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西钊

作品数:18 被引量:77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细胞
  • 4篇基因
  • 3篇蛋白
  • 3篇肉瘤
  • 3篇临床病理
  • 3篇病理
  • 2篇凋亡
  • 2篇幽门螺
  • 2篇幽门螺杆菌
  • 2篇增殖
  • 2篇粘液
  • 2篇人乳
  • 2篇人乳头瘤
  • 2篇人乳头瘤病毒
  • 2篇乳头
  • 2篇乳头瘤
  • 2篇乳头瘤病毒
  • 2篇临床病理观察
  • 2篇淋巴
  • 2篇螺杆菌

机构

  • 18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河北北方学院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18篇吴西钊
  • 17篇程波
  • 17篇孙锁柱
  • 11篇刘珊
  • 10篇权兰菊
  • 7篇石建玲
  • 7篇丁姗姗
  • 6篇许琳
  • 5篇章方莉
  • 3篇丁珊珊
  • 3篇武迪
  • 3篇段恋
  • 2篇王新允
  • 2篇王平
  • 1篇邹万忠
  • 1篇周艳敏

传媒

  • 6篇诊断病理学杂...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第十四届全军...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年份

  • 5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8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尿酸性肾病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增殖、表型转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关系被引量:5
2008年
采用腺嘌呤灌胃法建立了大鼠实验性尿酸肾病动物模型,应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检测了6例正常及30例模型大鼠肾组织肾小管凋亡、增殖、表型转化现象及促纤维化细胞因子TGF-β1蛋白及基因表达状况.研究发现:尿酸性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肾小管上皮细胞存在明显的凋亡、增殖及表型转化现象.伴随着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形成,损伤肾小管凋亡、增殖、表型转化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呈增高趋势,且阳性表达细胞分布趋势一致:多位于尿酸盐沉积处损伤及再生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见凋亡、增殖、表型转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在肾小管上皮细胞间伴随发生的现象.在病变晚期,肾小管明显萎缩及扩张,肾间质异物肉芽肿形成及弥漫纤维化,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增殖、表型转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数量随残存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减少而呈下降趋势,但仍可见凋亡、增殖、表型转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在肾小管上皮细胞间伴随发生的现象.这些结果均表明尿酸性肾病致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增殖、表型转化是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重要病理变化形式,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增殖,完成损伤肾小管的再生;通过细胞凋亡,清除坏死细胞并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过度增殖;增殖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表型转化及TGFβ1表达,成为细胞外基质和促纤维化细胞因子的重要来源细胞,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中发挥了核心作用.
孙锁柱程波吴西钊周艳敏邹万忠
关键词:尿酸性肾病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凋亡增殖表型转化转化生长因子Β1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及鳞状细胞癌组织cyclin D1表达特征及其与HPV16 E7表达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cyclinD1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HPV16E7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SiHa、Hcc94细胞均为宫颈上皮来源的鳞癌细胞,其中Hcc94细胞的E6/E7基因缺失。采用即时荧光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yclinD1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逆转录PCR(RT—PCR)、Westernblot、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yclinD1在不同E7表达状态的鳞状细胞癌细胞系的表达情况;设计靶向HPV16E7基因启动子区的siRNA序列,构建质粒转染SiHa细胞,筛选稳定沉默E7基因的细胞系命名为cm-16细胞株;将空质粒转染SiHa细胞,获得空质粒细胞系命名为B3细胞株。用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E7沉默cm-16细胞cyclinD1基因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cyclinD1仅在正常宫颈鳞状上皮副基底细胞中表达,在CIN1、CIN2、CIN3表达降低,在HPV阳性的宫颈鳞状细胞癌中阴性或少量点灶状表达;cyclinD1在E7阳性SiHa细胞中的表达水平较cm-16及Hcc94细胞减低(均P〈0.05)。结论E7高表达的子宫颈癌组织及细胞中cyclinDI低表达,HPVE7基因抑制子宫颈癌cyclinD1表达。
王平刘珊程波吴西钊丁姗姗武迪许琳石建玲段恋孙锁柱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16细胞周期蛋白D
直肠黑变病伴腺癌、腺瘤一例
章方莉程波刘珊王福翔丁珊珊吴西钊石建玲权兰菊孙锁柱
结外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伴骨髓浸润临床病理观察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脾脏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的诊断要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脾脏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进行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染色,并随访。结果:肿瘤原发于脾脏并累及骨髓,于确诊4月后死亡。镜检:肿瘤组织呈席纹状、旋涡状或杂乱排列,...
刘珊程波王福翔章方莉吴西钊权兰菊丁姗姗孙锁柱
关键词: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脾脏骨髓
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在宫颈鳞癌及癌前病变的分布规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13年
为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基因分型在宫颈鳞癌及癌前病变中的分布规律及其与宫颈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应用PCR-反向点杂交技术对109例宫颈病变患者(宫颈鳞癌40例、CIN69例)进行HPV感染基因分型测定.结果显示,109例标本中HPV阳性检出率为100%,最常见HPV基因型为HPV16型;随着病变程度增加HPV单一感染比例逐渐升高,多重感染比例逐渐下降,单一感染以高危型HPV16型感染为主;HPV16型在CINⅠ、CINⅡ、CINⅢ、SCC中阳性率分别为30.77%(8/26)、59.09%(13/22)、90.48%(19/21)、90%(36/40),阳性率呈依次上升趋势.宫颈鳞癌及癌前病变与HPV感染直接相关,宫颈癌癌前病变是高、低危HPV共同作用的结果;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高级别子宫病变及癌变发生的必要条件;HPV16型病毒感染是国人子宫颈鳞癌形成的主要原因.
武迪程波刘珊吴西钊许琳石建玲孙锁柱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宫颈鳞癌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其受体在肺癌中表达的定量研究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及其受体(uPAR)在人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1例肺癌组织及7例正常肺组织中uPA、uPAR的表达情况,利用CMIAS2000型多功能真彩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量计算各病例中uPA、uPAR蛋白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AOD)和积分光密度(IOD)。结果 uPA、uPAR在肺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高于正常肺组织,二者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表达强于小细胞肺癌(SCLC)但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二者在不同组织学类型、不同分期肺癌中的表达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uPAR与肺癌分级呈显著正相关;uPA、uPAR与肺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与合并分期显著正相关;二者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 uPA、uPAR参与肺癌侵袭转移,且二者具有协同作用。
程波孙锁柱权兰菊吴西钊王新允
关键词:肺癌免疫组织化学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光密度测定法
胃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病理变化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3
2015年
目的研究胃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的组织类型、炎症活动程度、淋巴滤泡形成、肠化等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12年至2013年期间行胃镜检查的435例患者标本制成石蜡切片,显微镜下观察慢性胃炎的组织类型、炎症活动度、固有层淋巴滤泡形成、肠化等病理变化,同时提取DNA,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有无HP感染。结果 435例患者标本中,HP阳性为137例,阳性率为31.5%;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HP阳性率为40.5%,明显高于HP阳性率为19.1%的慢性浅表性胃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率随炎症活动度无、轻度、中度、重度依次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固有层淋巴滤泡形成时HP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滤泡形成的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上皮化生的有无与HP感染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HP的感染与慢性胃炎的组织类型、炎症活动程度、淋巴滤泡形成等病理变化存在相关关系,当存在上述病理改变时,应高度警惕HP感染,及时进行检测和治疗。
石建玲段恋程波刘珊吴西钊章方莉权兰菊孙锁柱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慢性胃炎淋巴滤泡形成肠化
老年性EB病毒阳性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被引量:7
2013年
患者男性,75岁,发现全身多处浅表淋巴结肿大半年余。查体:颌下、锁骨上,双侧腋窝下及左腹股沟可触及数个肿大淋巴结,最大者2cm×3cm,活动度可,无发红、触痛。行左锁骨上淋巴结活检。
程波孙锁柱丁姗姗刘珊吴西钊
关键词:B细胞性淋巴瘤EB病毒老年
伴明显髓外造血的脾窦岸细胞血管瘤1例报道被引量:1
2013年
脾窦岸细胞血管瘤是一种认识不久的少见脾血管性肿瘤。自1991年Falk等首先报道以来,国内外共报道50余例。我们于外检中发现1例伴明显髓外造血的脾窦岸细胞血管瘤,现结合文献进行探讨。
程波丁姗姗刘珊吴西钊权兰菊孙锁柱
关键词:髓外造血血管瘤
基于TaqMan探针的幽门螺杆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基于TaqMan探针的幽门螺杆菌23SrDNA基因片段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的有效方法。方法根据幽门螺杆菌23SrDNA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构建质粒标准品,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体系并进行方法学评价,并对2012年5月至10月收集的100份临床样本进行检测同时应用免疫组化及银染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建立了检测23SrDNA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107-102copies/ul范围内均有"S"型扩增曲线,最低检测浓度为102copies/ul,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1。对临床其它消化道病原体不出现特异性的扩增曲线。对100份样本进行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能检出31份阳性,而免疫组化方法能检出25份阳性,银染方法能检出28份阳性。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可成功检测幽门螺杆菌,且该方法具有灵敏度和特异性高及重复性好等优点。
石建玲程波刘珊吴西钊权兰菊丁姗姗孙锁柱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实时荧光定量PCR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