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杨
-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约氏疟原虫红外期发育、增殖相关蛋白及YIR蛋白表达与功能研究
- 蚊媒传播的疟疾是一种危害严重的热带传染病,在全世界人群中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近年来疟原虫多药抗性株的出现与迅速扩散,以及蚊媒对杀虫剂耐受性的增加,加之目前又无有效的抗疟疫苗,给疟疾防治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疟疾被认为...
- 吕杨
- 关键词:约氏疟原虫红外期RT-PCR2-DEMALDI-TOF-MS
- 文献传递
- 共刺激分子-B7家族及其在胞内寄生虫感染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06年
- 近年来,共刺激信号B7家族成员在调节T细胞活化及细胞因子分泌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B7分子与受体结合后,在免疫应答不同阶段发挥重要调节作用,涉及细胞免疫、体液免疫调节诸多方面,也与寄生虫感染诱导的免疫反应密切相关。本文以B7家族成员在宿主感染胞内寄生原虫后,诱导产生免疫反应以及相互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
- 宋蓓吕杨张锡林
- 关键词:共刺激分子免疫应答
- 约氏疟原虫红外期发育、增殖相关蛋白及YIR蛋白的表位分析与原核表达研究
- 约氏疟原虫-斯氏按蚊是一个研究疟原虫红外期理想的实验模型,而且疟原虫基因组测序的结果已证实约氏疟原虫与恶性疟原虫有较高的相似性,因此该实验模型对研究疟原虫红外期生物特性、疫苗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yir基因是约氏疟原虫主要...
- 张锡林吕杨何谐段建华
- 文献传递
- 约氏疟原虫红外期yir基因保守区的克隆、表达与表位分析
- 2008年
- 目的对红外期的yir基因进行克隆和表达,探讨疟原虫在红外期的抗原变异。方法针对yir基因家族的保守区设计特异引物,以约氏疟原虫BY265株红外期的mR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克隆和测定插入片段,所得序列进行BLAST查询,证实其为yir基因,然后构建表达质粒pQE80L/YIR,并转染到宿主菌DH5α中,对获得的yir保守区进行原核表达,经IPTG诱导后,以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检测表达产物。结果从红外期获得了yir基因的保守区cDNA序列,证实红外期存在yir基因的表达;成功构建了表达质粒pQE80L/YIR,对YIR蛋白的保守区片段进行了表达。结论约氏疟原虫红外期存在yir基因的表达,该基因与红外期抗原变异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约氏疟原虫红外期yir基因保守区原核表达的成功,为疟原虫的红外期阻断疫苗提供了研究基础。
- 吕杨张锡林段建华
- 关键词:约氏疟原虫CDNA克隆
- 约氏疟原虫红外期相关蛋白识别及质谱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对混和于宿主蛋白的约氏疟原虫红外期蛋白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制备针对疟原虫唾液腺子孢子的免疫血清,通过免疫印迹识别肝细胞内疟原虫裂殖体的相关蛋白,并对识别的蛋白进行肽指纹图谱分析。结果通过免疫印迹成功地识别了疟原虫相关的蛋白,经MALDI-TOF-MS获得肽指纹图谱,以Mascot软件分析并在疟原虫蛋白数据库中检索到了相匹配的多肽。结论应用免疫印迹与肽指纹图谱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对存在于复杂混和物中的红外期疟原虫蛋白进行初步分析。
- 吕杨张锡林段建华宋蓓
- 关键词:约氏疟原虫红外期免疫印迹
- 约氏疟原虫子孢子感染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B7.1、B7.2分子表达的影响
- 2006年
- 目的研究约氏疟原虫感染后协同刺激分子B7.1、B7.2在大鼠腹腔巨噬细胞的表达情况,探讨B7.1、B7.2分子在宿主抵抗疟原虫感染免疫中的作用。方法利用约氏疟原虫感染大鼠的动物模型,分别在感染约氏疟原虫子孢子后2、12、24、48、72h分离获得大鼠腹腔巨噬细胞,通过免疫荧光及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定量分析B7.1、B7.2分子表达情况。结果在宿主感染约氏疟原虫后巨噬细胞B7.1、B7.2分子表达增加;B7.1上调较缓慢,并在72h后出现回落;B7.2上调非常迅速,在48h达到峰值,从72h开始略有下降;在所选时间范围内B7.2的表达水平始终高于B7.1(P<0.05)。结论疟原虫子孢子感染大鼠后,B7.1、B7.2分子表达水平发生改变,提示协同刺激因子参与了宿主免疫系统活化,推测该现象与受疟原虫感染哺乳动物机体的免疫防御、免疫调控密切相关。
- 宋蓓张锡林段建华吕杨
- 关键词:B7.1B7.2约氏疟原虫抗原递呈细胞
- 约氏疟原虫红内期18S UrRNA和Pir基因扩增实验条件的研究
- 2008年
- 目的扩增红内期约氏疟原虫相关基因方法的建立和优化。方法收集约氏疟原虫感染昆明株小鼠抗凝全血,不处理或分别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去除白细胞、分离后破碎红细胞,提取总RNA,分别用Olig(dT)15和随机引物进行常规反转录,在不同的MgCl2浓度条件下,PCR扩增约氏疟原虫18S UrRNA和Pir基因。结果经过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处理组提取的RNA的纯度相对较高,可达1.9以上,但是3种处理方式在MgCl2浓度大于等于2mmol/L条件下,可成功扩增出约氏疟原虫的Pir基因,但是只有随机引物进行反转录组才能成功扩增出18SUrRNA。结论不处理疟原虫感染全血提取的RNA纯度较低,但是能在2mmol/LMgCl2条件下成功扩增疟原虫相关基因;18SUrRNA只能从随机引物进行反转录组中成功扩增。
- 周桃莉徐文岳吕杨黄复生
- 关键词:约氏疟原虫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