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司徒明

作品数:26 被引量:121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航天支撑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航空宇航科学...
  • 3篇兵器科学与技...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15篇超声速
  • 14篇超燃
  • 12篇冲压发动机
  • 11篇超声速燃烧
  • 8篇激波
  • 7篇燃烧
  • 6篇音速
  • 6篇喷气
  • 6篇喷气发动机
  • 6篇煤油
  • 6篇超燃冲压
  • 6篇超燃冲压发动...
  • 6篇超音速
  • 6篇冲压喷气发动...
  • 5篇碳氢燃料
  • 5篇燃烧室
  • 4篇数值模拟
  • 4篇流场
  • 4篇风洞
  • 4篇值模拟

机构

  • 12篇中国航天机电...
  • 10篇中国科学技术...
  • 4篇中国航天工业...
  • 3篇清华大学
  • 3篇中国空气动力...
  • 3篇中国科学院力...
  • 3篇中国航天工业...
  • 2篇中国航天科工...
  • 2篇中国航天工业...
  • 2篇北京动力机械...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中国科技大学
  • 1篇中国航天
  • 1篇中国航空发动...

作者

  • 26篇司徒明
  • 11篇韩肇元
  • 8篇王春
  • 7篇孙英英
  • 5篇陆惠萍
  • 3篇陈坚强
  • 3篇徐胜利
  • 2篇张树道
  • 2篇王春
  • 1篇杨茂林
  • 1篇琚诒光
  • 1篇傅维镳
  • 1篇姜宗林
  • 1篇俞刚
  • 1篇罗喜胜
  • 1篇马继华
  • 1篇李建国
  • 1篇董绍彤
  • 1篇王子川

传媒

  • 12篇推进技术
  • 6篇流体力学实验...
  • 2篇战术导弹技术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空气动力学学...
  • 1篇气体物理
  • 1篇中国第一届近...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06
  • 3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6篇2001
  • 5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5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研究煤油超燃的新方案被引量:1
2001年
为了强化煤油超燃性能 ,提出了一种采用双凹槽和预燃室结构 ,利用从预燃室喷出的高温燃气去引燃从凹槽内喷出的煤油 ,实现煤油超燃过程的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超燃新方案。试验是在空气流量 1 .2kg/s左右的地面连管试验台上进行的。试验结果显示 ,超燃点火可靠 ,火焰稳定 ,超燃效率可达 0 .8以上。
司徒明王春陆惠萍李建国俞刚
关键词:煤油超声速燃烧飞机燃料
JF12激波风洞高Mach数超燃冲压发动机实验研究被引量:13
2019年
针对高Mach数(Ma≥7)超燃冲压发动机高气动阻力下的燃烧组织问题,提出一种双突扩燃烧室结构方案.使用数值模拟方法考察了射流与双突扩燃烧室组合方式的混合燃烧特性.设计了双突扩超燃冲压发动机模型,在力学研究所JF12长试验时间激波风洞内,开展了Ma=7.0和Ma=9.5的氢燃料点火和燃烧试验对比.在风洞有效试验时间100 ms内,实现了Ma=7.0和Ma=9.5超燃冲压发动机的成功点火与稳定燃烧.在Ma=7.0情况下,进气道采用三维压缩,燃烧室入口设计Mach数Ma c=2.5,壁面压力分布实验结果显示燃烧放热靠近燃烧室扩张段上游;在Ma=9.5情况下,进气道采用二维压缩,燃烧室入口设计Mach数Ma c=3.5,由于燃烧室流动速度特别高,燃烧放热靠近燃烧室扩张段下游.
姚轩宇王春喻江苑朝凯姜宗林司徒明
关键词:超燃冲压发动机激波风洞
高温富油燃气超燃试验研究被引量:17
1999年
在空气流量1.2 kg/s 左右的地面连管试验台上, 进行了模拟飞行Ma= 4, 5, 6的三个气流总温状态的碳氢燃料(煤油) 超燃试验。试验用双燃烧室方案, 由突扩型亚燃燃烧室燃烧产生的高温可燃气以马赫数1.25喷入超燃室, 超燃室空气流马赫数为2.15 (或2.13)。不同空气流总温状态下燃料当量比对亚燃燃烧室和超燃燃烧室的试验结果表明, 双燃烧室方案实施煤油的超声速燃烧是可行的。若进一步采取混合增强和合理控制油量分配等措施, 则可提高双燃燃烧室超燃效率。
司徒明王子川牛余涛王春陆惠萍
关键词:超音速冲压喷气发动机
双凹槽燃烧室中冷态流场的数值模拟
针对新近提出的双凹槽和预燃室结构的燃烧室概念,对其中的冷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没有喷流条件下,该结构足典型的开式流动,有利于混合;存在附流时,开式结构被打破。
陈坚强司徒明
关键词: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超声速预混可燃气流的点火与燃烧被引量:5
2002年
在激波风洞一激波管组合设备上开展了碳氢燃料超声速预混可燃气流的点火与燃烧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激波对燃料进行预热,并以高温燃气作为引导火焰,可以有效缩短汽油空气超声速可燃混气的点火延迟时间,使之缩短到 0.2 ms以下。利用纹影照片对超声速燃烧流场结构作出了分析;研究了超声速预混可燃气流的温度以及当量比对超声速燃烧流场结构、点火与火焰传播特性的影响。
孙英英琚诒光韩肇元司徒明
关键词:碳氢燃料点火超声速燃烧激波风洞激光管
SFD方法模拟高超声速进气道中激波与边界层干扰被引量:4
2000年
采用SFD方法,在EXCEL软件上利用NND格式数值模拟了激波与平板边界层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激波与管道壁面边界层的相互作用,即高超声速进气道隔离段内激波串流动现象。该方法的特点是简单、直观而且不用常规编程,计算结果基本反映了流场的基本结构,表明SFD方法可能是一种具有潜力的计算方法。
张树道司徒明韩肇元
关键词:高超声速进气道激波边界层干扰流体动力学
波载形高超音速巡航导弹与超燃冲压发动机的性能分析被引量:2
1995年
提出了具有波载体结构与一体化超燃冲压发动机的高超音速巡航导弹的性能计算方法,可求得不同波载体的升阻比和平面—容积比。燃烧室性能分析方法中包括了燃烧室截面积变化、空气和氢混合反应的热释放分布,热传导,摩擦当量比和比热比对性能的影响。然后,基于二维最短喷管长度的无粘理论,进行了半壁喷管的分析。在喷管推力和升力计算及型面设计中,考虑了层流粘性的影响。最后,以平直压缩面波载型前体和一体化超燃冲压发动机构成的高超音速巡航导弹总体结构为例,进行了设计计算。
司徒明
关键词:高超音速导弹巡航导弹冲压发动机
碳氢燃料超声速燃烧研究的新方法被引量:7
2001年
提出了一种采用激波风洞、激波管组合设备开展碳氢燃料超声速燃烧研究的实验方法。初步实验结果证实该方法切实可行。利用激波预热燃料并采用高温燃气流作为引导火焰可以将碳氢燃料的点火延迟缩短 ,火焰传播速度加快 ,有效解决了碳氢燃料点火延迟过长的问题。
孙英英司徒明韩肇元罗喜胜董绍彤徐胜利
关键词:激波管风洞碳氢燃料超声速燃烧超燃冲压发动机点火延迟
煤油-空气预混气流超声速燃烧数值研究被引量:8
2004年
对以高温燃气作为引导火焰的煤油 空气预混气流超声速燃烧进行了数值模拟,系统研究了预混气流的温度、压力、当量比,以及预混气流与高温燃气的压力匹配关系等多种重要因素对超声速燃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预混气流静温、静压的升高,着火点诱导的压缩波增强,最高燃烧温度升高,火焰传播角相应增大;预混气流的当量比为化学恰当比时,燃烧温度最高;与静压匹配的情况相比,静压不匹配情况下的火焰传播角增大,当预混气流的静压高于高温燃气的静压时,着火点前移,反之,着火点则后移;此外,在多种情况下,燃烧室下壁面边界层都出现了自燃现象。
孙英英司徒明傅维镳
关键词:煤油超音速燃烧高温气体数值仿真
波载形高超音速巡航导弹与超燃冲压发动机的性能分析(续)
1996年
提出了波载体结构与一体化超燃冲压发动机的高超音速巡航导弹的性能计算方法,可求得不同波载体的升阻比和平面-容积比。燃烧室性能分析方法中包括了燃烧室截面积变化、空气和氢混合反应的热释放分布、热传导、摩擦、当量比和比热比对性能的影响。然后,基于二维最短喷管长度的无粘理论,进行了半壁喷管的分析。在喷管推力和升力计算及型面设计中,考虑了层流粘性的影响。最后,以平直压缩面波载型前体和一体化超燃冲压发动机构成的高超音速巡航导弹总体结构为例,进行了设计计算。
司徒明
关键词:冲压发动机巡航导弹导弹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