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玟静
-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蛤蜊壳羟基磷灰石的制备及对Pb^(2+)的吸附性能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蛤蜊壳羟基磷灰石(HA)对铅的吸附性能。方法:以废弃蛤蜊壳为原料,在常温下运用沉淀法制备羟基磷灰石,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红外光谱(FTIR)表征产物的晶相组成、形貌及化学组成等,并采用模拟Pb2+溶液,考察时间、pH值、温度及初始Pb2+质量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从动力学和热力学角度探讨其吸附规律。结果:在pH3.0时,吸附效果最好,酸性环境有利于吸附,随着pH值的增大吸附容量逐渐降低;反应30min时基本达到吸附平衡;吸附容量随着初始溶液Pb2+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高温有利于吸附反应的进行。结论:以蛤蜊壳为原料制备的羟基磷灰石对Pb2+有良好吸附效果,其吸附规律可以用Langmuir吸附模型描述,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是一个自发的吸热反应。
- 金科李振兴吴玟静林洪
-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PB2+
- 青岛地区常见鱼类过敏原的鉴定及其交叉反应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选择青岛地区喜食的阿拉斯加狭鳕、蓝点马鲛、大黄鱼、真鲷、鲑、大菱鲆、鲤等7种鱼为研究对象,利用鱼类过敏患者血清,通过SDS-PAGE及免疫印迹方法对每种鱼的过敏原蛋白进行鉴定。利用兔抗鲅鱼小清蛋白多克隆抗体,通过间接ELISA和抑制性ELISA等对7种鱼的小清蛋白之间的交叉反应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青岛地区居民鱼类过敏原主要为48~57、33~41、28及17 ku的蛋白,和传统公认的小清蛋白为主要过敏原的共识不同。而针对小清蛋白的交叉反应研究也表明,不同鱼类蛋白之间存在强烈的交叉反应。因此,虽然鱼类过敏原可能不同,但如果对以上7种鱼中的一种鱼过敏,最好不要食用其他任何一种鱼。
- 吴玟静李振兴金科郑礼娜王邦平林洪
- 基于点印迹的水产品过敏原检验方法的研究
- 食品过敏已引起了全球多个国际组织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但食物过敏原的诊断仍然是个挑战。由于体内实验的安全性问题,体外实验检验食物过敏原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已有很多体外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设备及试剂盒被广泛应用,以Im...
- 吴玟静
- 关键词:水产食品食物过敏原食品安全
- 热蒸加工对大菱鲆过敏原免疫原性的影响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研究热蒸加工方式对大菱鲆(Scophthatmus maximus)过敏原免疫原性的影响。方法利用热蒸处理对大菱鲆鱼肉进行了不同时间的加工,利用SDS-PAGE测定大菱鲆蛋白质组分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并采用免疫印迹和间接ELISA分析热蒸加工对过敏原免疫原性的影响。结果大菱鲆经过热蒸加工后,其肌肉组分中分子量在40~65kDa的蛋白有很大程度地降解,而分子量在10~12kDa的蛋白组分有增加的现象。免疫印迹的结果表明热蒸后的大菱鲆蛋白质组分与血清IgE特异性结合的能力减弱,但与兔源小清蛋白抗体有强烈地反应,特别是在分子量18kDa的位置出现了一条能够与人血清IgE结合的蛋白质,有可能是新的过敏原组分。结论热蒸加工可以降低大菱鲆过敏原的免疫活性,但在加工过程中可能有新的过敏原条带产生,在进行过敏原检测时有必要考虑加工方式对过敏原结构和活性的影响,以便得到更可靠的结果 。
- 李振兴黄榕芳吴玟静林洪
- 关键词:大菱鲆免疫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