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月风

作品数:4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调驱
  • 2篇油藏
  • 2篇油田
  • 2篇盆地
  • 2篇克拉玛依油田
  • 1篇低渗
  • 1篇低渗透
  • 1篇低渗透油藏
  • 1篇调驱技术
  • 1篇盐构造
  • 1篇油藏开采
  • 1篇弱凝胶
  • 1篇弱凝胶调驱
  • 1篇弱凝胶调驱技...
  • 1篇深部调驱
  • 1篇凝胶调驱
  • 1篇齐古组
  • 1篇前陆
  • 1篇前陆盆地
  • 1篇准噶尔盆地

机构

  • 4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化集团...

作者

  • 4篇吴月风
  • 2篇汪玉琴
  • 1篇万桂梅
  • 1篇向湘兴
  • 1篇高祥录
  • 1篇赵文强
  • 1篇何云生
  • 1篇聂小斌
  • 1篇陈丽华
  • 1篇汤良杰
  • 1篇李东文
  • 1篇叶义平
  • 1篇邹鲁新
  • 1篇李永新
  • 1篇李荣华
  • 1篇金文正
  • 1篇李红
  • 1篇张庭辉
  • 1篇杨凤祥
  • 1篇李生青

传媒

  • 1篇世界地质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克拉玛依油田红山嘴砾岩油藏开采方式探讨被引量:7
2008年
红山嘴油田属克拉玛依Ⅱ类砾岩油藏,已有20多年的注水开发历史,虽然采出程度较低,但综合含水率较高,注采矛盾十分突出。针对该油田主力区红48断块克下组油藏,在室内和矿场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对该油藏后期水驱、聚合物驱和深部调驱等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条件下,水驱开发油藏最终采收率可以达到标定采收率;聚合物驱能够实现稳油控水和提高油藏最终采收率,但措施成本高和需要改善配液水质;深部调驱技术虽然在提高采收率方面略次于聚合物驱开发,但能较好地克服聚合物驱所面临的问题。综合分析认为,深部调驱技术是目前条件下改善该油藏开发效果较好的开采方式。
李永新李东文李红汪玉琴吴月风张庭辉
关键词:砾岩油藏深部调驱
弱凝胶调驱技术在红山嘴低渗透油藏的应用
聂小斌邹鲁新汪玉琴叶义平赵文强陈丽华吴月风向湘兴李荣华
该成果针对红山嘴油田储层渗透率低、非均质强的特点,因地制宜开展了大量创新研究工作,在多个研究方向取得突破。认识上的突破:国内首次在低渗透砾岩油藏开展调驱试验并获得成功;调驱体系研究的突破:针对低渗透储层特点开发了中低分子...
关键词: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弱凝胶调驱技术
克拉玛依油田四_2区齐古组储层特征与评价被引量:11
2011年
克拉玛依油田四2区齐古组主要为冲积扇沉积,储层岩石类型以岩屑长石砂岩为主,碎屑成分中杂基、胶结物含量较高,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中等。孔隙类型主要为剩余粒间孔、原生粒间孔和粒内溶孔;储层成岩作用相对较弱,碳酸盐析出是原生孔隙降低的重要因素。喉道以弯片状—片状组合类型为主,可分为4种孔喉类型:粗孔粗喉型、粗孔中喉型、中孔细喉型和细孔细喉型。储层物性为中孔—中渗类型,连通性较好。采用贝叶斯判别分析和Q型聚类分析方法对储层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G22、G23、G33小层中I、II类储层占较大比例,G32小层中IV类储层比例较大,综合分析认为,G22、G23、G33是有利的勘探目的层。
杨凤祥吴月风高祥录何云生
关键词:孔隙结构成岩作用准噶尔盆地
库车前陆盆地与波斯湾盆地盐构造对比研究被引量:13
2006年
通过对库车前陆盆地和波斯湾盆地的盐层发育状况、盐构造特征以及盐构造与油气关系的对比研究,认为盐底辟构造与油气密切相关。库车前陆盆地勘探程度较低,应注重寻找盐底辟构造,以及与其相关的圈闭。库车前陆盆地盐构造的形成机制与波斯湾盆地下法尔斯组/加奇萨兰组相似,与霍尔姆兹组不同。根据波斯湾盆地下法尔斯组/加奇萨兰组盐构造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认为库车前陆盆地南部盐层较厚的地区应加强盐下勘探的力度,寻找盐下圈闭。北部山前盐层欠发育地区应注重寻找盐上圈闭,同时兼顾盐下圈闭。库车前陆盆地具有良好的三叠系和侏罗系烃源岩,应该有很广阔的勘探前景。
万桂梅汤良杰金文正李生青吴月风
关键词:库车前陆盆地盐构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