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哲

作品数:75 被引量:216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0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4篇细胞
  • 15篇蛋白
  • 15篇激酶
  • 13篇蛋白激酶
  • 10篇多发
  • 10篇多发性
  • 10篇多发性硬化
  • 9篇阿尔茨海默病
  • 8篇细胞外
  • 7篇调节蛋白
  • 7篇血管
  • 7篇细胞外调节蛋...
  • 7篇脑血
  • 7篇胶质
  • 7篇胶质细胞
  • 7篇海马
  • 6篇神经系
  • 6篇神经系统
  • 6篇神经营养
  • 5篇中枢神经

机构

  • 69篇中国医科大学...
  • 24篇中国医科大学
  • 5篇阜新市中心医...
  • 4篇沈阳医学院
  • 2篇天津市第三中...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沈阳市第一人...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北京医院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73篇吴哲
  • 19篇罗晓光
  • 15篇付贺飞
  • 12篇张朝东
  • 12篇彭博
  • 11篇任艳
  • 8篇葛春林
  • 8篇孙黎光
  • 7篇王秋爽
  • 6篇陈淑媛
  • 5篇闫荣
  • 5篇邢伟
  • 5篇刘素媛
  • 5篇侯伟健
  • 4篇周进
  • 4篇罗小萌
  • 3篇姚丽
  • 3篇柳忠兰
  • 3篇刘艳芝
  • 3篇禹红梅

传媒

  • 8篇中风与神经疾...
  • 5篇中国老年学杂...
  • 5篇中国血液流变...
  • 4篇中华神经科杂...
  • 4篇医学临床研究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卫生毒理学杂...
  • 2篇中国神经免疫...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免疫学杂志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细胞生物学杂...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辽宁医学杂志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7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7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脊髓痨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脊髓痨的临床表现,分析其误诊原因,为临床医生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例脊髓痨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肌电图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并结合国内文献报道的23例脊髓痨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国外文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例脊髓痨患者均有慢性进行性走路不稳,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双下肢关节位置觉和运动觉减退或消失,Romberg征阳性,血清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梅毒酶联免疫试验(TP-ELISA)均为阳性。双下肢针刺样疼痛2例;排尿障碍2例;双眼视力下降1例(先天梅毒者),双眼视神经萎缩1例,视野缩小(管状视野)1例,阿-罗瞳孔1例,双瞳孔不等大2例;面神经麻痹2例;脑脊液细胞计数升高2例;肌电图在正常范围内1例,异常1例。结论国内脊髓痨患者呈现"不典型"表现。其原因可能与病程短,主要临床表现未出现有关,而临床症状的"不典型"表现是产生误诊和漏诊的主要原因之一。故对有共济失调、深感觉障碍、闭目难立征阳性等症状患者应做血清和脑脊液梅毒检测。
吴哲柳忠兰韩学艳付贺飞李岩罗小萌
关键词:脊髓痨误诊神经梅毒
自发性低颅内压综合征七例报告被引量:53
1999年
目的研究自发性低颅内压综合征(SIH)的临床、脑脊液(CSF)和影像学的改变。方法对1年8个月时间收治的7例SIH患者观察其临床表现、CSF压力、生化指标及头颅CT和MRI增强扫描。结果当患者起立时即出现头痛、呕吐及颈强直,卧位时症状消失。CSF压力均低于7cmH2O。其中5例呈血性CSF,蛋白增高似蛛网膜下腔出血(SAH)。CT示脑室缩小。增强MRI示硬脑膜强化、硬脑膜下积液、桥脑扁平、桥池变窄及小脑扁桃体下疝的特征性改变。当临床症状好转时,其CSF压力和生化指标恢复正常。结论了解SIH的临床、CSF和MRI表现至关重要,因其极易与SAH相混淆。
陈淑兰鄂紫娟刘颖晖吴哲
关键词:低颅内压成像脑脊髓液NMR
蛛网膜下腔出血331例临床分析
2008年
吕姣吴哲罗晓光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学诊断
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对AD细胞模型PKCγ活性影响
2012年
目的 研究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诱导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存活率、蛋白激酶Cγ(PKC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经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分正常对照组(常规培养液)、Aβ损伤组(加入培养液及老化Aβ25-35)、bFGF组(加入培养液、bFGF及老化Aβ25-35)。MTT法检测不同处理组PC12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分析PKCγ蛋白表达变化。结果Aβ损伤组PC12细胞存活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bFGF组细胞存活率高于Aβ损伤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β损伤组PKCγ(0.68±0.07)较对照组PKCγ(0.8±0.08)表达显著下降;Aβ损伤组在加入不同浓度的bFGF后PKCγ的值分别为:1.04±0.10,1.20±0.12,1.39±0.03,1.69±0.16,较Aβ损伤组PKCγ(0.65±0.06)蛋白表达显著增强,并与bFGF浓度呈正相关。结论bFGF对Aβ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强PCI2细胞PKCγ蛋白表达而实现。
吴哲赵艳华付贺飞彭博罗晓光罗小萌戚其学
关键词:Β-淀粉样蛋白蛋白激酶CΓ
干扰素β-1b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研究
2023年
观察干扰素β-1b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疗效和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影响患者用药的因素。方法 选取2010.3-2014.3年于中国医大一院治疗的多发性硬化(符合McDonald 2010诊断标准)患者25名,其中10名患者应用干扰素β-1b治疗,15名未予干扰素β-1b治疗,观察患者的EDSS评分、年复发次数、MRI的新增的T2上及Gd强化病灶数变化,应用干扰素期间监测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化验指标。结果 干扰素治疗的病人发病次数较前有明显降低:治疗前年复发次数为(1.40±0.516),治疗后年为(0.10±0.316)。对照组年复发次数无明显变化。治疗后EDSS评分改变虽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但呈下降趋势;治疗后磁共振上新增病灶数较治疗前减少:干扰素治疗前为新增T2病灶数为(5.7±0.823),治疗后为(3.00),干扰素治疗前新增Gd强化病灶数(0.6±0.699),治疗后为(0.00)结论 干扰素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有较好的疗效,可以减少疾病的复发次数,减少颅内新发病灶数,延缓疾病引起的功能障碍的进展。干扰素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引起的副作用为一过性且为患者可耐受。
张凤娇吴哲
关键词:药物疗法多发性硬化
原发性颅内淋巴瘤1例报告
2015年
原发性颅内淋巴瘤(primary lymphoma of the brain,PLB)是一种起源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结外恶性淋巴瘤,无明显神经系统以外的淋巴瘤。该病发病率近年来有所上升,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率较低且误诊率高。现就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颅内淋巴瘤1例报道如下。
岳博付贺飞王雅梅吴哲
关键词:颅内淋巴瘤脱髓鞘病诊断率浸润性生长免疫母细胞
合并癫痫发作的神经梅毒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神经梅毒(neurosypilis)是苍白密螺旋体感染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其侵犯的部位较广,包括脑膜、脊髓膜、血管和脑、脊髓实质。神经梅毒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而合并癫痫发作的患者少见,极易漏诊、误诊。现将我科2010年1月~2011年2月收治的4例合并癫痫发作的神经梅毒患者相关资料分析如下。
祝清勇吴哲柳忠兰李蕾邓淑敏何志义
关键词:神经梅毒癫痫发作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梅毒患者
加巴喷丁与卡马西平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分析
2022年
复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应用加巴喷丁与卡马西平的效果观察。方法:抽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复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共80例,根据用药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应用卡马西平治疗,实验组在前者基础上应用加巴喷丁。比较用药后临床效果、疼痛评分。结果:实验组效果、VAS评分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巴喷丁联合卡马西平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韩学艳王健佟玲高素琴吴哲
关键词:加巴喷丁卡马西平复发性三叉神经痛
铅对小鼠大脑皮层神经元磷脂酰肌醇3激酶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慢性铅暴露对小鼠大脑皮层神经元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s)表达的影响。方法昆明系小鼠出生第1 d通过饮水饲以不同浓度醋酸铅(1.2,2.4,4.8,7.2,9.6 mmol/L)制备染铅模型,对照组饲以等量自来水;6周后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血铅脑铅浓度;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观察各组小鼠大脑皮层神经元PI3Ks的表达状况。结果慢性染铅组小鼠大脑皮层神经元PI3Ks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各染铅组PI3Ks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具有浓度效应关系(P<0.05);PI3Ks表达与血铅浓度呈负相关(r=-0.82,P<0.01)。结论慢性染铅可使大脑皮层神经元细胞PI3Ks表达水平下降;这可能是铅导致学习记忆功能损伤的原因之一。
彭博吴哲张朝东
关键词:大脑皮层神经元
帕金森患者的血压特点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20年
血压异常是帕金森病(PD)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主要包括神经源性直立性低血压和神经源性仰卧位高血压。严重的直立性低血压常常引起患者晕厥、跌倒,是造成PD患者住院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期的高血压则会引起心脑等靶器官损害。因此对于PD患者的血压异常早期识别并加以干预尤为重要。本文将对PD患者血压异常的临床表现及诊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PD患者血压异常的关注。
王库良禹红梅罗晓光赵作元吴哲
关键词:帕金森病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