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靖 作品数:46 被引量:194 H指数:10 供职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中医药对肝硬化门静脉血栓的干预作用及用药特点分析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究中医药对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PVT)患者的干预作用及用药特点。方法回顾性选取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住院治疗的肝硬化合并PVT患者89例,根据是否联用中医药治疗分为中药组59例,对照组30例。收集两组患者人口学、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胃镜检查、手术史、门静脉高压相关并发症、用药情况及随访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利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中药干预处方进行药物效应聚类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OR=3.144,95%CI:1.221~8.094)、PVT范围波及PV+SMV(OR=51.667,95%CI:3.536~754.859)、PV+SV+SMV(OR=13.271,95%CI:2.290~76.928)、伴门静脉海绵样变性(OR=11.896,95%CI:1.172~120.696)及中药干预(OR=0.348,95%CI:0.129~0.938)是肝硬化PVT结局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随访结果显示,中药组PVT进展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6.95%vs 56.67%,P<0.001)。中药组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47%vs 33.33%,P<0.001)。使用频率较高的有效中药为补虚类359次(34.6%)、活血化瘀类202次(19.5%)、利水渗湿类180次(17.3%)等;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为黄芪57次(8.7%)、当归50次(7.6%)、水蛭48次(7.3%)等;使用频次较高的药对为黄芪+当归、黄芪+水蛭、当归+水蛭、黄芪+当归+水蛭等。结论黄芪、当归、水蛭等益气活血破血中药可促进肝硬化PVT的稳定或再通,减少门静脉高压出血的发生。 郭亚楠 顾宏图 赵长青 赵长青 袁继丽 慕永平 陶艳艳 袁继丽 刘成海关键词:肝硬化 门静脉血栓 中医疗法 肝脏微血管病变在肝硬化中的作用及补虚化瘀中药干预机制 刘成海 赵志敏 陶艳艳 孙鑫 吕靖 黄恺 彭渊 该项目属于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肝病研究领域。肝脏微血管病变是肝硬化发生发展与逆转的关键因素,并直接影响肝脏门静脉压力。围绕微血管病理,探讨其在肝硬化中的作用、中医病机特点、有效治法方药与作用机制,并基于微血管病变形成中药组...关键词:关键词:肝硬化 中西医结合防治 刘成海运用膏方辨治慢性肝病经验撷菁 2021年 介绍刘成海教授运用膏方辨治慢性肝病的临床经验。认为其以病症结合、中西互参为基本原则,治以扶正化瘀为主,辅以补益肝肾、益气健脾、理气和胃、养阴清热、解毒利湿等,且慎防药毒,以标本同治,攻补兼施。并举验案1则。 朱哿瑞 齐婧姝 吕靖关键词:慢性肝病 扶正化瘀 膏方 中医药疗法 补虚化瘀中药对实验性肝硬化大鼠的治疗作用 目的:观察补虚化瘀中药对实验性肝硬化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与模型组,以DMN腹腔注射造模,4周成模后将模型组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黄芪汤组、扶正化瘀方组及扶正化瘀合黄芪汤组,分别予黄芪汤、扶正化瘀方... 王骆冰 曾贞 吕靖 闫秀川 刘成海文献传递 美国肝病学会肝纤维化专题会议报道 被引量:8 2007年 刘成海 吕靖关键词:肝纤维化 肝病 细胞生物学行为 细胞外基质 扶正化瘀方与黄芪汤合用对实验性肝硬化大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方与黄芪汤合用对实验性肝硬化大鼠的治疗作用,探讨补虚中药对肝硬化的治疗作用特点。方法:二甲基亚硝胺(DMN)腹腔注射4周制备肝硬化大鼠模型。成模后模型大鼠分别给予扶正化瘀方、黄芪汤、扶正化瘀方合黄芪汤灌胃2周。观察大鼠体重、肝重、脾重;HE染色观察肝组织炎症病理;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肝组织胶原沉积;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肝功能(ALT,Alb,T.Bil)、肝组织SOD活性及MDA含量;盐酸水解法测定肝组织Hyp含量;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肝组织α-SM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α-SMA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大鼠相比,模型大鼠血清ALT,T.Bil明显升高,Alb含量显著降低;肝组织SOD活性下降,MDA和Hyp含量显著升高;肝组织炎症病变和胶原沉积明显,α-SMA表达显著增加。黄芪汤、扶正化瘀方及两方合用均可显著改善模型大鼠血清肝功能,改善肝脏脂质过氧化,降低肝组织Hyp含量,减轻肝组织炎症和胶原沉积,抑制α-SMA表达。在改善肝脏胶原沉积与抑制α-SMA表达方面,两方合用优于单用。结论:扶正化瘀方、黄芪汤、扶正化瘀方合黄芪汤均可改善DMN模型大鼠肝纤维化,两方合用较之各单方组抑制胶原沉积明显,其部分机制在于两方合用可更好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 王骆冰 闫秀川 曾贞 吕靖 刘平 刘成海关键词:肝硬化 肝星状细胞 胶原 扶正化瘀方 黄芪汤 两种常用非创方法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作用与局限性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统计分析腹部二维超声与FibroTouch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以及局限不足,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方法记录相应病例的肝脏硬度值(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及超声二维图像半定量化评分。以病理为金标准,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pto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超声与FibroTouch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并对两种方法在肝硬化阶段的误诊病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超声对明显纤维化期(S≥2)、进展期肝纤维化(S≥3)、早期肝硬化(S=4)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915、0.873、0.821;FibroTouch检查分别为0.854、0.802、0.727。超声组有87例(34%),FibroTouch组有45例(27%)出现诊断结果偏倚。结论超声与FibroTouch是两种可靠的超声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方法,可以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替代方法,用于疾病诊断、疗效观察。 陈洋溢 吕靖 刘成海 刘成海 陈高峰关键词:肝纤维化 超声 五味子酯甲抑制肝窦内皮细胞增殖及血管新生的活性评价 :基于肝脏血管新生病理,设VEGF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索拉非尼对照,探讨五味子酯甲对肝窦内皮细胞细胞增殖及血管新生的影响. 方法:MTT法检测五味子酯甲作用于SK-HEP-1细胞株的最大无毒浓度.SK-HEP-1细... 朱春雾 吕靖 刘洪亮 孙鑫 赵志敏 陶艳艳 刘成海关键词:肝纤维化 五味子酯甲 肝窦内皮细胞 血管新生 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1例 2022年 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BRBNS)是十分罕见的先天性静脉畸形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在皮肤和胃肠道出现特征性蓝色疱痣样血管畸形,可导致消化道出血及继发性缺铁性贫血(IDA)。本文报道1例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的BRBNS患者并复习相关文献,还总结了BRBNS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 皮亚妮 邢枫 吕靖 雷淑娟 余金钟 陶艳艳 刘成海 赵长青 顾宏图关键词: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 消化道出血 血管畸形 痣样 胃肠道 诊断和治疗方法 苦黄颗粒治疗湿热蕴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观察苦黄颗粒治疗湿热蕴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NAFL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苦黄颗粒。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脏受控衰减指数(controlled attenuation parameter,CAP)及肝脏硬度值(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脂[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及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 glutamyltranspeptidase,GGT)]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肝脏脂肪定量疗效及腹部彩超测定肝脏脂肪疗效。结果:(1)磁共振肝脏脂肪定量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腹部彩超测定肝脏脂肪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93.50%,高于对照组的77.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临床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90.32%,高于对照组的61.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治疗后CAP值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5)两组患者治疗后AST、ALT、GGT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6)两组患者治疗后TC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G及H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两组患者治疗后LSM值小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两组患者治疗后周身困重、脘腹胀满或疼痛、大便黏滞不爽、口干口苦等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黄颗粒治 杨金凤 孙明瑜 陈高峰 吕靖 刘成海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湿热蕴结证 苦黄颗粒 多烯磷脂酰胆碱 中西医结合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