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1篇蛋白原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凝血
  • 1篇血浆
  • 1篇血浆D-二聚...
  • 1篇孕妇
  • 1篇支睾吸虫病
  • 1篇嗜酸
  • 1篇嗜酸性
  • 1篇嗜酸性粒细胞
  • 1篇嗜酸性粒细胞...
  • 1篇受试者
  • 1篇受试者工作特...
  • 1篇凝血
  • 1篇球蛋白
  • 1篇吸虫
  • 1篇吸虫病
  • 1篇细胞
  • 1篇细胞计数

机构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刘春林
  • 2篇吴贻敬
  • 1篇吴小洋
  • 1篇谢生富
  • 1篇区云枝
  • 1篇赖必发
  • 1篇杨桂琼

传媒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2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血浆D-二聚体在临产孕妇分娩前后及分娩方式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评价孕妇分娩前后以及分娩方式体内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84例临产孕妇和非孕健康对照组40例,将临产孕妇分成自然分娩组(n=83),剖宫产组(n=101);采用酶免荧光法和凝固法检测孕妇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评价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的相关性,并随访其妊娠结局,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追踪。结果剖宫产组年龄、孕龄、住院天数明显大于自然分娩组;所有孕妇体内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孕妇产后D-二聚体水平高于分娩前,而且剖宫产组产后第1天D-二聚体水平也显著高于自然分娩组产后第1天(P<0.01);临产孕妇中共有5例发生产后DIC,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无相关性(P>0.05)。结论妊娠妇女机体处于高凝状态,体内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非孕健康人群,然而对于高危人群应该动态监测D-二聚体水平,降低血栓事件的发生。
杨桂琼赖必发刘春林吴贻敬
关键词:孕妇分娩纤维蛋白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免疫球蛋白E测定筛查华支睾吸虫病的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评价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与免疫球蛋白E(IgE)在华支睾吸虫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为筛查华支睾吸虫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共有66例华支睾吸虫感染者与53例健康对照者入选,检测血清IgE水平、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量(Hb)、Eos,通过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华支睾吸虫病诊断的统计模型,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价统计模型的诊断效能和临界值。结果 Eos与IgE华支睾吸虫感染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WBC与H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os和IgE联合诊断华支睾吸虫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4,明显高于IgE的0.814和Eos的0.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回归方程P=1/[1+e-(-2.374+6.062Eos+0.006IgE)],当临界值为0.16,其诊断华支睾吸虫病的敏感度为100.0%,特异性为30.2%,阳性预测值为64.1%,阴性预测值为100.0%。结论联合Eos和IgE检测有助于提高华支睾吸虫病的诊断效能,明显优于单一指标的检测,而且可以排除部分真阴性标本,对降低劳动力、节约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区云枝刘春林谢生富吴小洋吴贻敬
关键词:嗜酸性粒细胞免疫球蛋白E华支睾吸虫病LOGISTIC模型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