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俊
- 作品数:29 被引量:431H指数:11
- 供职机构: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科联研究课题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关系”与“结构”的双重视角 一项工作绩效与社会网络关系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0
- 2009年
- 社会网络日渐成为非个体层次上研究工作绩效影响因素的重要方面,但相关研究的缺陷在于,仅仅关注组织内部结构层面的社会网络对工作绩效的影响,而忽视了组织外部关系层面的社会网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地产销售从业人员的实证调查,探究销售人员的"关系性"和"结构性"社会网络对工作绩效的不同影响,并分析了产生这两种社会网络影响结果的理论基础。
- 姚俊
- 关键词:社会网络工作绩效网络中心性
- 商业保险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定位、模式与路径研究被引量:7
- 2008年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一项旨在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自试点以来一直在摸索有效的管理办法。其中,商业保险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是一条重要的探索之路。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商业保险在角色定位上应当实现从现有的"点式参与"到"过程参与"的跃升,在参与模式上实现从"基金管理"模式为主到"层级管理"模式为主的转变,在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不断扩展商业保险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现路径。
- 姚俊
- 流动就业类型与农民工工资收入--来自长三角制造业的经验数据被引量:33
- 2010年
- 本文以农民工的流动就业和工资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长三角地区五市(县)473名农民工的调查数据,对不同流动就业类型农民工的月工资水平及其工资决定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随着农民工就业流动性增强,其月工资水平也不断上升;同时,就业流动程度不同的农民工,其工资决定机制也不同,但在流动就业过程中人力资本因素的敏感度最强。流动就业成为农民工摆脱"合法化"的低工资制度安排的基本选择。因此,应从最低工资制度和人力资本投资两方面入手,改变现有农民工工资制度。
- 姚俊
- 关键词:农民工流动就业制造业工资
- 医疗费用控制:制度设计与政策选择被引量:19
- 2006年
- 分析了医疗服务市场中三个行为主体的特征及其博弈过程,进而指出医疗费用控制在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当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医疗费用控制的责任约束机制过程中的责任主体问题,并从医疗服务市场的供需两面分析了医疗费用控制的具体政策选择。
- 张丽姚俊
- 关键词:医疗服务市场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 连续性控制:稳定的劳资关系何以可能——一项关于本地工的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用工荒"背景下企业劳资关系的稳定性逐渐成为重要的研究主题,但大多数研究主要关注流动的外来工群体,而忽视了对本地工的分析。来自苏南地区Q厂劳资关系的实践表明,本地工并不是"天生"的稳定性劳动力,而是企业管理者积极建构的结果。企业管理者通过劳资关系的形成和劳资互动过程两个环节来操控劳资关系的稳定性,并且在用工策略和劳动过程中的控制策略之间通过内在的逻辑形成了更为紧密和隐秘的连续统控制模式。这种连续统控制模式反映出企业管理者对社会性力量的一种异化使用。
- 姚俊
- 从职业群体到公共领域——社会团结视域下当代中国公德塑造的路径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从经典社会学理论出发可以看到,当代中国社会所面临的公德危机本质上反映了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社会团结"难题。涂尔干提出从职业群体当中去寻找能够替代宗教的道德和精神生活的资源,进而实现现代社会的团结与整合。沿着这一分析思路,本研究提出职业群体作为现代社会道德整合的力量必然依靠某种组织性因素作为载体。事实上,作为社会中间层次上的中介性"总体的社会组织",不仅仅在实践层面上包括职业群体,也应该在认识论层面上包括公共领域中的社区生活与一般社会组织。本研究认为以上这三个领域构成了当代中国公德塑造的基本路径,并进一步分析了这种塑造路径的具体内容。
- 姚俊
- 关键词:社会团结社会组织
- 社会政策的学术分析维度与研究策略——基于本土的视角被引量:2
- 2011年
- 中国社会政策学术研究中出现了过度操作化的政策倡导和评介西方学术成果的理论研究两种倾向。这两种倾向都背离了社会政策是时代的产物这一基本事实判断,因此有必要对社会政策自身发展以及学术研究拓展的过程进行回顾。其中,社会政策的学术特性是与其作为政策行动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基于此"中层理论"应当成为中国社会政策研究的基本理论取向,"嵌入性"和"实践"分析作为研究策略对于社会政策制度和行动维度的分析具有较强的理论优势。
- 姚俊
- 关键词:社会政策嵌入性
- 苏南乡村精英迁居城市的原因及其对原居村庄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4年
- 乡村社会中精英群体的研究一直是中国农村社会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特别是对处于社会转型期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已有的很多研究都是把乡村精英固定在乡村社会当中进行研究,而忽视了精英的流动现象。本研究即是以苏南地区普遍出现的乡村精英迁居城市现象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分析导致乡村精英离村进城的原因和由此带来的对他们原居村庄的各方面的影响,以期加深我们对于转型期中国农村社会的认识,丰富乡村社会精英研究的内容。
- 姚俊
- 关键词:社会关联村庄秩序
- 农民工参加不同社会养老保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江苏五地的调查被引量:46
- 2010年
- 文章以农民工的社会养老保险参保意愿作为研究对象,描述了农民工参加不同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分布及农民工在选择社会养老保险类别上的差异性,分析了农民工选择不同社会养老保险类别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年龄、户籍现状、换单位次数成为影响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类别选择的显著因素。同时,在实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推进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操作性问题。
- 姚俊
- 关键词:社会养老保险农民工参保意愿
- 网络同辈群体:影响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被引量:10
- 2004年
- 随着“网络社会”的日益到来,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也由传统的真实社会化模式向虚拟社会化模式转变,网络同辈群体正是这一转变过程中的产物,成为影响青少年社会化过程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崭新因素。本文在指出网络同辈群体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它给青少年社会化带来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 姚俊张丽
- 关键词:青少年价值观人际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