气灌肠适应证 ,提高整复成功率 ,减少并发症。方法 对 780例空气灌肠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整复成功 6 31例 ,失败 14 6例 ,整复成功后复套 3例 ,后两者均行手术整复。结论 ①小儿肠套叠治疗应首选空气灌肠 ,非到必要时不主张手术治疗 ;②肠套叠整复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肠壁的水肿、粘连和坏死 ;③空气灌肠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要细心和有耐心。
- 崔彩霞周存河徐宝生史振阳宗会迁
- 关键词:空气灌肠整复治疗小儿肠粘连肠坏死
- 重度妊高征患者的颅脑CT和MRI表现被引量:4
- 2003年
- 王志红史振阳池琛黄渤源刘怀军王永生
- 关键词:妊娠中毒症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脑中风磁共振扩散成像的临床应用
- 2003年
- 黄勃源史振阳池琛张新荣
- 关键词:脑中风磁共振扩散成像病变进展预后
-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临床与MRI表现
- 2003年
- 王志红史振阳黄渤源张国华
- 关键词:脊髓疾病磁共振成像维生素缺乏
-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被引量:6
- 2003年
- 目的:评价脑静脉窦栓形成(Cerebral Venour Sinus Thrombosis,CVST)的病因、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已确诊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包括CT.MRI.MRV.DSA)。结果: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病因很多,以感染、产褥期、口服避孕药为常见原因。临床表现以头痛、视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征象为主,部分病例可伴有局灶神经功能异常如偏瘫、癫痫发作、视力下降等。CT可见条索征、空三角征,脑实质内低、高或混杂密度灶。MRI特征性表现为窦内短T_1、长T_2异常信号,MRV和DSA显示血栓形成之静脉窦闭塞而不显影。结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多数可找到病因。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亚急性颅内压增高表现为主。CT、MRI和MRV或DSA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起重要作用。
- 王志红史振阳黄渤源
- 关键词: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影像学特征CTMRIMRV
-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脑部影像学研究被引量:12
- 2004年
- 目的 总结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脑MRI和CT的影像学表现,提高早期确诊率。方法 行影像学检查的有机磷中毒患者34例,均为口服中毒。毒物种类:甲胺磷12例,氧化乐果15例,敌敌畏(DDV)3例,甲基对硫磷等4例。按照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诊断及分级诊断标准,患者分为2组:轻、中度中毒组24例,重度中毒组10例。分别分析2组患者脑CT和(或)MR图像资料,并研究其临床分级与CT或MR影像学表现间的关系。结果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所致重度中毒组病例影像学资料:4例中毒后2-3 d脑CT或MRI表现为脑水肿(脑沟裂变浅,脑室狭小,脑灰白质分界不清);3例中毒后3 d至3个月表现为双侧基底节、双侧额顶枕皮层低密度区,或长T1、长T2信号,其中1例出现皮层和基底节的短T1信号;1例中毒后6个月表现为脑室增大,脑沟、裂增宽的脑萎缩表现。轻、中度中毒组病例脑CT或MR影像学检查未见异常。结论 脑MRI和CT能够反映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所致脑损害,为中毒后及时应用脱水剂或激素治疗脑水肿,应用营养脑细胞等药物进行治疗可提供准确的影像学信息。
- 杨艳梅刘怀军李书玲王永生黄勃源池琛史振阳崔彩霞周立霞刘润田
-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中毒MRICT检查
- 金属支架治疗食管恶性狭窄与护理配合
- 2003年
- 陈美萍陈薇史振阳周存河
- 关键词:食管恶性狭窄金属支架术前准备心理护理
- 神经生长因子对兔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功能修复的影响和MR影像学评价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兔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功能修复的影响,并利用MR成像技术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兔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在缺血2h再灌注损伤后0、1、3和6h应用微量进样器将NGF立体定向导入梗死灶周,于再灌注72h,应用MR影像学、TTC染色和流式细胞术评价兔梗死体积、水肿体积、表观弥散系数(ADC)及神经功能缺损和凋亡状态。结果:缺血再灌注0h、1h、3h和6h灶周给予NGF,梗死体积分别比对照组下降50.1%、48.4%、37.6%和13.7%。同时再灌注3h内应用NGF水肿体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灶周凋亡率及caspase-3含量明显下降,梗死中心区及灶周ADC比率(ADCR)升高;再灌注6h后给药,则无明显作用。相关分析显示各组灶周ADCR与灶周凋亡率具有明显负相关。结论:NGF对兔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抑制caspase-3活性的表达和细胞凋亡是其保护机制之一,MR影像学检查可作为定量评价基因疗效的可靠指标。
- 刘怀军杨冀萍刘瑞春李春岩池琛史振阳王勇王志红
- 关键词:局灶性脑缺血神经生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