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梅

作品数:5 被引量:93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江苏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棉铃
  • 3篇棉铃虫
  • 3篇抗性
  • 3篇丙溴磷
  • 2篇杀虫
  • 2篇适合度
  • 2篇相对适合度
  • 2篇抗性风险
  • 2篇抗性风险评估
  • 2篇抗药
  • 2篇抗药性
  • 2篇二化螟
  • 1篇点滴法
  • 1篇三唑磷
  • 1篇杀虫单
  • 1篇杀虫剂
  • 1篇抗性机理
  • 1篇抗性研究
  • 1篇抗性遗传
  • 1篇抗药性监测

机构

  • 5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江苏省农业技...

作者

  • 5篇吕梅
  • 4篇沈晋良
  • 2篇张金振
  • 2篇曹明章
  • 2篇周威君
  • 1篇郑周菲
  • 1篇叶蔚锋
  • 1篇张绍明
  • 1篇刘晓宇

传媒

  • 2篇棉花学报
  • 1篇植物保护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年份

  • 3篇2004
  • 2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二化螟抗药性监测和对三唑磷抗性的遗传分析被引量:72
2004年
采用点滴法测定了 2 0 0 1~ 2 0 0 2年浙、苏、皖、赣等 4省水稻二化螟 4龄幼虫对氟虫腈、阿维菌素、三唑磷及杀虫单等的抗性 ;用三唑磷高抗种群经室内筛选纯化后与室内敏感种群进行正反交、回交 ,对三唑磷抗性进行了初步遗传分析。结果表明 :(1)通过对 4省 7个种群的检测 ,发现浙江瑞安种群对氟虫腈有低水平抗性 (抗性倍数为 6 .5倍 ) ,其他种群虽存在敏感度差异 (1.0~ 1.6倍 ) ,但均属敏感范围 ;(2 )浙、苏、皖三省 6个不同种群对阿维菌素的敏感度变化小于 2 .3倍 ,未检测到明显抗药性 ;(3) 4省 10个种群对三唑磷敏感度变化很大 (LD50 值为有效成分 0 .0 0 5 2~ 1.0 114 μg/头 ) ,其中瑞安种群具有高水平抗性 (16 3.1倍 ) ,温州种群为中等水平抗性 (18.2倍 ) ,常熟、锡山和金坛 3种群为低水平抗性 (6 .7~ 9.7倍 ) ,新洋农场、楚州、连云港、宜丰和太湖 5种群为敏感 (0 .8~ 2 .9倍 ) ;(4 ) 4省 9个种群对杀虫单均有不同程度抗药性 ,瑞安和宜丰种群达高水平抗性 (113.7和 5 7.6倍 ) ,温州、常熟、金坛和太湖 4种群为中等水平抗性 (11.0~ 2 9.7倍 ) ,新洋农场和锡山种群为低水平抗性 (6 .7和 7.5倍 ) ,灌云种群抗性最低 ,为 3.7倍 ;(5 )瑞安种群对三唑磷抗性属单个主基因控制的不完全显性性状 。
曹明章沈晋良张金振吕梅刘晓宇周威君
关键词:二化螟抗药性三唑磷杀虫单阿维菌素
棉铃虫对丙溴磷的抗性风险、机理及遗传研究
棉铃虫对三类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监测2002-2003年,用点滴法测定了江苏江浦常规棉棉田和河北威县及邱县转Bt基因棉棉田棉铃虫对常用三类杀虫剂的抗药性.结果表明:江苏和河北棉铃虫对丙溴磷和辛硫磷产生低到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
吕梅
关键词:棉铃虫丙溴磷抗性风险评估抗性机理相对适合度
文献传递
棉铃虫对丙溴磷抗性风险评估、预报及交互抗性研究被引量:9
2003年
分别用高浓度和低浓度丙溴磷对室内连续饲养29代的江苏东台棉铃虫连续筛选12代,平均存活率分别为27.5%和46.5%,抗性分别上升了7.1倍和3.7倍,抗性现实遗传力分别为0.1372和0.1171。用高浓度丙溴磷筛选的种群对氟氯氰菊酯、辛硫磷、久效磷及溴氰菊酯具有明显交互抗性(6.3~10.4倍);用Bt生物制剂Dipel和转Bt棉筛选的种群对丙溴磷无交互抗性,但用Bt棉筛选的高抗品系(>1000倍)对辛硫磷具低水平交互抗性(8.0倍)。
叶蔚锋沈晋良吕梅
关键词:棉铃虫丙溴磷抗性风险交互抗性
2002年江苏省二化螟抗药性检测及治理被引量:14
2003年
20 0 2年应用点滴法普查了江苏常熟、锡山、武进、句容、姜堰、高邮、楚州、宿豫、灌云及连云港 10县 (市 ) 12个二化螟种群 4龄幼虫对 4种 (类 )杀虫剂的抗药性。结果表明 ,供试种群对沙蚕毒素类农药杀虫单已普遍产生抗性 ,且苏南种群的抗性水平高于苏北 ,常熟为最高 ( 16倍 ) ;对有机磷类农药三唑磷苏南地区种群为低水平抗性 ,其他地区均属敏感水平。目前二化螟供试种群对苯基吡唑类农药氟虫腈和抗生素类农药阿维菌素未产生抗药性。本文还对二化螟抗性治理对策进行了讨论。
曹明章沈晋良张绍明周威君张金振吕梅
关键词:点滴法二化螟抗药性
棉铃虫对丙溴磷抗性遗传特性及相对适合度研究被引量:10
2004年
研究了棉铃虫对丙溴磷抗性的遗传方式,抗性、敏感品系及正、反交后代的适合度。结果表明:抗性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不完全隐性遗传,显性度D值分别为 0.32和 0.18。抗性品系DTR幼虫和蛹发育历期分别为11.7d和9.4d,均长于YSS、DT、RS及SR;交配率为40.2%,相近于DT品系(44.8%),但低于YSS及正、反交后代;产卵量为1019.8粒,低于YSS、DT、RS及SR;卵孵化率为38.2%,接近于YSS和DT,但低于正、反交后代。DT、SR、RS及DTR品系净增殖率分别为103.0、207.4、227.1及63.4%,其适合度仅分别为YSS品系的0.55、1.13、1.24及0.35;DTR品系比其它品系具有显著的种群生存劣势。
吕梅沈晋良郑周菲
关键词:棉铃虫丙溴磷抗性遗传相对适合度杀虫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