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彬
- 作品数:6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仙灵骨葆对骨质疏松大鼠OPG/RANK/RANKL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2年
- 目的:观察仙灵骨葆治疗骨质疏松模型大鼠后,对大鼠体内OPG/RANKL/RANK表达的影响。方法:卵巢摘除法建立SD大鼠骨质疏松模型,设立假手术组、对照组(单纯去卵巢组)、雌激素组(给予17β-雌二醇)和治疗组(给予仙灵骨葆)。术后1周开始给药,给药12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股骨骨密度,ELISA法检测血清中OPG/RANKL含量,RT-PCR检测骨组织中OPG/RANK/RAN-KL 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骨组织中RANK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大鼠骨密度显著低于假手术组;治疗组和雌激素组大鼠O-PG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RANK及RANKL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卵巢摘除法成功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仙灵骨葆可促进骨质疏松大鼠OPG的表达,并抑制RANK及RANKL的表达,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有治疗作用。
- 冯建书付强闫世杰张乐明王江泳周晓彬王海涛
- 关键词:骨质疏松仙灵骨葆OPGRANKRANKL
- Ⅰ期有限内固定联合VSD技术治疗严重开放性跟骨骨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Ⅰ期有限内固定结合负压封闭引流( VSD )技术治疗严重开放性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骨科收治的重度开放性跟骨骨折患者27例,其中男21例,女6例;年龄24~55岁,平均年龄(34×4±4.8)岁;单足损伤者16例,双足损伤者11例;均使用Ⅰ期复位有限内固定结合VSD技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伤口愈合情况,跟骨高度、宽度、B?ihler角、Gissane角的恢复情况及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进行综合评分。结果38例开放骨折均未出现严重感染及慢性骨髓炎,其中2例术后首次去除VSD后出现浅表感染、局部皮肤坏死,经再次清创后更换负压吸引游离皮片移植覆盖创面愈合。15例足经7~10 d负压吸引去除VSD后,创面新鲜,肉芽组织填充满意,经换药治疗后瘢痕愈合。13例足去除VSD后因创面较大再次更换VSD1~2期后肉芽充分填充满意,行植皮术或换药后瘢痕愈合,25~41 d伤口痊愈。8例足去除VSD后因软组织缺损跟骨骨外露用小腿腓肠肌皮瓣覆盖创面,14~22 d愈合,3例足术后1~2年因行走疼痛最终行跟距关节融合术,5例足部分克氏针松动后自行脱落,其余30例足均于伤后6周~4个月愈合后拔除克氏针。此外,38例足没有截肢病例;跟骨高度、宽度、B?hler 角和Gissane角均有较术前明显改善,其中28例足恢复满意,5例恢复欠佳。术后1年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13例为优,10例为良,8例为可,7例为差。结论Ⅰ期有限内固定结合负压封闭引流( VSD)技术治疗开放性跟骨骨折并发症少,预后良好,对早期治疗重度开放性跟骨骨折提供一条可行的方法。
- 周晓彬周文琦张华付强张乐明侯熙智武永富冯建书
- 关键词:跟骨骨折
- 两种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研究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比较采用T形钢板内固定和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这两种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3月至2011年12月间的7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并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41例患者进行T形钢板内固定,其余35例患者进行复位后石膏外固定。并借助X线对比分析桡骨远端骨折复位前后及临床愈合时桡骨腕关节的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轴向缩短长度变化等数据,并根据改良的Shea评定法对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针对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患者,T形钢板内固定组的优良率要优于石膏外固定组的疗效(P<0.05);而对于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两组之间的优良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患者,应优先选择T形钢板内固定手术方法,而对于稳定性骨折患者这两种治疗方法均可采用。
- 冯建书付强闫世杰张乐明王江泳周晓彬王海涛
-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T形钢板内固定石膏外固定
- 封闭式负压引流结合关节腔冲洗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 探讨封闭负压吸引(VSD)技术结合关节腔内冲洗在膝关节感染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对87例化脓性膝关节炎患者行切开清创,VSD联合生理盐水持续冲洗术,随访观察这一方法的平均住院日期、术后复发情况及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估其治疗效果.结果 87例膝关节感染患者行清创后封闭负压引流结合关节腔冲洗术,79例获得随访,术后随访1~1.5年无复发.随访关节功能结果:优秀36例,良好36例,差7例.平均治疗时间14.3天.结论 膝关节感染使用VSD联合关节腔冲洗引流充分,可促进创面愈合,能够较好的控制膝关节感染,缩短治疗周期.
- 周晓彬张华王江泳付强张改英李桂香冯建书
- 关键词:化脓性膝关节炎细菌培养封闭式负压引流
- Lisfranc损伤切开复位内固定与一期部分跖跗关节融合术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17
- 2015年
-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Lisfranc损伤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与一期部分跖跗关节融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收集全部对Lisfranc损伤进行ORIF及一期部分跖跗关节融合术进行比较的临床研究,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及Meta分析。评价指标:功能评分、并发症、二次翻修手术、内固定物取出术、患者满意率。结果共纳入4篇文献,其中2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2篇回顾性队列研究。功能评分因缺乏统一评分系统未能进行合并。ORIF组与关节融合组在并发症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RR=0.85,95%CI(0.06,11.25),P=0.90]。ORIF组与关节融合组在二次翻修手术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RR=0.42,95%CI(0.14,1.29),P=0.13]。关节融合组在内固定物取出术方面比较明显优于ORIF组[RR=0.04,95%CI(0.01,0.12),P<0.000 01]。关节融合组患者满意率较ORIF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4.69,95%CI(1.80,12.22),P=0.002]。结论 Lisfranc损伤一期行关节融合术在术后并发症、二次翻修手术方面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无明显差异,但在患者满意率及内固定取出方面更有优势。
- 周晓彬吕艳伟査晔军周力朱仕文
- 关键词:LISFRANC损伤切开复位内固定术META分析
- III度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缝合锚重建术后异位骨化8例临床分析
- 2015年
- 目的:分析8例III度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患者行缝合锚重建术后异位骨化发生与损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8例Ⅲ度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行缝合锚重建术后发生异位骨化的患者,对其临床一般资料、损伤程度及部位、膝关节活动度及异位骨化程度等进行分析。结果:8位中Ⅰ度异位骨化4例,膝关节活动度73.75°~176.25°,平均125°,Ⅱ°异位骨化4例,膝关节活动度78.75°~157.25°,平均117.4°。在发生内侧副韧带异位骨化的8名患者中,仅有1名为单纯内侧副韧带损伤导致,其余7名患者中5名合并前叉或前、后叉韧带损伤,1例伴有胫骨髁间棘的撕脱骨折,1例合并胫骨平台骨折,4例合并胫骨或股骨髁骨折。结论:膝关节内侧异位骨化是异位骨化的好发部位,其发生与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有关。
- 周晓彬周文琦张华付强王江泳武永富冯建书
- 关键词:膝关节内侧副韧带异位性骨化韧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