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乐先
- 作品数:18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冶金工程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一种分离严格厌氧产甲烷古菌的方法
- 一种分离严格厌氧产甲烷古菌的方法。本发明利用双层平皿培养基和外加氮气的双重隔氧保护,通过甲烷菌属之间及与其他厌氧微生物在碳源利用上的特异性,限制性的加入有限的碳源,从而达到定向筛选分离不同甲烷菌的目的。本方法无需复杂昂贵...
- 夏乐先戴松林张维新尹礎柳建设邱冠周
- 文献传递
- 一种从细菌中提取高分子量基因组的方法
- 一种从细菌中提取高分子量基因组的方法,包括采用溶菌酶+蛋白酶+SDS或采用蛋白酶+SDS破壁、TE缓冲液抽提(去蛋白,多糖等)、经沉淀、洗涤干燥、溶解。本发明从影响提取DNA片段大小的因素入手,提取了较常规所提片段大的高...
- 柳建设夏乐先邱冠周高健闫颖曾嘉
- 文献传递
- 从嗜酸喜温硫杆菌中快速选育具有高效浸出铁闪锌矿菌株的方法
- 从嗜酸喜温硫杆菌中快速选育具有高效浸出铁闪锌矿菌株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利用铁闪锌矿细菌浸出的机理,以产酸和耐酸能力作为手段和目标,对传统的诱变育种方法加以改进,在诱变育种的同时,对细菌施加持续的选择压力,从而定向、高效的筛...
- 夏乐先柳建设邱冠周顾帼华刘元东张成桂王铧泰
- 文献传递
- 浸矿细菌-嗜铁钩端螺旋菌的选择性分离方法
- 浸矿细菌-嗜铁钩端螺旋菌的选择性分离方法,将样品采用9K液体培养基培养,经过四代富集培养后,采用稀释分离法或平板纯化分离法对菌株进行纯化培养,最后获得目标菌株即纯培养物。与双层平板技术相比,上述稀释分离法和平板分离法均不...
- 邱冠周高健康健吴学玲丁建南夏乐先
- 文献传递
- 一种从细菌中提取高分子量基因组的方法
- 一种从细菌中提取高分子量基因组的方法,包括采用溶菌酶+蛋白酶+SDS或采用蛋白酶+SDS破壁、TE缓冲液抽提(去蛋白,多糖等)、经沉淀、洗涤干燥、溶解。本发明从影响提取DNA片段大小的因素入手,提取了较常规所提片段大的高...
- 柳建设夏乐先邱冠周高健闫颖曾嘉
- 文献传递
- 一株纤维素降解菌株的分离鉴定及产酶特征研究被引量:14
- 2009年
- 利用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性培养基,通过平板分离法,从造纸废水处理池中分离出一株产纤维素酶菌株。经菌落及菌的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和16SrDNA鉴定,判断其为一株荧光假单胞菌,被命名为Pseudomonas fluorescens sp.strainYL。通过其生长曲线和产酶动力学研究,对数期比生长速率约为0.125h-1。纤维素酶的产生与细菌的生长紧密相关联。该菌在摇瓶培养中以微晶纤维素唯一碳源时,粗酶液的最高CMC酶活出现在培养78h,达到17.12U/mL。然而以微晶纤维素和葡萄糖作为复合碳源时产酶活性最高,70h左右达92.3U/mL,而以蔗糖作为碳源时活性很小。这些结果表明:仅具有还原性基团的低聚糖才可诱导产纤维素酶,大分子纤维素对酶的诱导表达效果不及小分子还原糖,其酶的诱导生成可能是通过小分子还原糖间接实现的。
- 尹礎夏乐先柳建设张维新吴发登邱冠周
- 关键词:纤维素酶RDNA荧光假单胞菌
- 菌种活化条件对含砷金矿石生物预氧化的影响被引量:5
- 2008年
- 为提高含砷金矿生物预氧化所用细菌的活性,采用经含砷金矿长期驯化的嗜中温混合菌群进行了活化试验,并用活化菌种对山东某含砷金矿石进行了生物预氧化试验。结果表明:以10g/L的FeSO4·7H2O和质量分数为5%的金矿作为混合能源对菌种进行1次活化后,金矿石生物预氧化的脱砷率可达到75.0%;以质量分数为5%的金矿为能源对1次活化菌种进行2次活化后,金矿石生物预氧化的脱砷率可进一步提高到89.0%。
- 闫颖刘文斌王铧泰王秀美夏乐先柳建设
- 关键词:含砷金矿活化
- 中度高温环境下冶金微生物菌种选育及其硫化矿浸出机理
- 周洪波曾伟民夏乐先刘元东朱建裕王玉光
- 微生物冶金技术是一种低品位矿产资源的新型加工技术,中度嗜热冶金微生物相对于常温冶金微生物具有浸出速率快、浸出率高等优点,适合处理低品位黄铜矿等硫化矿矿产资源。该项目以中度嗜热冶金微生物为研究对象,开展中度高温环境下高效浸...
- 关键词:
- 关键词:菌种选育
- 不同底物培养的细胞吸附固体基质和有机溶剂的差异
- 2014年
- 目的:对细菌吸附有机溶剂法进行一定的修改,探索水相溶液pH和电解质浓度对测定细胞疏水性的影响,以及不同底物培养的细胞疏水性的差异性。探索细胞和固体间的静电作用和疏水作用对细菌早期吸附的影响。方法:以9K液体培养基为水相溶液,测定不同pH值和电解质浓度下细胞转移到有机相的吸附率。测定不同底物培养的细胞的Zeta电位以及在石英砂和黄铜矿表面的吸附率。结果:水相溶液pH值的变化并没有引起细胞转移到有机溶液的吸附率的显著变化,而在实验所用的电解质浓度梯度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增加,细胞转移到有机溶剂的吸附率也随之增加,但是以单质硫为底物培养的细胞的吸附率始终大于以Fe2+和黄铜矿为底物培养的细胞。在溶液pH 2.0的条件下,石英砂和黄铜矿带负电,单质硫培养的细胞带正电,而以Fe2+和黄铜矿为底物培养的额细胞带负电。结论:细胞表面疏水性不会受到溶液pH值变化的扰动,但是却会随着电解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以单质硫为底物培养的细胞的疏水性大于以Fe2+和黄铜矿为底物培养的细胞,不同的细胞表面均含有大量的作为电子供体和电子受体的官能团。不同底物培养的细胞在石英砂和黄铜矿表面的早期吸附受到静电作用和疏水作用力的共同影响。
- 沈振孙文娟夏乐先
- 关键词:疏水性吸附率电解质有机溶剂
- 3种典型能量代谢菌浸出黄铜矿及其硫形态的转化被引量:3
- 2012年
- 比较了3种典型嗜中温铁/硫代谢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Leptospirillum ferriphilum及Acidithiobacillus thiooxidans单独及混合浸出黄铜矿过程中细菌硫氧化、铁氧化情况。同时利用XRD、硫的K边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光谱(XANES)等分析手段研究3种细菌单独/混合浸出黄铜矿过程中矿物组成成分和矿物表面硫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在浸出初期电位低于400 mV(vs SCE)时,黄铜矿的浸出速率较快,此后电位迅速升高至540 mV,黄铜矿浸出速率明显变慢。混合菌浸出时体系的硫/铁氧化活性较单一菌高,根据XANES拟合分析发现,混合菌浸出时矿物表面元素硫及黄钾铁矾积累量明显减少,浸出初期辉铜矿产量明显高于单一细菌浸出的。
- 彭安安汤露夏金兰夏乐先赵小娟聂珍媛朱薇
- 关键词:黄铜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