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得志

作品数:52 被引量:108H指数:6
供职机构:聊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6篇理学
  • 6篇化学工程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环糊精
  • 12篇相互作用
  • 12篇活性剂
  • 12篇表面活性
  • 12篇表面活性剂
  • 11篇热力学
  • 10篇量热
  • 10篇糊精
  • 9篇离子
  • 9篇Β-环糊精
  • 8篇热法
  • 8篇微量热
  • 7篇阳离子
  • 7篇阳离子表面活...
  • 7篇量热法
  • 6篇液晶
  • 6篇水溶
  • 6篇水溶液
  • 6篇微量热法
  • 6篇分子

机构

  • 41篇聊城大学
  • 9篇聊城师范学院
  • 6篇浙江大学
  • 4篇山东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微山县第一中...

作者

  • 52篇孙得志
  • 26篇魏西莲
  • 25篇尹宝霖
  • 9篇刘杰
  • 8篇刘敏
  • 6篇张骞
  • 4篇郑小明
  • 4篇邢生凯
  • 4篇陆维敏
  • 4篇赵强
  • 4篇李干佐
  • 3篇李林尉
  • 3篇王世兵
  • 3篇桑青
  • 3篇桑青
  • 3篇米玉伟
  • 2篇李绘
  • 2篇徐香玉
  • 2篇朱兰英
  • 2篇曾涑源

传媒

  • 8篇日用化学工业
  • 4篇化学学报
  • 4篇物理化学学报
  • 3篇化学通报
  • 2篇应用化学
  • 2篇液晶与显示
  • 2篇聊城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化学会第...
  • 2篇中国化学会第...
  • 1篇精细石油化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精细化工
  • 1篇聊城师院学报...
  • 1篇浙江教育学院...
  • 1篇绍兴文理学院...
  • 1篇2002国际...
  • 1篇第19届中国...

年份

  • 2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6篇2005
  • 8篇2004
  • 5篇2003
  • 4篇2002
  • 4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8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β-环糊精与3-十二烷氧-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包结作用被引量:5
2004年
用表面张力法和电导法测定了不同温度下β-环糊精 (β-CD)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3 -十二烷氧基 -2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 ( R1 2 TAC)的包结作用 .结果表明 ,β-CD使 R1 2 TAC溶液的表面张力升高 ,最大可接近水的表面张力值 .β-CD与 R1 2 TAC主要形成 1∶ 1的包结物 .实验体系的表观临界胶束浓度 ( cmc* )与 β-CD呈线性关系 .2 98、3 0 3和 3 0 8K时的包结常数分别为 2 3 60、2 780和 3 0 5 0 L/mol.根据 Van' t Hoff方程计算的包结过程的热力学参数证明 。
魏西莲刘雪孙国春尹宝霖孙得志
关键词:Β-环糊精包结常数热力学参数
分子识别过程的热力学半定量化研究
该工作的总体思路就是通过测定两组分相互作用达平衡时的焓、熵等热力学函数的变化量.而后根据这些热力学函数变量反过来说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及其产生的微观机制.由于分子间作用的环境较为复杂,往往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研究人员只...
孙得志
关键词:分子识别超分子化学热力学函数冠醚
C_(12)NCl/AS复配表面活性剂的泡沫性能被引量:3
2002年
测定了 3十二烷氧基 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 (C1 2 NCl)与十二烷基磺酸钠 (AS)混合水溶液的泡沫性能。结果表明 :AS的起泡和稳泡效能高于 C1 2 NCl,起泡和稳泡效率低于后者。C1 2 NCl/AS混合系统表现出良好的泡沫性能 ,两组分等物质的量混合时 ,起泡效率为 1 .1 7mmol/L,起泡参数为 1 .1 8,稳泡性参数为 1 .86mmol/L,最大稳泡能力可达 5 2 0
桑青尹宝霖魏西莲孙得志
关键词:复配十二烷基磺酸钠起泡性稳泡性
一些有机物在R_nTAC/SDS体系中的增溶及相转移自由能被引量:2
2003年
用微量滴定法测定了正丁醇、正戊醇、正己醇、苯甲醇、正己烷、苯、甲苯和四氯化碳在 3 烷氧基 2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 (RnTAC ,n =8,12 ,14 ,16 )和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 2个单纯组分及混合胶束中的增溶量。结果表明 ,有机物的增溶量随表面活性剂碳链的增长而增加。混合体系对极性物的增溶曲线呈“V”形 ,等量比混合时增溶量最小。而对非极性物的增溶曲线呈“马鞍”形 ,等量比时增溶量最大。有机物从水相到胶束相的相转移自由能与其本身的极性和RnTAC的碳氢链长有关 ,极性越小、表面活性剂的碳氢链越长 ,增溶越容易。
尹宝霖魏西莲孙得志桑青
关键词:增溶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正丁醇/正癸烷/水体系的相行为研究
2003年
绘制了C12NBr/正丁醇/正癸烷/水的拟三元体系相图.确定了它们区域边界范围,用电导法测定了微乳液区域内微乳液结构的变化过程.在液晶区域内选取一系列样品点,用2HNMR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与液晶纹理相互补充和对照,研究了该体系的液晶结构特点.结果表明:在恒定温度下,随含水量增加,体系的液晶相结构发生如下变化,从层状→层状与六角状液晶共存→层状、六角状与立方状液晶共存→立方状液晶→微乳液.当组成固定时,体系的液晶相结构随温度的变化也发生变化.
尹宝霖桑青李考真魏西莲孙得志
关键词:溶致液晶微乳液差示扫描量热法相图
R_(12)TAB/苯甲醇/水体系混合胶束的微观结构研究
2005年
绘制了3-十二烷氧基-2-羟丙基三甲基溴化铵(R12TAB)/苯甲醇/水体系的三元相图,采用1HNMR方法研究了该体系胶束的微观结构,与电导法对照确定了W/O型胶束、O/W型胶束和油水双连续结构存在的区域,通过1HNMR谱图分析了苯甲醇在各胶束中的增溶位置。结果发现:苯甲醇主要增溶在胶束的栅栏层中,极性头靠近胶束界面,但由于不同胶束所处的微环境不同,苯甲醇沿烃链的分布也不相同。
王彤魏西莲尹宝霖孙得志
关键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微观结构
布洛芬与人血清白蛋白和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正>本文在298.15K下用滴定式微量热法测定了药物布洛芬(Ibuprofen,是一种良好的非甾体解热镇痛消炎药)与人血清白蛋白和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应用Langmuir吸附模型计算了药物与两种血清白蛋白的结合位点...
孙得志张骞刘杰魏西莲
文献传递
R12TAB/正丁醇/正癸烷/水体系的液晶研究
绘制了3-十二烷氧基-2-羟丙基三甲基溴化铵(R12TAB)/正丁醇/正癸烷/水体系的拟三元相图。用电导法测定了微乳液区域内微乳液结构的变化过程。用2H NMR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并与液晶纹理对照,探讨了该体系的液...
尹宝霖魏西莲孙得志
关键词:溶致液晶微乳液差示扫描量热
布洛芬与环糊精的主-客体相互作用被引量:2
2009年
在298.15K下,用滴定式微量热法研究了布洛芬分别与α-、β-、γ-环糊精在Tris-HCl缓冲溶液(pH=7.0)中的包合作用。实验测得了布洛芬-环糊精包合物的实验稳定常数、形成过程的标准焓变、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及标准熵变等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布洛芬与α-、β-环糊精的包合过程是焓、熵协同驱动的过程,而γ-环糊精与该药物包合则是熵驱动的。此外,B3LYP/6-31G*//PM3方法用来模拟布洛芬与环糊精的包合过程,计算结果表明布洛芬分子的憎水部分更易于从大口进入环糊精分子的空腔。
张骞邢生凯孙得志张翀刘杰
关键词:布洛芬环糊精微量热PM3
彩色溶致液晶的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在新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3-对壬基苯氧基-2-羟丙基三甲基溴化铵(NPTAB)-正丁醇-水组成的三元体系中,利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到色彩绚丽的溶致液晶纹理.通过核磁共振(2HNMR)、小角X射线衍射(SAXS)并与纹理照片对照,确定了该体系的液晶结构类型,由差示扫描量热(DSC)测定证实了液晶结构的转化.初步考查了液晶层厚度、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液晶颜色的影响.
魏西莲尹宝霖孙得志刘杰王仲妮李干佐
关键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偏光显微镜核磁共振X射线衍射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