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成志

作品数:14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气象
  • 3篇气旋
  • 2篇水文
  • 2篇抗台
  • 2篇海浪
  • 2篇爆发性气旋
  • 1篇导弹
  • 1篇滴谱
  • 1篇东北亚
  • 1篇东南沿海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研究
  • 1篇引航
  • 1篇雨滴谱
  • 1篇雨滴谱分布
  • 1篇育人
  • 1篇育人环境
  • 1篇预警信息
  • 1篇预评估
  • 1篇院校

机构

  • 9篇中国人民解放...
  • 7篇大连海事大学
  • 4篇海军大连舰艇...
  • 2篇空军气象学院
  • 2篇解放军理工大...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作者

  • 13篇孙成志
  • 3篇刘大刚
  • 2篇吕美仲
  • 2篇欧阳子济
  • 2篇郑崇伟
  • 2篇张永刚
  • 1篇张培昌
  • 1篇白春江
  • 1篇苏轼鹏
  • 1篇袁群哲
  • 1篇陶金
  • 1篇王建军
  • 1篇丁德文
  • 1篇殷秀良
  • 1篇黎鑫
  • 1篇陈璇
  • 1篇王华

传媒

  • 3篇中国海事
  • 1篇海军院校教育
  • 1篇大连海事大学...
  • 1篇海洋技术
  • 1篇海洋通报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海洋预报
  • 1篇海军工程大学...
  • 1篇南京气象学院...
  • 1篇海洋科学前沿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海海浪波周期季节特征的精细化模拟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海浪波周期是波浪能资源开发、舰船航行安全等重点关注的要素之一,也是目前海浪研究的瓶颈。由于资料稀缺的限制,针对海浪波周期的研究可谓凤毛麟角。本文以CCMP风场驱动目前国际先进的第三代海浪数值模式WW3 (WAVEWATCH-III),模拟得到首份覆盖整个中国海、长时间序列、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的海浪场数据,首次实现了中国海海浪波周期季节特征的精细化研究,期望可以为“海之梦”、“中国梦”尽绵薄之力。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海的海浪波周期存在较大的季节性、区域性差异,且与季风存在密切的关系:1) 中国海的波周期在1月和10月整体大于4月和7月。渤海的波周期在各个季节都小于其余海域。1月、4月和10月,海浪波周期的大值区主要分布在25?N以南,而7月主要分布于15?N以北。2) 从年平均海浪波周期的分布特征来看,南中国海大部分海域、东海大部分海域以及菲律宾以东近海的年平均波周期明显大于其余海域,高值中心分布于南海北部海域。3) 在季风期间(包含冬季风和夏季风),季风影响明显的区域波周期较小,而其余海域的波周期则偏高。
郑崇伟黎鑫孙成志苏轼鹏陈璇
关键词:中国海
基于安全航线的海洋水文气象保障辅助决策仿真被引量:2
2014年
提出一种动态水文气象环境信息显示系统.使用气象、海洋预报服务部门提供的相关信息,在电脑上动态显示舰船24 h和48 h所能达到海区的各种水文气象要素信息.根据对所关心舰船在不同水文气象条件下航行安全性的统计,使用风险分析理论和技术,可对所关心舰船2天内可能到达目标海区航线的安全性进行客观、定量地仿真评价,可为指挥人员选择最为适当的舰船出航,提供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孙成志丁德文刘大刚
关键词:舰船安全评价
基于海事气象服务软件的船舶出港抗台时机探讨被引量:1
2021年
台风北上影响日照港期间,使用常规气象预报不能科学准确地确定引航员引船出港抗台时机。针对这一问题,在分析日照港引航站当前使用的气象海洋服务产品状况后,提出利用一种新型可视化海事气象服务软件——“日照港轮驳公司船舶作业风险评估和预警系统”,来确定台风影响期引航员引船出港抗台时机的方法。经实践证明,利用该系统能够科学、准确、方便地提前确定台风影响期间日照港靠泊船是否需要出港抗台以及引航员必须何时完成引船出港,进而防止港内靠泊船发生断缆等事故,并保证引航员能够安全离轮。
刘良柱刘大刚孙成志
关键词:船舶抗台引航可视化
应用ω方程对爆发性气旋与非爆发性气旋的诊断对比分析被引量:7
1999年
对发生在北太平洋西部中高纬度海洋上的两个爆发性气旋和一个非爆发性气旋进行了非地转ω方程诊断分析.认为强的温度平流、涡度平流、位涡平流和凝结潜热释放是使气旋爆发性发展的主要因子,爆发性气旋发展过程是一特殊的斜压过程,存在着某种自我激发的机制.非爆发性气旋不但其发展因子(如涡度平流、温度平流、位涡平流、潜热释放等)在量的方面较爆发性气旋要小,自我激发性机制表现得也不明显.爆发性气旋与非爆发性气旋的发展,不但强度上存在量的差异,而且其发展机制也存在质的差异.
张永刚孙成志吕美仲欧阳子济
关键词:爆发性气旋Ω方程温度平流气旋
雨区衰减对双线偏振雷达测雨的影响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以滴谱理论为基础,给出了双线偏振雷达各测雨式的雨区衰减订正公式和方法,并利用模拟的滴谱分布资料,分析了各波段双线偏振雷达各测雨式受雨区衰减的影响情况以及做衰减订正后的改进情况,提出了双线偏振雷达各测雨式在估测降雨中使用的建议。
殷秀良孙成志袁群哲张培昌
关键词:双线偏振雷达雨滴谱分布
全球SST的季节特征及长期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利用来自NCEP/NCAR的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资料,对全球海域近150 a SST的季节特征和逐年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全球大部分海域SST呈显著的逐年线性递增趋势,同时也表现出很大的区域性差异,线性递增趋势较强的海域主要集中在:北太平洋中部海域(0.003~0.006℃/a)、赤道中东太平洋(0.004~0.006℃/a)、南大西洋大部分海域(0.006~0.01℃/a)、南印度洋西部海域(0.006~0.009℃/a),仅在冰岛西南部海域、两极部分海域呈显著的递减趋势,与全球变暖的大背景相吻合;(2)全球部分海域的SST变化趋势由冬季占主导,部分海域的SST变化趋势由夏季占主导;(3)全球海域存在三大永久性暖池,且具有2.78~3.13 a、3.45 a、5.26~5.88 a的共同周期及100 a的长周期震荡。
孙成志郑崇伟陈璇
关键词:SST暖池周期
俄罗斯海军院校的育人环境及其启示
2005年
本文阐述了俄罗斯海军院校的育人环境和作用,指出了我军院校育人环境建设的方向。
孙成志
关键词:海军院校育人环境
中日东北亚海域大风浪预警信息对比分析
2023年
为保障东北亚海域船舶航行安全,分析了中日两国发布的大风浪预警信息的特点,提出了应用方面的注意事项。介绍了一种新型海事气象安全保障服务软件,并给出了应用实例,为船舶驾驶员和航运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提供确保大风浪中航行安全的新思路。
陶金潘依然白春江孙成志
海船驾驶人员海浪素质教育问题的探讨
本文针对海船驾驶人员的海浪素质需要和当前各级院校海浪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海浪素质的教育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孙成志
关键词:海船驾驶人员教育
文献传递
冬季海上爆发性气旋成因的动力学研究被引量:3
2000年
本文对1979年1月和4月发生于西北太平洋地区的两个爆发性气旋和一个非爆发性气旋,应用位势涡度和E-P通量等进行了诊断分析。分析揭示,爆发性气旋发生与发展,不同于普通气旋的动力机制,它是由于平流层底的涡度异常增大南侵和下族对对流层扰动、上层冷空气下传形成的上下偶合垂直结构的发展性气旋。其动力主要来自上层强迫和下层的水汽输送产生的大量而集中的凝结潜热。
张永刚孙成志吕美仲欧阳子济
关键词:爆发性气旋E-P通量动力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