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洁
-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4
-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预充回流试验法预防硬膜外局麻药毒性反应与提高阻滞成功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 观察探讨预充回流试验法用于预防硬膜外局麻药毒性反应与提高硬膜外阻滞成功率的可行性.方法 择期硬膜外麻醉手术患者2 000例,所有患者均左侧卧位,采用直入法穿刺进针,以气泡压缩法确认进入硬膜外腔后,硬膜外腔内留置导管5 cm,导管末端连接装有盐水的玻璃注射器.对照1 ml/2 s的推注力度,测试导管阻力,同时硬膜外腔内导管退至3 cm.回抽玻璃注射器无脑脊液或血液,即硬膜外腔预充注入生理盐水3 ml,观察1 min玻璃注射器内有无问流液.观察回流液性状(-清;+微红;++显红;+++深红;++++血性)5 min,回流液性状为(+++)以下,给予试验量、维持量完成手术.观察记录麻醉全程回流液性状,麻醉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预充回流液与麻醉效果存在相关关系.1例患者手术开始42 min发现回流液为血液,停止硬膜外注药,有效避免了局麻药毒性反应.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神经、脊髓损伤,有1例患者术毕回流液为血液.结论 预充回流试验法可作为硬膜外麻醉成功的可靠指征,有效避免局麻药毒性反应,及时监测、处理硬膜外血肿的发生.
- 龚玉华石海霞吴洁韩志强陈冬梅胡雅娟武丽芳辛学东
- 关键词:硬膜外腔
- 开胸手术病人围拔管期持续输注瑞芬太尼的效果
- 2009年
- 丁翠霞吴洁郭占林
- 关键词:二异丙酚哌啶类
- 压力波形联合回流液相指导各节段硬膜外定位的效果被引量:5
- 2010年
- 硬膜外穿刺技术是麻醉与镇痛的重要手段,而临床上硬膜外穿刺置管仍普遍采用盲探性操作方法,依靠主观经验评判。即使采用硬膜外穿刺置管定位的辅助方法如超声、硬膜外造影等,临床实用性也较差。本研究拟评价硬膜外穿刺过程中压力波形联合回流液相指导各节段硬膜外定位的效果,为建立可靠、易行的辅助方法提供参考。
- 龚玉华吴洁石海霞钟海燕李利彪拉布旦白拉寿琼华
- 关键词:硬膜外穿刺置管节段液相硬膜外造影穿刺技术
- 甲状腺手术持续输注瑞芬太尼联合颈丛阻滞的效果被引量:5
- 2009年
- 丁翠霞吴洁张瑞明
- 关键词:哌啶类甲状腺手术
- 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中异丙酚、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观察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比较异丙酚、瑞芬太尼与氯胺酮、芬太尼在小儿扁桃体摘除术中对血压、心率变化和术后恢复的影响。方珐:择期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4JD例,随机分为两组(R和F组)。R组基础麻醉静注异丙酚O.5~1m∥妇,诱导:瑞芬太尼2ug/kg,维库溴铵0.1mg/k,异丙酚1~2mg/kg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维持PetCO235~45mmHg;麻醉维持:静脉泵注瑞芬太尼10-20ug/kg/h,异丙酚5~10mg/kg/h。F组基础麻醉肌注氯胺酮5mg/kg,诱导:芬太尼2ug/k,余同R组。观察入室后(T0)、诱导后(T1)、插管后(T2)、手术开始时(T3)、术毕(T4)、拔管时(L)血压心率变化及停药至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结果:R组入室后心率、血压较F组高,两组均未有呼吸抑制。诱导后R组心率较F组降低明显(P〈0.01),插管后R组心率、血压较F组低(P〈0.05),其余各时点血压、心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停止麻醉药至患儿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意识恢复耐间R组早于F组(P〈0.01)。结论:异丙酚、瑞芬太尼较氯胺酮、芬太尼在小儿扁桃体摘除术中麻醉平稳,麻醉深度可控性强。术后呼吸、意识恢复迅速完善。
- 解雅英吴洁吴莉于建设
- 关键词:异丙酚瑞芬太尼氯胺酮芬太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