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昭雄

作品数:8 被引量:53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通气
  • 2篇重症
  • 2篇机械通气
  • 1篇胆红素
  • 1篇休克
  • 1篇休克患者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血清
  • 1篇血小板
  • 1篇血性
  • 1篇应激反应
  • 1篇肉毒碱
  • 1篇伤患者
  • 1篇失血
  • 1篇失血性
  • 1篇失血性休克
  • 1篇随机对照研究
  • 1篇全身性
  • 1篇全身性感染

机构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广东省农垦中...
  • 3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东莞东华医院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香港大学深圳...

作者

  • 8篇周昭雄
  • 3篇莫建伟
  • 2篇刘滨
  • 2篇邹宇君
  • 1篇曾潍贤
  • 1篇陈敏英
  • 1篇李恒
  • 1篇李健球
  • 1篇管向东
  • 1篇陈娟
  • 1篇崔云云
  • 1篇陈后旺
  • 1篇伍春燕
  • 1篇陈传希
  • 1篇欧阳彬
  • 1篇刘玉兰
  • 1篇邱春芳
  • 1篇张庆光
  • 1篇钟华
  • 1篇刘玉兰

传媒

  • 2篇吉林医学
  • 2篇岭南急诊医学...
  • 2篇中华危重病急...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重症患者血清肉毒碱缺乏相关因素及其对住院时间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探讨重症患者血清肉毒碱缺乏的相关因素及其对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9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12分的重症患者,测定入院时血清肉毒碱浓度和器官功能等指标,记录5 d内肠内营养耐受情况、总住院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院内病死率,分析其对血清肉毒碱浓度的影响及相关性。结果 共入选30例重症患者,入院时血清肉毒碱浓度下降至(8.92±5.05)μmol/L(正常参考值43.5μmol/L)。入院时APACHEⅡ评分>23分者(7例)血清肉毒碱较APACHEⅡ评分12~23分者(23例)明显降低(μmol/L:5.33±1.72比10.02±5.24,t=2.300,P=0.001),血清总胆红素(TBil)>19μmol/L者(9例)血清肉毒碱较TBil≤19μmol/L者(21例)明显降低(μmol/L:5.54±2.70比9.84±5.08,t=2.750,P=0.014);血清肉毒碱浓度与APACHEⅡ评分、血清TBil呈明显负相关(r=-0.387,P=0.035;r=-0.346,P=0.048)。5 d观察期内,肠内喂养总量为(5134±1173)mL,血清肉毒碱浓度与肠内喂养总量呈明显正相关(r=0.430, P=0.022)。30例患者中,腹胀发生率为40.0%(12/30),腹胀组血清肉毒碱浓度较非腹胀组稍低(μmol/L:7.83±4.98比9.12±5.35,t=0.707,P=0.383);腹泻发生率为26.7%(8/30),腹泻组血清肉毒碱浓度较非腹泻组稍低(μmol/L:8.27±5.78比9.73±4.78,t=0.607,P=0.576)。总住院时间为(34.72±16.66)d,住院时间≥45 d者(8例)血清肉毒碱浓度较<45 d者(22例)明显降低(μmol/L:5.71±3.23比9.95±5.26,t=1.627,P=0.020);但血清肉毒碱浓度与总住院时间无相关性(r=-0.165,P=0.385)。ICU住院时间为(18.60±10.72)d, ICU住院时间>7 d者(27例)血清肉毒碱浓度较≤7 d者(3例)�
周昭雄邱春芳陈传希王陆豪陈娟陈敏英管向东欧阳彬
关键词:重症病情严重程度总胆红素住院时间
P-POSSUM评分系统对外科重症患者术后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改良POSSUM评分系统对外科重症患者术后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入住重症医学科的79例外科重症患者进行分析,按照术后28天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n=62)和预后不良组(n=17)。分析两组改良POSUUM评分系统、CCI、APACHE Ⅱ评分。结果:预后良好组改良POSUUM评分系统、CCI、APACHE Ⅱ评分均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P-PSOUUM评分系统、CCI、APACHE Ⅱ评分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9(95%CI:0.778-0.939)、0.806(95%CI:0.675-0.938)、0.818(95%CI:0.715-0.921)。P-PSOUUM评分系统和APACHE Ⅱ评分分别取35.5和11.5为最佳临界值时,序列试验的诊断效能优于平行试验。结论:P-PSOUUM评分系统和APACHE Ⅱ评分进行序列试验可以提高预测外科重症患者术后不良事件的特异度。
周昭雄李恒李翠玲罗金海吕荣贵田金飞刘勇
关键词:外科重症
创伤患者血小板红细胞输注比例对死亡影响的META分析
2016年
目的:对创伤患者血小板与红细胞比例对死亡率的影响进行META分析,确定创伤患者血小板的最佳比例。方法:检索1998年1月-2015年6月PUBMED,Cochrane Library,RCT注册网站关于创伤患者血小板与红细胞比例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的期刊文献,观察对象≥16周岁。涉及遗传性凝血因子缺陷或其他血液病问题的文章被排除。采用STATA12.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篇RCT论文纳入研究,856例病例。实施高血小板红细胞输血策略的患者为430例。高血小板红细胞输注比例对24 h和28 d死亡率无影响(24h RR 1.00,[95%CI,0.48 to 2.07),28d(RR 1.45,[95%CI,0.67 to 3.10)。结论 :高血小板红细胞输注增加24h止血率,但对24h和28d死亡率较常规输血策略无显著改变。
刘勇叶华田金飞李翠玲罗金海周昭雄曾潍贤
关键词:创伤META分析
控制性机械通气联合大剂量纳洛酮治疗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控制性机械通气联合大剂量纳洛酮治疗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2011年我院收治的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仅在呼吸困难时应用机械通气来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使用控制性机械通气的基础上加用大剂量纳洛酮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命体征、血糖、血乳酸等血液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效果、生命体征、血糖值、血乳酸等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控制性机械通气联合大剂量纳洛酮可有效治疗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改善其生命体征,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刘滨莫建伟伍春燕周昭雄邹宇君
关键词: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机械通气大剂量纳洛酮
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在失血性休克患者容量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 CO2)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容量监测的指导价值。方法收集失血性休克患者19例,均留置PICCO监测导管和中心静脉导管。分别于入组时和入组后6 h记录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 O2)、血乳酸和Pcv-a CO2,计算血乳酸清除率。根据PICCO监测数据判断液体复苏是否充分。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确定Pcv-a CO2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容量状态的预测价值。结果入组时与入组后6 h心率、平均动脉压、Scv O2、血乳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时与入组后Pcv-a 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时和入组后6 h Pcv-a CO2预测复苏不足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2、0.958。入组时Pcv-a CO2临界值取4.5时,敏感度100%,特异度83.3%。入组后6 h Pcv-a CO2临界值取5.5时,敏感度85.7%,特异度91.7%。结论 Pcv-a CO2对失血性患者复苏不足的预测价值优于Scv O2和乳酸清除率。复苏开始时Pcv-a CO2大于4.5 mm Hg或复苏后6 h Pcv-a CO2大于5.5 mm Hg均提示复苏不足。
周昭雄刘玉兰张庆光钟华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
白细胞计数及降钙素原与全身性感染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确定全身性感染患者的传统炎性指标白细胞计数与降钙素原(PCT)的相关关系。方法:共有64例患者入选,临床发生全身性感染或全身性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后24 h内测定血清PCT、IL-6同时记录白细胞计数。结果:PCT与血清IL-6水平密切相关。PCT对IL-6水平的预测能力强于白细胞计数。结论:与白细胞计数相比,PCT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促炎性因子的升高情况,两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周昭雄刘玉兰莫建伟
关键词: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全身性感染
镇静治疗ICU危重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究镇静治疗ICU危重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ICU危重患者80例,进入ICU病房后所有患者均焦虑烦躁,给予镇静治疗,随机平均分为咪唑地西泮组和丙泊酚组。咪唑地西泮组给予咪唑地西泮联合芬太尼给药;丙泊酚组给予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给药。采用Ramsay镇静评分标准给予评分。结果:与镇静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2 h、24 h血糖(Glu)、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浓度、血清皮质醇(Cor)均明显下降,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镇静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2 h、24 h,胃液pH值均明显增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危重患者行镇静治疗,会明显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可以有效预防患者可能出现的一些危急情况,使患者轻松、安全地度过危险期。
刘滨莫建伟崔云云邹宇君周昭雄
关键词:ICU危重患者应激反应
跨肺压指导下机械通气对ARDS患者呼吸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一项前瞻胜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26
2017年
目的探讨跨肺压(Ptp)指导下机械通气(MV)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呼吸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寻找更优化的Ptp。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RCT)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6年8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深圳沙井医院重症医学科(ICU)和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急诊重症加强治疗病房(EICU)收治的需MV的ARD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再根据Ptp不同设定分为10、15、20cmH2O(1cmH2O=0.098kPa)3个亚组。各组患者均按ARDS国际指南标准进行治疗;对照组MV策略参照ARDS协作网(ARDSNet)意见执行;观察组则采用不同Ptp指导下的MV策略。监测各组患者设定不同Ptp后通气1、24、48h的呼吸功能指标,采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技术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记录各组患者MV时间、ICU住院时间和28d病死率。结果共67例ARDS患者进入研究,其中2例于48h内死亡、1例失访,最终64例纳入分析,其中观察组43例、对照组21例,两组性别构成、年龄、入院4h内氧合指数(PaO2/FiO2)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等一般资料均衡,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通气各时间点呼吸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变化;但观察组随通气时间延长,呼吸功能明显改善,并随Ptp升高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逐渐增大。与对照组比较,Ptp20cmH2O组设定Ptp后通气48h呼吸功能明显改善,PaO2/Fi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气末正压(PEEP)、气道平台压(Pplat)和肺顺应性(Cst)均明显升高[PaO2/FiO2(mmHg,1mmHg=0.133kPa):220.9±30.8比178.5±42.9,PaCO2(mmHg):55.1±7.6比38.6±4.8,PEEP(cmH2O):24.7±4.8比6.6±2.2,Pplat(cmH2O):34.4±3.7比20.7±3.5,Cst(mL/cmH2O):23.8±3.6比13.1±4.6;均P〈0.05],血�
李健球罗志辉李晓雷黄忠毅韩婕李子锋周昭雄陈后旺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血流动力学机械通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