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峰泉

作品数:39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青海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栓塞
  • 16篇介入
  • 13篇栓塞治疗
  • 12篇动脉
  • 11篇血管
  • 9篇疗效
  • 9篇化疗
  • 9篇化疗栓塞
  • 7篇晚期
  • 7篇化疗栓塞治疗
  • 5篇血管造影
  • 5篇造影
  • 5篇中晚期
  • 5篇疗效分析
  • 5篇介入治疗
  • 5篇灌注
  • 4篇栓塞术
  • 4篇肿瘤
  • 4篇慢性
  • 4篇咯血

机构

  • 37篇青海省人民医...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37篇吕峰泉
  • 34篇刘武军
  • 33篇李焕祥
  • 29篇马彦寿
  • 20篇吴泽涛
  • 3篇保广鹤
  • 3篇刘林勋
  • 2篇廖正银
  • 1篇王铁梅
  • 1篇金剑
  • 1篇王文娟
  • 1篇曾湘晖
  • 1篇马学工
  • 1篇熊正方
  • 1篇纪冰
  • 1篇芦宝华
  • 1篇谢占玉
  • 1篇徐辉
  • 1篇李江涛
  • 1篇李斌业

传媒

  • 12篇青海医药杂志
  • 5篇高原医学杂志
  • 2篇介入放射学杂...
  • 2篇第四届中国西...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华胰腺病杂...
  • 1篇中外女性健康...
  • 1篇第五届中国西...
  • 1篇第六届西部介...

年份

  • 2篇2017
  • 8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超选择动脉栓塞治疗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经导管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在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前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6例经CT和MRI诊断,术前全部行双侧颈内外动脉及椎动脉DSA血管造影,并行导管明胶海绵1mm×1mm×1mm颗粒栓塞肿瘤供血动脉(主要为颈外动...
李焕祥吕峰泉马延寿刘武军
关键词:鼻咽部纤维血管瘤血管造影栓塞
文献传递
异位动脉造影栓塞治疗西宁地区肺咯血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分析西宁地区肺大咯血患者异位动脉造影栓塞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8例肺咯血患者,先行患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后,再逐一仔细寻找同侧肋间动脉、胸阔内动脉、膈动脉造影,对有明显出血倾向的异位血管进行栓塞治疗。结果:18例患者肋间动脉出血阳性率6/18(33%),胸阔内动脉出血阳性率4/18(22%),膈下动脉出血阳性率1/18(56%),对相应动脉进行栓塞后,即刻止血者17例17/18(94.4%),逐渐止血者1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对肺咯血患者行除支气管动脉外的异位动脉造影并栓塞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马彦寿李焕祥吕峰泉刘武军
关键词:肺咯血栓塞血管造影
动脉留置导管持续灌注联合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胃底-贲门癌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动脉内留置导管持续灌注化疗联合胃左/胃右动脉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胃底-贲门癌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79例中晚期胃底-贲门癌,男48例,女31例。经股动脉穿刺,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将导管置于腹腔动脉超选胃左动脉、胃右动脉,进行血管造影。动脉内留置导管微量泵灌注化疗药物表阿霉素(EADM)、丝裂霉素(MMC)、奥沙利铂(OXA)、5-氟尿嘧啶(5-FU),再使用超液化碘(UFL)与表阿霉素(EADM)混合成碘油乳剂+明胶海绵颗粒行胃左动脉栓塞术。结果:近期有效率显著提高,复查病例中原发病灶、区域淋巴结转移及转移灶有不同程度减小,临床症状减轻,全组未发生严重副作用及并发症。完全缓解(CR)16例、部分缓解(PR)47例、稳定(SD)22例、病灶进展(PD)4例。结论:动脉内留置导管持续灌注化疗联合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胃底-贲门癌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是治疗中晚期胃底-贲门癌的有效方法。
刘武军李焕祥马彦寿吕峰泉吴泽涛
关键词:血管造影栓塞术
局部中晚期胰腺癌应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血管内介入化疗栓塞治疗的疗效评价被引量:4
2017年
胰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具有病程短、病死率高的特征,其根治性的方法为手术,然而由于部分患者就诊时已为晚期,常失去手术的治疗机会。放疗作为胰腺癌患者的治疗手段,具有控制病情进展、延长生存期的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三维适形放疗联合介入化疗可获得显著性效果。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间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局部中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该联合疗法对胰腺痛治疗的效果.
刘武军李焕祥马彦寿吕峰泉吴泽涛
关键词:中晚期胰腺癌化疗栓塞治疗三维适形放疗血管内介入疗效评价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中晚期宫颈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症分析
目的:探讨中晚期宫颈癌经两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154例行两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资料,对其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以及预防、处理措施进行讨论. ...
马彦寿李焕祥吕峰泉刘武军
关键词:宫颈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并发症
文献传递
平阳霉素在肺咯血合并支气管动脉-肺循环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附21例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PingyangmycinPYM)+明胶海绵(Gelatin Sponge granule-GSG)介入治疗肺咯血合并支气管动脉-肺动、静脉瘘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效果。方法:总结21例咯血患者经DSA发现存在支气管动脉-肺动、静脉瘘,判定责任血管、瘘口的类型、数目、大小,全部病例使用平阳霉素+明胶海绵颗粒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结果:本组21例手术均成功,栓塞术后随访6个月~3年,20例患者临床咯血症状消失,1例术后8个月再次咯血,第二次使用平阳霉素+明胶海绵颗粒行介入治疗,咯血症状消失。结论:对肺咯血合并支气管动脉-肺动、静脉瘘的患者,选择性血管内使用平阳霉素+明胶海绵颗粒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刘武军李焕祥吕峰泉马彦寿吴泽涛
关键词:平阳霉素肺咯血介入治疗
内膜下血管成形术治疗慢性下肢长段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内膜下血管成形术(SIA)在治疗慢性下肢长段硬化性闭塞疾病方面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5月—2013年12月,12例髂、股动脉慢性长段硬化性闭塞患者,采用SIA进行经皮腔内血管球囊扩张(PTA)+内支架置入。结果:全组治疗成功率83.3%(10/12),8例行SIA支架置入后,随访(3~36)个月,血流均保持通畅;2例行SIA支架置入3个月后支架内出现血栓,经动脉插管支架内置管溶栓,支架腔内血流均保持通畅。结论:SIA在髂、股动脉慢性长段硬化性闭塞的PTA+内支架置入治疗中,可显著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吴泽涛李焕祥马彦寿吕峰泉刘武军
关键词:内膜下血管成形术介入放射学
微小RNA-373靶向调控LATS2的表达及其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与凋亡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微小RNA-373(miR-373)靶向调控大肿瘤抑制因子2(LATS2)的表达及其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HepG2细胞及正常肝细胞LO2中miR-373的表达水平,采用Lipofectamine脂质体法将miR-373抑制剂及阴性对照转染至HepG2细胞并分为抑制剂组和对照组,采用QPCR法检测两组的miR-373水平以评价转染效果,MTT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及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凋亡相关基因(Bax和caspase-3)及LATS2的表达情况,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373与LATS2间的靶标关系。结果与LO2细胞相比,HepG2细胞中miR-373的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后抑制剂组的miR-37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抑制HepG2细胞miR-373表达成功;与对照组比较,抑制组的细胞增殖率降低,凋亡率及Bax、caspase-3和LATS2蛋白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表明miR-373可显著抑制野生型LATS2-3’UTR质粒转染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而对突变型LATS2-3’UTR质粒转染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并无影响。结论 miR-373可靶向调控LATS2的表达,且抑制miR-373表达可抑制HepG2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为肝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刘武军李焕祥马彦寿吕峰泉吴泽涛
关键词:肝癌凋亡
自膨式支架对吻式成形术治疗慢性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
目的 自膨式支架对吻式成形术治疗慢性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可行性及技术探讨.方法 对15例主-髂动脉闭塞的患者中,腹主动脉下段、双侧髂动脉完全闭塞,病变长度6.5~16.0 cm(平均9.3 cm),血管闭塞时间1月~23...
李焕祥刘武军马彦寿吴泽涛吕峰泉保广鹤
尿激酶及低分子肝素钠联用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尿激酶联用低分子肝素钠(吉派林)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6年11月—2010年3月间住院的4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患肢足背静脉注射尿激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同时静脉滴注复方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酐。结果:40例中治愈27例(67.5%),有效10例(25.0%),无效3例(7.5%),总有效率为92.5%,无出血迹象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随访无复发病例。结论:尿激酶联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刘林勋李焕祥吴泽涛马彦寿吕峰泉刘武军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钠溶栓抗凝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