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和磊

作品数:56 被引量:87H指数:5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文化科学
  • 16篇文学
  • 8篇哲学宗教
  • 4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4篇政治法律
  • 4篇艺术
  • 2篇语言文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4篇文化
  • 14篇文化研究
  • 6篇大众
  • 6篇大众文化
  • 5篇主义
  • 5篇文学
  • 5篇文艺
  • 5篇霸权
  • 4篇艺术
  • 4篇政治
  • 4篇伯明翰学派
  • 4篇城市
  • 3篇代文
  • 3篇当代中国城市
  • 3篇意识形态
  • 3篇哲学
  • 3篇中国城
  • 3篇启蒙
  • 3篇文本
  • 3篇文化领导权

机构

  • 46篇山东师范大学
  • 7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科罗拉多大学

作者

  • 51篇和磊
  • 1篇夏之放
  • 1篇王伟
  • 1篇徐敬
  • 1篇周逸群

传媒

  • 2篇文艺争鸣
  • 2篇社科纵横
  • 2篇文化研究
  • 2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国外理论动态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文学研究
  • 1篇兰州学刊
  • 1篇文艺评论
  • 1篇北方论丛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文艺研究
  • 1篇浙江社会科学
  • 1篇社会科学
  • 1篇当代青年研究
  • 1篇中国比较文学
  • 1篇当代文坛
  • 1篇思想战线
  • 1篇外国文学评论
  • 1篇理论界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6
  • 8篇2015
  • 8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8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伪命题还是真问题?——关于中国语境中“理论之后”讨论的思考
2020年
伊格尔顿在《理论之后》中所讨论的核心问题是理论的效用或现实阐释力问题。但是,纵观这十几年国内学者关于“理论之后”或“后理论”的讨论,我们发现,这次的讨论似乎并没有真正把握到伊格尔顿《理论之后》的精髓:一是没有像伊格尔顿那样去反思在中国教授和传播的理论(包括中国的本土理论)阐释中国现实的能力;二是过多地去概括所谓“后理论”时代的普遍特征,这与伊格尔顿《理论之后》的关注点是相悖的;三是几乎没有对现实进行深入的探讨或反思,放弃了作为知识分子应有的现实关怀。
和磊
关键词:阐释力现实关怀
论陈独秀的革命文化思想被引量:3
2016年
陈独秀发动新文化运动的根本目的,不是简单地追求文学或文化艺术方面的革新,而是着眼于对全体国民进行思想启蒙,在全社会倡导科学与民主思想,促进个人独立、自主人格的形成,并最终带来政治的民主化,促进社会进步,实现真正的社会革命。在陈独秀那里,革命的根本任务或目标,不在于建立一个所谓的新政权或某一党派的胜利,而是国民的根本进步。直到晚年,陈独秀还依然坚持他的文化启蒙思想。我们今天重新反思陈独秀的革命文化理论,不是为了否定什么,而是在尊重历史中更好地推进我们的民主政治的发展。
和磊
关键词:革命文化思想启蒙民主化
论阿多诺的审美幻象及其救赎
2014年
“审美幻象”是阿多诺艺术及美学理论的一个关键词,但阿多诺并未对其下一个明确的定义。总体上看,在阿多诺那里,审美幻象是艺术作品与外界现实不断对抗与和谐的结果,它保证了艺术的非同一性,是艺术超越性的体现。审美幻象的危机也就是艺术的危机。现代艺术在抵制传统艺术的幻象中,又“通过幻象抵制幻象”,打通了通向乌托邦的通路。阿多诺的这一理论对我们理解当下中国的艺术具有启发意义。
和磊
关键词:审美幻象阿多诺救赎美学理论非同一性艺术超越
经验的贫乏与文化创伤——论本雅明的震惊体验及其当代意义被引量:6
2015年
在本雅明看来,震惊(shock)是现代人所具有的一种普遍的社会感受和体验,也是现代艺术作品的一种美学风格或追求。震惊体验的产生与现代人经验的贫乏和贬值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本雅明而言,他一方面希望通过拯救贫乏和贬值的经验,来救赎艺术和现代人的心灵;但另一方面,他又在极力地推崇现代艺术的震惊体验,希望从中发掘革命的潜能。本雅明对震惊体验的认识与当代人文社科界的文化(创伤)记忆理论有着内在的相通性,它们对于我们理解当下中国的艺术及文化现实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和磊
关键词:本雅明震惊文化记忆
文化研究语境中文学经典的建构与重构被引量:10
2005年
和磊
关键词:文化研究语境文学经典CONFERENCECANON文艺研究
“语境”考论
2024年
语境的多样性、非明确性、建构性等特点,使得我们试图寻找一个原初的或确定的语境变得不可能。但文本理解需要语境,人们批判或解构语境,比如文本与语境僵化的二分法,目的不是要否定或取消语境,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文本。语境建构大致可分为文本外建构、文本与语境的协商两个方面,而在事件现象学中,文本在自身显现中超越了语境,文本的意义不再需要语境来阐释。不同的语境建构理论体现了不同的理解文本的方式和路径,语境问题与文本的意义生产密切相关。理解文本永远不可能有一个最终的语境或语境理论,也不会有一个最终的语境建构的实施方案,我们只能在避免诸多关于语境的错误认识中,结合文本意义的生产特点,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建构不同的语境。
和磊王杰
关键词:语境文本解构
文化研究视野中的当代中国城市空间研究述评
近年来,关于城市空间的研究愈来愈多。城市空间研究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注重实证研究,以调查问卷或以相关的城市普查数据为基础,以总结规律为首要任务,最终目的是"建设和谐城市"。另一种是批判式的研究方式,着重研究空间是如何被生...
和磊
关键词:文化研究
文献传递
论中西艺术真实观之比较——以叙事文学为例
2017年
"艺术真实"作为文学、艺术领域里的重要术语被讨论,对于中西方艺术真实问题往往简化为表现与再现的对立,这样的理解无疑忽视了中西方艺术真实问题语义的丰富。实际上在叙事文学的历史中,中西方对于艺术真实的理解出现对称性的错位,并且随着弊端显现逐渐向相反视域转换。
周逸群和磊
关键词:艺术真实哲学
创造新人类——论葛兰西的文化革命理论
2015年
文化是葛兰西政治思想理论的出发点。葛兰西从其革命之始,就非常强调文化的功能,关注文化对人的启蒙和塑造作用,而这也正保障了革命的方向和他后来所提出的文化领导权的方向,使得葛兰西的革命不是一种功利式的简单的夺权运动。革命在葛兰西那里,毋宁说是文化启蒙的扩展,其最根本的目的是在更高层次上教育大众,使大众成为真正的人——新人,这也是国家最根本的任务。葛兰西的文化革命思想对我们理解乃至反思社会主义革命具有重要意义。
和磊
关键词:文化领导权启蒙
澳大利亚文化研究对民族主义话语的批判与重构
2023年
澳大利亚自1901年联邦成立以来,一直有着浓重的民族主义情结。但是澳大利亚的民族主义话语从一开始并没有形成一个稳定而统一的表达。澳大利亚文化研究揭示和批判了澳大利亚流行的两种民族主义话语:西方话语模式和求同话语模式。正是在批判这两种模式的基础上,澳大利亚文化研究形成了自己对民族性建构的新的模式,即存异不求同的团结或杂交模式,或差异中的团结模式。这种模式强调差异的不可消除性,但不影响可以共存。这是一种真正的多元主义的民族性,在全球化的今天尤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和磊
关键词:民族主义民族性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