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建平

作品数:35 被引量:195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昌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农业科学
  • 8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4篇土壤
  • 11篇杉木
  • 9篇人工林
  • 8篇养分
  • 6篇氮沉降
  • 6篇土壤养分
  • 5篇杉木人工林
  • 4篇水分
  • 3篇对植
  • 3篇施肥
  • 3篇种子园
  • 3篇桉树
  • 3篇桉树人工林
  • 3篇干旱
  • 2篇凋落
  • 2篇有机碳
  • 2篇增温
  • 2篇植物
  • 2篇杉木林
  • 2篇杉木种子

机构

  • 34篇南昌工程学院
  • 6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华...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江西省水利科...
  • 1篇江西省水土保...

作者

  • 34篇吴建平
  • 29篇刘文飞
  • 28篇樊后保
  • 14篇段洪浪
  • 12篇袁颖红
  • 9篇廖迎春
  • 6篇李燕燕
  • 4篇蔡乾坤
  • 4篇胡良
  • 4篇郭虎波
  • 4篇房焕英
  • 4篇黄荣珍
  • 4篇黄国敏
  • 3篇李威
  • 2篇周际海
  • 2篇涂洁
  • 2篇李凤
  • 2篇刘占锋
  • 2篇黄静
  • 2篇雷学明

传媒

  • 7篇南昌工程学院...
  • 2篇福建林学院学...
  • 2篇福建林业科技
  • 2篇中国水土保持...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 2篇森林与环境学...
  • 1篇林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土壤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江西水利科技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植物科学学报

年份

  • 12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8篇2013
  • 1篇2012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氮沉降研究概况综述(英文)被引量:3
2012年
中国政府近年来大幅度增加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投入,而有关氮沉降的研究也在相关基金的支持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有关中国氮沉降研究的现状,例如投入的资金数量和得到的研究成果较少.在分析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这一领域资助情况的基础上,统计了发表在中文期刊上的相关文章数量.结果表明,基金数和文章的发表数量在近年来呈现增加的趋势,并且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申请者的名额及资金额度的增加明显有利于科学研究的进步.基于氮沉降的研究现状,也提出将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吴建平黄国敏刘文飞袁颖红樊后保
关键词:氮沉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知网
河流低流量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响应研究综述被引量:2
2017年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的问题日益突出,已经越来越受到国际上的重视,成为当今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在国内,土地利用变化/覆被变化导致径流平均流量变化这一方面研究较多,但是,低流量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响应研究还鲜有报道。因此,本文以我国土地利用变化趋势为基础,通过城市化、森林植被变化以及未来土地利用变化三个角度来阐述不同的土地利用变化对低流量的影响。
徐志鹏刘文飞樊后保吴建平段洪浪黄国敏葛艺早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森林植被变化低流量径流量
模拟氮沉降对水稻植株养分含量和产量的影响
2013年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水稻养分含量、生物量和产量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供试水稻为我国亚热带地区早稻品种岳优463,模拟氮沉降水平分别为0、3、6、12、24g/(m2.a)。结果表明:水稻幼苗叶、根和秕谷中的N、P、K、Ca含量随氮处理水平的增加而上升,而Mg在茎、根中的含量则呈下降趋势。水稻叶片和根中的N含量与P、K和Ca呈正相关关系,而根中N含量则与Mg呈负相关关系。N含量的增加对根中P和Ca积累的促进作用显著(P<0.05)。施氮对水稻的生物量和产量均有促进作用,但同时也会增加秕谷率,降低千粒重。
廖迎春涂洁樊后保刘文飞李燕燕吴建平
关键词:模拟氮沉降水稻养分含量生物量
环境因子对森林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t ecosystem production,NEP)是生态系统净的碳积累速率,可以指示生态系统碳汇/碳源的状态,当NEP为正值时指征生态系统为碳汇,反之则为碳源。在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NEP已作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核心概念被深入研究。本文以NEP为出发点,综述了5个主要非生物环境因子(水分、温度、氮沉降、大气CO2浓度增加和时空尺度)对森林生态系统NEP的影响。从文献分析表明NEP受生态系统本身性质和各环境影响因子及其之间相互作用的调控。本文最后指出,合理运用Meta分析、生态学联网研究、设计和开展长期观测、多尺度与多因子的科学试验在未来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相关研究的开展将有利于全面理解和正确评估环境因子对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对研究和预测全球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吴建平刘占锋
关键词:水分温度氮沉降CO2浓度
杉木人工林凋落量及气候因子敏感性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为研究凋落量、组成和动态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间的关系,对福建沙县杉木人工林进行了连续7 a的定位观测。结果表明,2005-2011年杉木凋落量变化范围为1 051.83-2 407.80 kg.hm-2,年平均值为1 493.14 kg.hm-2,凋落量2005-2006年显著降低(P<0.05),随后6 a间呈先增加再降低又增加的趋势,但变化幅度较为缓和。凋落物中落叶、落枝、落果、树皮及碎屑所占比例分别为62.9%、16.6%、7.63%、3.16%和9.73%。杉木凋落量季节动态总体表现为双峰型,峰值分别出现在2月(全年最大值)和7月,且2-7月凋落量占全年的62.3%,是杉木全年凋落量的主要贡献期。对凋落物的逐月观测数据与相应气象因子进行相关分析(Pearson和Spearman相关系数,n=84),结果显示,杉木凋落量对降水量和风速最为敏感(P<0.05),其次是气温和日照时间。
房焕英刘文飞吴建平樊后保欧阳勋志袁颖红
关键词:杉木林凋落量气候因素
两种灌草管理方式对桉树人工林土壤呼吸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以福建省漳州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物理去除灌草和施用除草剂2种灌草管理方式对尾巨桉人工林土壤CO2排放和凋落物分解的影响。实验时间为2012年12月至2014年11月,采用LI-COR 8100系统测定土壤呼吸,用分解袋法开展分解实验。结果表明,物理去除灌草方式下土壤温度显著升高,但土壤CO2排放降低;施用除草剂对土壤温度和土壤CO2排放无明显影响。土壤呼吸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在雨季较高,在旱季则明显降低。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系数Q10表现为去除灌草(2.49)>对照(2.38)>施用除草剂(2.15)。研究表明不同的灌草管理方式对人工林土壤碳循环影响有差异,物理去除对土壤碳排放和物质循环的效应大于施用除草剂。
蔡乾坤吴建平刘文飞段洪浪袁颖红汤建福曾瑞金樊后保
关键词:土壤呼吸除草剂凋落物桉树
模拟N沉降对杉木人工林枯落物养分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通过野外模拟实验,研究了8年后N沉降(4种处理分别为N0(0)、N1(60)、N2(120)和N3(240 kg·hm-2·a-1)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枯落物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分解叶中,N沉降增加了N、Zn、Fe、Mn的含量;低N处理促进了Ca和Mg的含量,而中高N抑制了Ca和Mg的含量.未分解层枝中,N沉降增加了N和Mn的含量,降低了K、Ca、Mg、Zn的含量.N1、N2和N3处理提高了枯落物未分解层叶中养分元素的现存量;随N沉降量增加,未分解枝中N、P、Fe和Mn的贮量,K、Ca、Mg和Zn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半分解层,Fe元素贮量随N沉降量的增加而逐渐递增.
李燕燕樊后保刘文飞廖迎春袁颖红吴建平黄静
关键词:N沉降枯落物杉木人工林
不同年龄人工林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叶片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被引量:14
2016年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自然条件下不同年龄人工林尾巨桉(2年生、4年生和6年生)叶片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一年中桉树人工林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月动态呈现单峰曲线,以8月份为最高,1月份为最低;从9月到第2年1月逐渐减低,从2月到8月缓慢增加;胞间CO_2浓度的月动态与其相反.不同林龄桉树人工林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从2013年9月到2014年4月大小顺序为4年>2年>6年,而从2014年5月到8月大小顺序为2年>4年>6年;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年平均值大小顺序为2年>4年>6年,2年、4年、6年的年水分利用效率平均值为2.33μmol/mmol、2.28μmol/mmol、2.17μmol/mmol,且净光合速率与胸径增长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桉树人工林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与气孔导度、大气温度、光合有效辐射呈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正相关,与胞间CO_2浓度呈负相关.随着林龄的增加,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逐渐降低,因此桉树人工林早期对水分及养分需求大,进行合理地养分管理和定向培育,可实现桉树的可持续经营.
袁颖红樊后保吴建平刘文飞胡良廖迎春张文锋蔡乾坤
关键词:年龄序列桉树人工林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蒸腾速率
红壤退化地森林恢复后土壤有机碳对土壤水库库容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亚热带红壤侵蚀退化地实施生态恢复后生物生产力恢复迅速,但土壤尤其是土壤水库的功能并未获得同步恢复,导致土壤水库对于降水和地表径流的调节能力低下,区域性洪涝灾害和季节性干旱依然突出。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南方红壤侵蚀退化地典型植被恢复类型(马尾松与阔叶树复层林、木荷与马尾松混交林、阔叶混交林)0—60cm土层土壤水库各种库容差异,以及土壤总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密度分布特征,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土壤水库库容与土壤有机碳密度两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各森林恢复类型死库容呈上升趋势,兴利库容和最大有效库容呈下降趋势,防洪库容变化趋势不明显,木荷与马尾松混交林兴利库容略高。不同森林恢复类型同一土层土壤总有机碳密度均表现为马尾松与阔叶树复层林>木荷与马尾松混交林>阔叶混交林,而活性有机碳密度则以阔叶混交林最大。典型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水平对土壤水库库容的增加具有显著的因果影响关系(P=0.01),其中对有机碳水平起到主导性贡献作用的是水溶性有机碳。因此,对于退化红壤地森林恢复初期,可通过适当密植和立体种植,提高林地生物量和土壤碳密度,并在马尾松等先锋树种针叶林分中补植阔叶乔灌木,以增加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增大土壤水库容量,从而有利于土壤水库结构和功能以及退化生态系统的快速恢复。
黄荣珍朱丽琴王赫贾龙刘勇段洪浪吴建平刘文飞
关键词:土壤水库库容土壤有机碳红壤
火烧对福建三明杉木人工林迹地土壤养分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为了研究福建三明地区火烧迹地杉木人工林地的土壤速效养分变化,采用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上、中和下3个坡位的土壤,分别在火烧前、火烧2个月、1年和2年后,分析速效性养分质量分数的变化。结果表明:硝态氮质量分数在火烧2个月和1年后相比火烧前均有上升趋势,且火烧1年内,上坡位较中坡位和下坡位的硝态氮质量分数要低,在火烧2年后硝态氮质量分数略低于火烧前水平,但未达到显著差异;铵态氮质量分数与硝态氮质量分数的变化趋势相反,在火烧的第1年内持续下降,但在火烧第2年后显著升高;不同时间的速效磷质量分数,在不同坡位间无显著差异,火烧的第1年内,其质量分数变化不明显,在火烧2年后显著升高,这可能是土壤矿化速度加快造成的结果;无机氮/速效磷比值在火烧2年后显著降低,速效磷质量分数剧增是影响其比值的主要因素。火烧在短期内,加快了土壤速效性养分循环,但要注意可能造成氮素从森林生态系统中流失。研究以期为火烧对土壤养分的长期影响提供数据基础,为森林生态系统火烧迹地的人工林经营,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雷学明吴建平冯岩童浩涂龙平刘文飞樊后保
关键词:土壤养分杉木人工林坡位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