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切除
  • 2篇胆道
  • 2篇胰管
  • 2篇胰管空肠吻合
  • 2篇胰十二指肠
  • 2篇胰十二指肠切...
  • 2篇胰十二指肠切...
  • 2篇十二指肠
  • 2篇十二指肠切除
  • 2篇十二指肠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肿瘤
  • 2篇空肠
  • 2篇空肠吻合
  • 2篇肠吻合
  • 1篇胆道镜
  • 1篇胆道系统
  • 1篇胆道系统疾病
  • 1篇胆道肿瘤
  • 1篇胆管

机构

  • 5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5篇夏雷
  • 4篇吴孟超
  • 3篇马优钢
  • 2篇朱斌
  • 2篇邱应和
  • 2篇荆良
  • 2篇龚仁彦
  • 1篇徐冠南
  • 1篇丁国善
  • 1篇傅志仁
  • 1篇杨家和
  • 1篇陈小云
  • 1篇陈志荣
  • 1篇尤天庚
  • 1篇沈达明
  • 1篇王宏顺
  • 1篇龚彪

传媒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届全军肝...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能切除的肝癌肝动脉结扎后二期切除1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不能切除的肝癌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 11例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结扎、门静脉化疗泵置入术 ,术后每月 1次经泵化疗 ,肿瘤缩小后二期手术切除。结果 一期肝动脉结扎术后肿瘤直径明显缩小 ,4~ 2 0个月后获得二期切除机会 ,切除后 1年存活率 10 0 % ,3年存活率 72 .7% ,1例二期切除 19个月肿瘤复发 ,获再次切除 ,1例二期切除 9个月后膈肌转移性腺癌 ,行转移癌切除 ,此 2例均存活 2年以上。结论 部分不能切除的肝癌可通过肝动脉结扎获得二期切除。
夏雷傅志仁丁国善徐冠南
关键词:肝肿瘤外科手术
血清CA19-9在胆道系统疾病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评价CA19-9对胆道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621例胆道疾病病例,测定血清CA19-9值,分析了血清CA19-9和临床诊断、血清胆红素水平、手术方式、病理及预后结果的关系。结果在取37U/ml为阳性界值时,CA19-9具有最好的诊断准确率(93.9%),在胆道恶性肿瘤中的阳性率较良性疾病组增高有显著的意义;黄疸病例CA19-9阳性率较无黄疸对照组显著增高,而特异性降低。结论血清CA19-9在胆道疾病的诊断、治疗监视及预后判断上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夏雷马优钢吴孟超
关键词:胆道肿瘤肿瘤标记肿瘤相关碳水化合物
改良胰管对粘膜胰空肠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肠吻合技术的改进. 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改良胰管对粘膜胰空肠吻合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72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胰漏2例(2.78%,2/72...
朱斌马优钢荆良夏雷龚仁彦邱应和吴孟超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管空肠吻合
文献传递
改良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07年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肠吻合技术的改进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改良胰管空肠黏膜吻合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十二指肠良恶性疾患7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72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胰瘘2例(2.78%,2/72)。63例获随访,除3例有脂肪痢样慢性腹泻和营养状况较差外,余60例消化吸收功能基本正常,营养状况良好。结论该改良胰/肠吻合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吻合可靠、胰瘘率低的特点,并能较好地保留胰腺外分泌功能。
朱斌马优钢荆良夏雷龚仁彦邱应和吴孟超
术中B超联合术后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初步观察被引量:2
2004年
肝内胆管结石因彻底取石手术难度大、残石率高以及再手术率高而成为胆道外科难题之一.术中B超(IOUS)技术操作简便,可降低残石率.胆道镜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较理想的方法.我院从2000年8月至2002年9月对2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进行了IOUS引导、监测取石,术后3个月常规胆道镜取石、清洗胆管,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尤天庚王宏顺杨家和陈小云陈志荣夏雷沈达明龚彪吴孟超
关键词:肝内胆管结石超声内镜纤维胆道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