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朋义

作品数:20 被引量:67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玻璃体
  • 6篇视网膜
  • 6篇网膜
  • 6篇黄斑
  • 5篇特发性
  • 5篇注射
  • 4篇血管
  • 4篇脉络膜
  • 3篇单抗
  • 3篇新生血管
  • 3篇血管内皮
  • 3篇血管内皮生长...
  • 3篇体腔
  • 3篇腔注射
  • 3篇内皮
  • 3篇内皮生长因子
  • 3篇基因
  • 3篇玻璃体腔
  • 3篇玻璃体腔注射
  • 2篇血管生成

机构

  • 20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辽宁医学院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20篇周朋义
  • 12篇金学民
  • 7篇杜利平
  • 6篇杨琳
  • 5篇金波
  • 4篇吕勇
  • 3篇谢坤鹏
  • 3篇朱海燕
  • 2篇尹玉
  • 2篇彭广华
  • 2篇曾宪果
  • 1篇祁颖
  • 1篇王文战
  • 1篇马静
  • 1篇万文萃
  • 1篇谭凤玲
  • 1篇王家良
  • 1篇鹿晓燕

传媒

  • 5篇中华眼底病杂...
  • 5篇中华眼外伤职...
  • 4篇眼科新进展
  • 2篇国际眼科杂志
  • 2篇中华实验眼科...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年份

  • 5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先天性白内障476例手术特点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分析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方式、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情况和术后并发症情况,以期为儿童先天性白内障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行先天性白内障摘出的13岁以下儿童的临床资料。手术前后行裂隙灯显微镜、眼底、眼压、最佳矫正视力等常规检查。2岁及以下儿童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后囊连续环形撕囊(posterior continuous curvilinear capsulorhexis,PCCC)+前段玻璃体切割(anterior vitrectomy,AV)术,2岁后行二期IOL植入术;>2~4岁儿童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PCCC+AV+IOL植入术;>4~7岁儿童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PCCC+IOL植入术;>7岁儿童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IOL植入术。结果共476例(740眼)纳入本研究,年龄(33.59±37.14)个月,其中0~6个月166例(282眼,38.11%)。一期植入IOL 260眼,年龄(5.59±2.43)岁;二期植入IOL 480眼,年龄(4.06±2.12)岁。IOL植入术后残留屈光度(等效球镜度数):>2~4岁为(3.53±0.56)D,>4~6岁为(2.36±0.32)D,>6~8岁为(1.65±0.52)D,>8~13岁为(-0.25±0.32)D。术后并发症326眼,其中虹膜粘连115眼(35.28%),位于视轴上的后发性白内障97眼(29.75%),术后青光眼54眼(16.56%)。末次随访时单眼白内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为(0.56±0.41)LogMAR,双眼白内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为(0.42±0.27)LogMAR,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儿童先天性白内障约三分之一在6个月内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双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视力预后优于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术后并发症较成人多,需谨慎处理。
杨琳吕勇周朋义谭凤玲
关键词:先天性白内障白内障超声乳化后囊连续环形撕囊玻璃体切割人工晶状体
角膜接触镜辅助的直视下显微巩膜扣带术
2018年
目的研究角膜接触镜辅助显微镜直视下巩膜扣带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4年12月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连续病例40例(40只眼)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角膜接触镜辅助直视下显微巩膜扣带术。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13—87岁,平均(34.48±16.47)岁。病程3—180d,平均(36.20±4.80)d。术后随访1年。结果全组40例术中均能准确定位裂孔。术后视网膜复位39例,复位率97.50%。1例(2.50%)因视网膜下液呈凝胶样,致裂孔边缘不能与手术嵴贴附,改行玻璃体切除术。1例术中放液后发现视网膜新裂孔,术中及时准确定位和冷凝。无其它术中并发症。术后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X^2=10.453,P=0.001)。结论角膜接触镜辅助直视下显微巩膜扣带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中视野清晰,能准确定位视网膜裂孔,冷凝和垫压程度准确,并发症少,视网膜复位良好。
马静鹿晓燕祁颖王文战周朋义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角膜接触镜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眼外伤流行病学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眼外伤入院者疾病谱变化趋势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入院治疗的眼外伤者876例905眼,其中对照组(2019-01/06)545例565眼,研究组(2020-01/06)331例340眼。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受伤地点、受伤原因、居住地、受伤类型等信息。结果:研究组眼外伤住院人数较对照组减少39.3%,对照组和研究组年龄均呈双峰样分布,分别为0~10岁(20.55%,21.45%)和41~50岁(17.98%,19.03%)占比最高,两组年龄分布无差异(P=0.907)。对照组和研究组均以男性为主,占比80.37%,83.69%(P=0.219)。研究组居家受伤比例(28.40%)高于对照组(11.38%)(P<0.001)。研究组机械性眼外伤占比(98.19%)高于对照组(95.60%)(P=0.041),开放性眼外伤占比(85.54%)高于对照组(76.58%)(P=0.001),无光感者占比(18.86%)高于对照组(9.53%)(P<0.001)。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眼外伤住院患者显著减少,机械性眼外伤是主要眼外伤类型,在流行病暴发期间,仍应加强眼外伤的防护意识。
周朋义杨琳郭菊许友美潘萌刘珍慧杜利平吕勇金学民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眼外伤流行病学
不同剂量阿柏西普对雷珠单抗治疗应答不良PCV伴浆液性PED眼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对雷珠单抗治疗应答不良的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伴浆液性色素上皮脱离(PE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纳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确诊为顽固性PCV伴浆液性PED患者73例73眼。根据患者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意愿将患眼分为2 mg阿柏西普组38眼和4 mg阿柏西普组35眼,分别采用2 mg或4 mg阿柏西普进行玻璃体注射,每月注射1次,连续注射3个月后改为按需给药。分别于注射前及首次注射后1、2、3和6个月采用光相干断层扫描(OCT)仪检测各组PED高度和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采用对数视力表检测最佳矫正视力(BCVA),并转换为LogMAR视力,记录并比较2个组患眼眼压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2 mg阿柏西普组最终33例完成随访,占86.84%,4 mg阿柏西普组最终30例完成随访,占85.71%。2 mg阿柏西普组注射前及末次随访时PED高度分别为(379.24±95.50)和(280.09±120.50)μm,BCVA分别为0.68±0.27和0.51±0.19,CMT分别为(393.96±100.81)和(291.70±44.09)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 mg阿柏西普组注射前及末次随访时PED高度分别为(393.07±93.76)和(278.63±145.07)μm,BCVA分别为0.66±0.31和0.48±0.22,CMT分别为(377.43±79.61)和(284.67±84.88)μm,各自组内注射前后BCVA、PED高度和C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 mg阿柏西普组在注射后1个月时CMT显著低于2 mg阿柏西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组患眼随访期间均未发生视网膜脱离、眼内炎、白内障及持续性眼压升高等与药物、注射相关的严重眼部和全身不良事件。结论不同剂量阿柏西普均可安全有效地治疗对雷珠单抗治疗应答不良的PCV伴浆液性PED,改善视网膜的解剖学结构,提高视力,4 mg阿柏西普可加快CMT和PED恢复。
周朋义杨琳许友美潘萌郭菊杜利平金学民
关键词:玻璃体注射
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Bevacizumab,Avastin)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idiopathic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ICNV)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2例(32眼)ICNV患者行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1.25mg(0.05mL)。根据复查裂隙灯、眼底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luorescence fundus angiography,FFA)及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visual acuity,BCVA)情况决定是否重复注射。对比观察治疗前后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眼压及FFA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前BCVA为0.309±0.244,治疗2周后及末次复查时BCVA分别为0.477±0.223、0.670±0.24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黄斑中心凹厚度为(383.280±110.797)μm,治疗2周后及末次复查分别为(296.360±87.850)μm、(264.000±82.978)μm,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FFA显示有CNV及荧光渗漏,治疗后新生血管萎缩,无荧光渗漏;治疗前后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眼内炎。结论 Avastin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ICNV的药物。
周朋义金学民尹玉
关键词:BEVACIZUMAB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玻璃体腔注射
贝伐单抗和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疗效对比观察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 对比观察贝伐单抗和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病理性近视(PM)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临床检查确诊的PM-CNV患者79例79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6例26只眼,女性53例53只眼;平均年龄(30.77±5.53)岁.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裂隙灯显微镜、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由同一名验光师行BCVA检查,记录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采用美国蔡司公司Cirrus HD-OCT仪行OCT检查,测量患眼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依据接受治疗情况将患眼分为贝伐单抗治疗组、雷珠单抗治疗组,分别为38、41只眼.两组患眼平均logMAR BCVA(t=-0.467)、眼压值(t=-1.983)、CMT值(t=1.29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42、0.051、0.200).贝伐单抗治疗组、雷珠单抗治疗组患眼玻璃体腔分别注射贝伐单抗0.05 ml(含贝伐单抗1.25 mg)、雷珠单抗0.05 ml(含雷珠单抗0.50 mg).对比观察两组患眼治疗后1、7d,1个月眼压变化情况;1、3、6、12、24个月logMARBCVA、CMT变化情况以及与药物和治疗方式相关的眼部和全身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1、7d,1个月,两组患眼平均眼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49、0.07、1.382,P>0.05).治疗后1、3、6、12、24个月,贝伐单抗治疗组、雷珠单抗治疗组患眼平均logMAR BCVA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2.374,P<0.01);两组患眼之间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平均logMARBCV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095,P=0.759).两组患眼平均CMT值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2.374,P<0.01);两组患眼之间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平均CM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332,P=0.566).随访期间均未发生视网膜脱离、眼内炎、白内障及持续性眼压升高等与药物、注射�
杨琳金学民周朋义
视网膜母细胞瘤化学治疗的新方法:眼动脉内化学治疗被引量:2
2012年
视网膜母细胞瘤(RB)眼动脉内化学治疗(IAC)是通过介入治疗的方法从眼动脉向患眼注射化学治疗药物进行化学治疗的一种新方法。经眼动脉灌注化学治疗药物,通过局部高浓度药物作用达到抗肿瘤作用,同时显著降低化学治疗的并发症。目前RB的IAC的常用药物为美法仑。对于RB国际分类C、D期或者Reese-Ellsworth分期V期的患者,应用IAc可有效提高眼球保留率。IAC的主要并发症包括眼睑、结膜水肿,睫毛脱落,眼部红斑,中性粒细胞减少等。RB的IAC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其治疗效果以及如何减少并发症都还需要更多的大范围、多中心、长期观察和研究。
杨琳周朋义吕勇
关键词:视网膜母细胞瘤药物疗法注射动脉内
曲安奈德吲哚青绿辅助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被引量:3
2012年
背景视网膜内界膜剥离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IMH)的疗效是近年来争论的热点,安全、彻底地剥离内界膜手术操作难度较大。目的探讨曲安奈德、吲哚青绿辅助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治疗IMH的疗效。方法采用病例研究设计。收集IMH患者23例25眼进行标准经睫状体平坦部三切口玻璃体切割术。核心部玻璃体切割之后,后极部注射曲安奈德约0.1ml。气液交换后保留约1/4的灌注液,将质量分数0.5%吲哚青绿0.2~0.5ml于灌注液面下滴于黄斑裂孔处。术中观察内界膜染色效果,术后观察术眼黄斑裂孔闭合情况及视力改善情况。结果25眼玻璃体后皮质及内界膜染色效果好,残余玻璃体及后皮质切除干净,内界膜剥离过程中瓣膜和边缘清晰可见。随访3~8个月,一次性手术裂孔完全闭合率为88.0%(22/25),部分闭合型占12.O%(3/25)。术后2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为0.07—0.60,84.0%的患眼视物变形、眼前暗影明显减少或消失,52.0%的患眼视力提高。结论曲安奈德、吲哚青绿双染色辅助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治疗IMH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金波金学民朱海燕周朋义曾宪果
关键词:特发性黄斑裂孔内界膜剥离吲哚青绿曲安奈德
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2013年
哺乳类动物的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包括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这两种细胞的数量在视网膜中按一定比例和特定的空间分布,其分化发育的时间存在明显差异,视锥细胞的发育早于视杆细胞。两种细胞均来源于具有同一多向分化潜能的视网膜光感受器前体细胞,在光感受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的调控作用下分化为不同的光感受器细胞亚型。这一分化过程主要受7种重要的转录因子所调控。深入了解这些转录因子对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分化的功能和调控机制,将有助于我们对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分化过程中关键机制的全面理解。
周朋义彭广华
关键词:光感受器细胞分化基因表达调控
特发性黄斑裂孔脉络膜厚度及血流灌注观察
2022年
目的观察并分析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眼黄斑区脉络膜厚度和脉络膜血流灌注(CBP)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横断面观察性临床研究。2019年3月至2021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连续就诊的IMH患者60例60只眼(IMH组)以及健康志愿者60名60只眼(对照组)纳入研究。IMH组60只眼中,裂孔Ⅰ、Ⅱ、Ⅲ、Ⅳ期分别为8、8、15、29只眼。两组受检者年龄、等效球镜度、眼轴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27、0.157、0.542,P>0.05)。采用扫频源光相干断层扫描仪测量受检眼黄斑区不同区域平均脉络膜厚度(AMCT)和CBP。根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研究的分区方法将中心凹6 mm范围内脉络膜划分为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的3个同心圆,分别是直径为1 mm的中心区,1~3 mm的内环区,3~6 mm的外环区;在内环区和外环区分别有2条放射线将其各自分为4个区,包括内环上方(IS)、内环下方(II)、内环鼻侧(IN)、内环颞侧(IT)、外环上方(OS)、外环下方(OI)、外环鼻侧(ON)、外环颞侧(OT);共计9个区域。观察不同区域AMCT、CBP分布特点。AMCT与CBP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AMCT、CBP与IMH分期的相关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受检眼比较,IMH组患眼黄斑各区域AMCT均明显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8、4.641、2.888、3.390、3.575、4.870、4.077、4.946、4.578,P<0.05)。IMH组患眼OS、OT区域CBP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24、4.516,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OT区域AMCT与CBP呈显著正相关(r=0.314,P<0.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各区域AMCT与IMH分期均呈显著正相关(r=0.375、0.374、0.289、0.379、0.441、0.392、0.303、0.341、0.292,P<0.05)。IN、OI、OT区域CBP与IMH分期无明显相关性(r=-0.138、-0.016、-0.221,P>0.05);其余区域CBP与IMH分期均呈显著负相关(r=-0.560、-0.390、-0.819、-0.692、-0.329、-0.587,P<0.05)。结论与正常者比�
朱海燕郭菊周朋义金波谢坤鹏杜利平金学民
关键词:视网膜穿孔局部血流脉络膜厚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