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吟兰

作品数:48 被引量:1,098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2篇政治法律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离婚
  • 10篇民法
  • 10篇法律
  • 8篇救济
  • 7篇民法典
  • 7篇家庭暴力
  • 7篇法典
  • 6篇婚姻法
  • 5篇亲权
  • 5篇未成年
  • 5篇未成年人
  • 5篇离婚救济
  • 5篇婚姻家庭
  • 5篇财产
  • 4篇正义
  • 4篇女权
  • 4篇亲属
  • 4篇权益
  • 4篇离婚制度
  • 4篇离婚自由

机构

  • 47篇中国政法大学
  • 4篇中国法学会
  • 1篇北京城市学院
  • 1篇瑞典隆德大学

作者

  • 47篇夏吟兰
  • 3篇巫昌祯
  • 2篇刘征峰
  • 2篇郝佳
  • 1篇罗满景
  • 1篇何俊萍
  • 1篇邓丽
  • 1篇陈汉
  • 1篇谈婷

传媒

  • 5篇中华女子学院...
  • 4篇法学杂志
  • 4篇妇女研究论丛
  • 3篇政法论坛
  • 2篇中国法学
  • 2篇民主与法制
  • 2篇比较法研究
  • 2篇法学论坛
  • 2篇法商研究
  • 1篇新华月报
  • 1篇吉林大学社会...
  • 1篇环球法律评论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现代法学
  • 1篇法学家
  • 1篇研究生法学
  • 1篇人权
  • 1篇中国妇运
  • 1篇红旗文稿
  • 1篇西南政法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家庭暴力概念中的主体范围分析被引量:24
2014年
目前,中国反家暴立法进入起草阶段。已有研究成果如何被应用到国家立法决策中并对立法产生实质影响,是中国政府、社会各界,特别是全国妇联、长期从事反家暴研究与行动的学者和妇女权益推动者共同关注的话题。《妇女研究论丛》继2012年第3期刊登"制定家庭暴力防治法促进社会和谐"专题讨论之后,本期再次邀请学界和妇女界同仁,围绕反家暴法制定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家庭暴力概念中的主体范围、反家暴法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涉家庭暴力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及反家暴公益诉讼机制、反家暴法宗旨及其对幸存者的社会救助、婚内强奸的入法问题以及反家暴专门机构和专项基金等展开讨论。期待这一讨论有益于制定中的反家暴法在立法宗旨、核心概念、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幸存者的社会救助机制、符合家庭暴力特点及规律的民事诉讼规则、防治家庭暴力的专门机构与经费等方面,作出以中国国情为基础、顺应社会发展和国际反家暴立法趋势的选择。
夏吟兰
关键词:家庭暴力民事诉讼证据婚内强奸全国妇联诉讼机制同居关系
离婚衡平机制研究被引量:57
2004年
离婚制度是婚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争议最多、问题最多的部分。对离婚的条件、离婚的程序、离婚的效力等等在各国始终都有不同的声音,但归根到底是人们对自由与正义的追问。在无过错离婚浪潮席卷全球之后,对离婚自由是否需要限制以及在实现离婚自由的同时如何体现法律的正义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应在我国建立离婚衡平机制,以更好地保护在离婚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妇女的权利。
夏吟兰
关键词:离婚正义衡平救济家务劳动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之我见被引量:51
2003年
尽管 2 0 0 1年《婚姻法》(修正案 )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但作为一个阶段性、过渡性的立法措施 ,其制度性的缺失以及内容的失之过简 ,难于操作 ,使其仍然有很大的修改空间。民法的法典化为婚姻法的第二步修订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完善婚姻家庭法就应当按照法律规范的科学性、前瞻性、实用性 ,全面、系统地对婚姻家庭关系的各项制度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而非该制度的纲要性规范。
巫昌祯夏吟兰
关键词:民法典民法草案人本主义亲权制度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婚姻立法之嬗变被引量:25
2009年
从1978年婚姻法的修改和制定被提上立法议程,到2008年,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与婚姻家庭观念与制度的革新,我国婚姻法已经走过了30年的岁月。30年来,婚姻家庭的立法理念从强调管制发展为尊重私权,注重保护公民的自由和自治权利,注重保障弱势一方和未成年子女的利益,强化法律救济和社会救助,我国婚姻法完成了从简单粗糙到制度化、体系化的华丽转身,加快了从形式平等到实质平等的变革。
巫昌祯夏吟兰
关键词:婚姻法自治
特留份制度之伦理价值分析被引量:31
2012年
特留份制度的设置建基于法定继承人的亲属身份关系,其目的在于维护亲属身份的伦理价值,保护一定范围近亲属的继承期待权,从而维护家庭的稳定,实现家庭养老育幼的职能。我国现行继承法规定的必继份制度的内容过于原则且缺乏可操作性,没有充分体现继承法所应蕴涵的伦理价值,应当改必继份制度为特留份制度。修订与亲属身份密切相关的继承法,既要遵循财产法的规则,保护公民个人财产的所有权,保护其处分财产的自由权,也要考虑亲属身份的特殊属性,考虑人情、伦理以及传统习俗。
夏吟兰
关键词:遗嘱自由特留份伦理关系社会本位
涉台婚姻中离婚后子女抚养权、探视权保障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正确处理涉台婚姻中离婚后子女抚养、探视问题不仅关涉两岸父母的利益,更关系到两岸未成年人的健康发展。由于两岸分属于不同法域,与抚养、探视相关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均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这些差异集中反映在法律术语的使用上和未成年子女利益的酌定上。在相关案件中,两岸共同面临诸如缺席判决率高、文书送达和调查取证难、儿童拐带问题严重等问题。在裁判文书的承认和执行、大陆配偶居留等多个领域,台湾地区均表现出歧视性态度。由于台湾地区歧视性政策的存在,大陆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的权利难以得到充分保障,并进一步诱发了儿童拐带问题。未来两岸应沿着强化司法互助和裁判文书的承认执行的路径来保障离婚后父母和子女的合法权益。台湾地区应尽早废除在大陆配偶居留、工作政策以及裁判文书承认和执行上的歧视性政策。
夏吟兰陈汉刘征峰
关键词:涉台婚姻抚养亲权儿童利益文书送达
对中国登记离婚制度的评价与反思被引量:45
2008年
2003年颁布的《婚姻登记条例》张扬了"个人意思自治"、"自己责任"、"自己决定权"等私法自治的理念,开创了我国离婚登记从单位监管到自己责任的新时期,但也存在着自由有余、限制不足的问题。在制度建设方面还需考虑保护弱势一方利益,保护未成年子女利益,以确保法律的公平正义、社会的和谐稳定。
夏吟兰
关键词:离婚登记意思自治无效
民法分则婚姻家庭编立法研究被引量:98
2017年
在民法典中,婚姻家庭法律制度最具伦理属性、民族特性和人文主义精神,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密切相关。从"单行法"到"法典法",婚姻家庭编应当坚持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的价值取向与基本原则,保持其相对独立的身份法特点。制定婚姻家庭编既是编纂民法典的需要,也是回应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新问题以及完善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需要。婚姻家庭编立法应当考虑我国的立法传统、基本原则在婚姻家庭编中的作用以及当代国际婚姻家庭立法的发展趋势,重构婚姻家庭编的基本原则;应当考虑非婚同居关系在社会中逐渐被公众接受并成为一种生活模式的现实,对非婚同居关系作出原则性规定,以保护当事人特别是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利;应当认真对待我国离婚率不断上升、轻率离婚屡见不鲜、离婚救济制度适用受限的问题,在保障离婚自由的同时,为防止轻率离婚,实现法律的公平正义作出理性的制度安排。
夏吟兰
关键词:非婚同居离婚自由离婚救济
论离婚自由及其限制 ——以自由与正义的衡平为线索
离婚自由及其限制是离婚制度的基础理论问题。本文以自由与正义的衡平为线索,通过法历史学、比较法学、法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追寻离婚自由制度发展的轨迹;分析离婚自由在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挑战与问题;探讨离婚自...
夏吟兰
关键词:离婚正义衡平救济
在国际人权框架下审视中国离婚财产分割方法被引量:53
2005年
妇女的财产权利是妇女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妇女行使其他权利的基础。目前中国法律规定的离婚财产均等分割方法,并未充分考虑在经济转型期间妇女所面临的经济地位的劣势和离婚妇女在传统文化和习俗中所遭遇的特有困难。同时,对妇女所从事的家务劳动对家庭发展、对包括丈夫在内的家庭成员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和由此给妇女自身发展所造成的制约作用,也未得到应有的评估和重视国际人权法制定了国际社会认可的标准和保障机制,成为各国审视国内法、挑战妇女面临的不平等财产权的有力工具。在此基础上,为达到保护弱势一方利益,法律须以公平分割原则取代均等分割原则。
夏吟兰
关键词:离婚妇女财产分割国内法国际人权法妇女人权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