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泰顺

作品数:142 被引量:662H指数:12
供职机构:深圳市宝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圳市宝安区科技局立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6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2篇流行病
  • 42篇流行病学
  • 25篇疫情
  • 18篇发病
  • 15篇传染
  • 14篇流行病学调查
  • 14篇病毒
  • 14篇传染病
  • 13篇染病
  • 12篇医院感染
  • 12篇病例
  • 11篇手足
  • 11篇手足口
  • 11篇手足口病
  • 11篇流感
  • 11篇流行病学特征
  • 9篇病例对照
  • 8篇发病率
  • 7篇疫苗
  • 7篇接种

机构

  • 119篇深圳市宝安区...
  • 18篇深圳市卫生防...
  • 15篇华中科技大学
  • 11篇深圳市宝安区...
  • 8篇中山大学
  • 8篇深圳市疾病预...
  • 4篇暨南大学
  • 4篇吉林省疾病预...
  • 3篇深圳市龙岗区...
  • 2篇广东药学院
  • 2篇四川大学
  • 2篇宜春学院
  • 2篇深圳市宝安区...
  • 2篇冶金工业部安...
  • 2篇湖北医学院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武警总医院
  • 1篇四川省疾病预...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140篇吴泰顺
  • 71篇马智超
  • 46篇李苑
  • 38篇周小涛
  • 37篇陈兵
  • 31篇朱奕
  • 31篇黄振宇
  • 30篇熊田甜
  • 21篇詹志强
  • 20篇吴礼康
  • 19篇陈亿雄
  • 16篇肖锦晖
  • 13篇钟璋平
  • 13篇聂绍发
  • 12篇黎建明
  • 11篇朱元芳
  • 9篇黎松林
  • 9篇张勤
  • 9篇刘开钳
  • 8篇谭礼萍

传媒

  • 27篇实用预防医学
  • 16篇热带医学杂志
  • 14篇中国热带医学
  • 9篇华南预防医学
  • 6篇中国初级卫生...
  • 6篇现代预防医学
  • 5篇医学理论与实...
  • 4篇中华疾病控制...
  • 3篇职业与健康
  • 3篇预防医学情报...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3篇预防医学论坛
  • 2篇疾病监测
  • 2篇数理医药学杂...
  • 2篇江苏预防医学
  • 2篇疾病预防控制...
  • 2篇2012深圳...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医学信息(医...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17篇2013
  • 15篇2012
  • 15篇2011
  • 7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7篇2007
  • 7篇2006
  • 8篇2005
  • 10篇2004
  • 6篇2003
1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0年深圳市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21
2012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居民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流行状况,为丙型病毒性肝炎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0年在深圳市抽取2个行政区,调查1~59岁各年龄组自然人群共3 771人。并采集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抗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同时,对2005-2010年深圳市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报告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深圳市居民HCV总感染率为0.53%;40岁及以上年龄组抗-HCV阳性率为1.00%,40岁以下年龄组抗-HCV阳性率为0.38%,两组间抗-HC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92,P=0.027);不同职业人群中以农民的抗-HCV阳性率(1.89%)最高;不同文化人群中文盲人群的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率(1.92%)最高,不同文化程度人群抗-HCV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深圳市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逐年上升,新发病例数在2010年首次超过乙型病毒性肝炎,居病毒性肝炎首位。结论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已成为深圳市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加强健康教育是目前预防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措施。
谢旭马汉武路滟方玉金叶晓玲吴泰顺董书贤陈戊申程锦泉
关键词:血清流行病学研究问卷调查
2011年深圳市宝安区7种传染病突发疫情分析
2013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传染病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宝安区2011年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性感冒、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水痘、上呼吸道感染暴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宝安区2011年报告暴发疫情19起,发病281例,暴露人数28 574人,总罹患率为0.99%。1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死亡。暴发疫情涉及病种7种,其中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1起,发病1例;流行性感冒4起,发病48例;风疹2起,发病34例;流行性腮腺炎7起,发病145例;手足口病2起,发病13例;水痘2起,发病26例;上呼吸道感染1起,发病14例。19起暴发疫情中,发生在4月的6起、133例,12月的5起、44例;发生在幼托机构和学校的18起、280例;新安街道发生7起,发病79例。[结论]宝安区2011年发生的暴发疫情,主要是呼吸道传染病,集中在幼托机构和学校。
马智超谢柱显常改凤吴泰顺周小涛陈兵朱奕黄振宇李苑熊田甜李雯钦陈亿雄
关键词:传染病
一起由榕透翅毒蛾幼虫引起皮炎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查明某小学皮炎暴发事件的致病因子、感染途径及危险因素,为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疾病特点制定病例定义,在学校和附近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搜索可疑病例,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病例开展个案调查,对学校内外环境实地调查,利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验证暴露危险因素,现场捕获毒蛾幼虫进行鉴定。结果共发现28例病例,主要临床症状为皮肤瘙痒、斑丘疹。首发病例于4月5日发病,从5月开始,陆续有散在病例出现,5月25日出现21例病例,且均为5年级3班学生和辅导员,之后再无病例出现,流行曲线显示此次暴发为点源暴发的单峰模式。其中学生21人,辅导员6人,清洁工1人;五(3)班15例,罹患率25.42%,一(2)班4例,罹患率6.82%,一(1)班2例,罹患率3.35%,班级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16.09,P<0.01)。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显示搬塑料凳(RR=17.95,95%CI:4.50~70.00)以及树下逗留(RR=+∞,95%CI:3.80~∞)为感染危险因素。经鉴定本次捕获的毒蛾幼虫为榕透翅毒蛾幼虫。结论本次皮炎爆发疫情为病人接触到凳子上及散落的毒蛾幼虫刚毛所致。
陈兵熊新平李苑吴泰顺马智超
关键词:回顾性队列研究流行病学调查
内科医院感染状况及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 了解内科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分布 ,并分析其危险因素。 方法 对 1787例内科住院病人的病历资料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并对查出的医院感染患者进行 1∶ 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结果 医院感染率为 4 .0 9% ;感染部位构成为呼吸道 4 5 .5 2 % ,伤口 15 .86 % ,消化道 12 .4 1% ;病原菌送检率为 2 4 .6 6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内科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泌尿道插管、基础疾病严重程度。 结论 内科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科室 ,应针对本科室的主要危险因素加强医院感染的控制。另外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高 。
吴泰顺黎松林钟璋平马智超肖锦晖聂绍发谭礼萍
关键词:医院感染病例对照
深圳市宝安区医院感染状况调查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了解掌握宝安区医院感染状况 ,为制定医院感染防制对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用系统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宝安区 5所综合医院 2 0 0 1年出院病人的住院病历作回顾性调查 ,并作描述性研究。 结果 共调查1172 7份病历 ,发现 4 0 3例医院感染病例 ,医院感染率为 3.4 4 % ,感染科室以外科最高 (4.2 8% ) ;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 5 2 .0 3% ) ;不同年龄组感染率以 1岁以下年龄组最高 (8.73% ) ;不同性别医院感染以男性较高 (3.90 % ) ;各季节感染率以第二季度较高 (3.85 % ) ;医院感染平均漏报率为 2 6 .5 5 %。 结论 宝安区医院的医院感染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
吴泰顺聂绍发马智超肖锦晖钟璋平谭礼萍
关键词:医院感染
深圳市一起学校水痘暴发疫情的调查分析
2022年
目的对深圳市一起学校水痘暴发疫情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了解疫情暴发的传播因素和水痘疫苗接种情况,为水痘疫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自行设计的问卷和电话访谈,对病例和病例关联的校内外学生、老师、家属和邻居等进行回顾性调查,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和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疫情暴发的传播因素和水痘疫苗接种情况。结果深圳市一起学校水痘暴发疫情共报告7例病例,均为A小学一(5)班学生,班级罹患率为14.58%(7/48),其中男、女生罹患率分别为17.24%(5/29)、10.53%(2/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s精确检验,P>0.05);病例临床症状均为出疹,传染源来自家庭,在班级内接触导致第二代病例发病高峰;接种不同剂次水痘疫苗的病例罹患率随接种剂次增加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19,P<0.05),其中接种1剂次罹患风险是接种2剂次的4.9倍(95%CI:1.6~14.9)。结论该事件为深圳市一起学校班级内接触传播的水痘暴发疫情,2剂次水痘疫苗接种能够降低水痘传播风险,减少学校水痘暴发疫情的病例数,从而避免公共卫生问题的产生。
彭清琴谢旭吴泰顺吴晓亮夏天龙夏天龙
关键词:水痘暴发疫情流行病学免疫接种罹患率
深圳市宝安区职业病发病情况及其防制措施探讨被引量:5
2001年
吴泰顺吴礼康温寿添钟静骆小英
关键词:职业病发病情况防制措施
2006~2009年深圳市宝安区传染病爆发疫情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掌握宝安区传染病爆发疫情的发生及其规律,评价传染病防治效果,分析流行因素及探讨新形势下的防治策略。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宝安区2006~2009年传染病爆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06~2009年共爆发疫情155起,发病13 565人(男8 547人,女5 018人),总罹患率为2.80%;涉及病种10种;疫情中最主要为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分别占爆发疫情总数的78.71%和20.0%;疫情涉及8个街道,其中以新安、西乡、观澜为多,分别占爆发总数的27.21%、20.41%、13.61%;疫情主要发生在3~6月,以及9~11月,而7~8月、12月至次年2月发生较少;发病单位主要集中在学校和工厂,分别占爆发总数的82.6%和12.3%。疫情以儿童、青年发病为主,所有病人中工人占80.2%,学生占17.7%,幼儿占1.1%,幼儿的罹患率最高为13.85%,学生和工人的罹患率次之,分别为5.09%、2.50%。结论学生及流动人口是宝安区传染病爆发的主要人群,加强疫情监测及宣传教育是防制重点。
陈兵吴泰顺马智超周小涛李苑陈亿雄
关键词:传染病
深圳市宝安区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相关因素多元回归分析
2011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罹患率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09年12月深圳市宝安区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暴发疫情及流行相关因素。结果 2006年1月~2009年12月深圳市宝安区共发生77起流感暴发疫情,平均罹患率为4.48%,罹患率有逐年下降趋势;病例主要分布于6~19岁的人群,多发于3~6月和9~11月,87.01%(67/77)发生在学校。甲型流感阳性率为34.77%(129/371),乙型阳性率为20.75%(77/371)。以罹患率Y为应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有3个因素(疫情持续时间X4、首次报告发病人数X5、暴露人数X6)进入方程。结论宝安区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防控重点对象是中小学生,应加强在校学生流感样病例的监测,以降低暴发疫情的发生概率。疫情发生单位应该尽早报告疫情,以便迅速采取综合控制措施,控制效果才更好。
李苑刘开钳吴泰顺何林郭永乐
关键词:流感样病例罹患率
深圳市宝安区某电子厂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病学调查
2012年8月24日宝安区CDC接到报告,8月20-22日某电子厂出现多例以腹泻、腹痛、呕吐、发热为主要症状的病例,疑似为食物中毒暴发事件。为查找事件发生原因,控制事件发展,宝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
郑庆鸣曾华堂吴泰顺
文献传递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