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综合征
  • 2篇痣样
  • 2篇痣样基底细胞...
  • 2篇细胞癌
  • 2篇基底
  • 2篇基底细胞
  • 2篇基底细胞癌
  • 2篇癌综合征
  • 1篇湿疣
  • 1篇突变
  • 1篇突变检测
  • 1篇皮肤
  • 1篇丘疹
  • 1篇综合征家系
  • 1篇微波
  • 1篇微波治疗
  • 1篇微波治疗尖锐...
  • 1篇细胞因子
  • 1篇细胞因子水平

机构

  • 4篇海口市人民医...
  • 2篇复旦大学
  • 1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中南大学
  • 1篇海南省疾病预...
  • 1篇东方市人民医...
  • 1篇海口市人民医...
  • 1篇科技公司

作者

  • 6篇叶莉华
  • 2篇范秀红
  • 1篇栾菁
  • 1篇马焱
  • 1篇祝朝勇
  • 1篇于伟玲
  • 1篇李臻
  • 1篇林道志
  • 1篇潘家兴
  • 1篇王泉江
  • 1篇黎正伦
  • 1篇林飞燕
  • 1篇万梦婕
  • 1篇陈庆东
  • 1篇李长荣

传媒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国性科学
  • 1篇组织工程与重...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1例被引量:2
2017年
报道1例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患者,男性,44岁。面部无痛性黑色皮疹1年余。皮肤科检查:面部耳周多颗粟粒至黄豆大小黑色和褐色斑疹、丘疹,境界清楚、部分表面粗糙和色素分布不均,轻微隆起。双掌、趾部可见散在针头大小点状凹陷。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基底细胞癌。诊断: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
叶莉华王丽万梦婕栾菁
关键词:基底细胞癌综合征丘疹
皮肤错构瘤1例(六指)
叶莉华
Q开关Nd:YAG激光治疗皮肤色素增加性疾病的疗效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究Q开关Nd:YAG激光治疗皮肤色素增加性疾病的疗效,以为皮肤色素增加性疾病患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48例皮肤色素增加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Q开关Nd:YAG激光治疗方式,观察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痊愈率达到60%以上,总有效率达到82%以上。同时,Q开关Nd:YAG激光治疗方式会导致患者出现皮肤水肿、红斑、肿胀以及暂时性色素沉着等并发症,经过治疗后均有所缓解。另外,在治疗中,未出现瘢痕及感染患者。结论:Q开关Nd:YAG激光治疗皮肤色素增加性疾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应用和推广。
叶莉华李长荣范秀红
关键词:ND:YAG激光疗效
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家系的PTCH1基因突变检测
2021年
目的:检测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NBCCS)家系中先证者和12个家系成员的PTCH1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先证者和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提取其外周血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PTCH1基因编码区的全部外显子和侧翼序列,测序明确突变位点。结果:Sanger测序发现先证者和家系中2个患病成员均携带PTCH1基因9号外显子的第1 341位碱基A发生重复的移码突变(c.1341dupA),导致其编码的448位氨基酸发生移码突变(p.L448fs)。结论:PTCH1基因的检测为该家系提供分子诊断和预测。
叶莉华王丽田振陈庆东于伟玲林道志陈佳方欧李才华张正华
关键词: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
海南省流行性感冒监测系统的建立与运行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掌握海南省流感流行特征及病原学变化情况,防止因流感毒株变异导致大流行疫情发生。方法收集2004年海南省流感监测点监测资料,流感样病例病毒分离与鉴定结果以及暴发疫情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监测点全年共监测到流感样病例1142例,流感样病例占监测点门诊病例总数的0·36%,发病高峰为5月和8月;发生暴发疫情2起,共发病306人,罹患率为8·46%。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477份,分离到流感病毒63株,分离率为13·21%,其中H3N2型41株,B型22株,病毒分离率的高低与流感流行季节高峰相一致;2起暴发的流感病毒均为H3N2型。结论海南省2004年流感高发于夏秋季,流行毒株为H3N2型和B型两种毒株交替发生,H3N2型为优势株,没有发现流感变异毒株和高致病性人禽流感病毒。
李臻马焱黎正伦潘家兴祝朝勇叶莉华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病例病原学
薄芝糖肽加微波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对患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薄芝糖肽加微波治疗尖锐湿疣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4年11月来我院治疗尖锐湿疣的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微波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用薄芝糖肽共同治疗。结果:观察组尖锐湿疣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尖锐湿疣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尖锐湿疣患者复发率为12.50%低于对照组尖锐湿疣患者复发率2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尖锐湿疣患者CD3^+水平(68.05±5.39)%、CD4^+水平(40.05±4.26)%、CD8^+水平(1.95±0.18)%高于对照组尖锐湿疣患者CD3^+水平(64.79±5.15)%、CD4^+水平(33.41±6.82)%、CD8^+水平(1.40±0.11)%,且观察组尖锐湿疣患者CD4^+/CD8^+比值(21.11±2.90)低于对照组尖锐湿疣患者CD4^+/CD8^+比值(23.62±4.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薄芝糖肽加微波治疗尖锐湿疣能有效的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减少复发率,改善细胞因子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叶莉华王泉江林飞燕范秀红
关键词:薄芝糖肽微波尖锐湿疣细胞因子水平肝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