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敏
- 作品数:129 被引量:643H指数:14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的特性及其在多种疾病中的作用被引量:8
- 2004年
- 孙敏刘超
-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生物学作用肿瘤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动脉粥样硬化
- 胡黄连总苷对高糖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4
- 2007年
- 胡黄连总苷(total glucosides of Picrorhiza scrophulariiflora,TGP)是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活性组分。由于氧化应激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起关键作用,因此本研究考察了TGP对高糖培养下系膜细胞病变和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通过高糖(25 mmol.L-1)刺激3周造成糖尿病系膜细胞损伤模型,分别以荧光素探针DCFH-DA,Rh123和Fluo-3/AM负载细胞,流式细胞仪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线粒体膜电位(MMP)和[Ca2+]i,观察TGP对高糖引起系膜细胞肥大、细胞外基质分泌增加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高糖培养组系膜细胞肥大,胶原IV的分泌增加,细胞内ROS升高,MMP降低,[Ca2+]i升高,TGP能明显改善高糖诱导的系膜细胞肥大和降低胶原IV的分泌,降低细胞内ROS含量,提高MMP的水平和降低[Ca2+]i。因此TGP可以保护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氧化应激损伤。
- 孙敏樊宏伟马宏宇朱荃
- 关键词:系膜细胞糖尿病肾病氧化应激
- 1.曲尼司特治疗糖尿病性硬肿病的临床研究;2.白癜风患者表皮内caspase14和involucrin表达检测
- 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 曲尼司特治疗糖尿病性硬肿病的临床研究 硬肿病(scleredema)是一种少见的皮肤病,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其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是皮肤发生对称性的、弥漫的、非凹陷性硬化。好发于背...
- 孙敏
- 关键词:曲尼司特白癜风
- 二十二碳六烯酸对醛固酮合成调控的研究
- 2025年
- 目的 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血液和组织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 DHA)对肾上腺皮质细胞中醛固酮合成的作用及其潜在的作用靶点。方法 单侧和双侧原发性醛固酮患者60例。利用质谱法检测患者外周血及单侧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术后病理组织中DHA浓度。采用HAC15肾上腺皮质细胞作为体外模型,比较不同浓度(0、20、80、200μM)的DHA对其细胞增殖活力CCK-8的影响。分析DHA干预后HAC15醛固酮分泌量,醛固酮合成限速酶CYP11B2的蛋白和mRNA表达变化。使用钙离子荧光检测分析DHA对钙信号的影响。结果 单侧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外周血DHA水平高于双侧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醛固酮腺瘤患者组织病理显示瘤体DHA水平高于周边皮质。DHA药物对HAC15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细胞增殖率显著下降(P<0.05),但并未显著诱导细胞凋亡。DHA干预后,HAC15细胞醛固酮分泌明显增高(P<0.001),CYP11B2的蛋白和mRNA均上调,细胞内钙离子水平也显著升高(P<0.001)。结论 DHA可能通过调控钙信号途径促进CYP11B2的表达促进HAC15醛固酮的合成与分泌。
- 高茂婷杨宇宏孙敏
- 关键词:二十二碳六烯酸醛固酮CYP11B2钙信号Ω-3脂肪酸
- 金银花中有机酸类成分抗血栓作用研究被引量:31
- 2007年
- 目的:研究金银花中绿原酸、异绿原酸类化合物的体外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及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过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从金银花水提醇沉液中提取制备绿原酸及其同分异构体、咖啡酸、异绿原酸等单体,研究其体外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和对H2O2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金银花中有机酸类化合物有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绿原酸的2个同分异构体(2个)、咖啡酸、异绿原酸类(3个)IC50分别为0.0286、1.707、2.411、0.026、0.328、0.539mg/ml;对H2O2损伤咖啡酸和异绿原酸类成分均具有明显抗损伤作用,且有剂量依赖性,绿原酸虽然未观察到直接对抗作用,但具有预防性保护作用。结论:细胞膜固相色谱法研究体系中的保留成分和其药理作用有显著的相关性;金银花有机酸类成分在血栓性血管病治疗中具有潜在价值。
- 樊宏伟李英斌孙敏朱荃
- 关键词:血小板内皮细胞金银花有机酸
- 雄激素对女性骨质代谢的作用被引量:1
- 2005年
- 雄激素对骨骼的作用因骨骼部位、物种、性别和年龄的不同而异。雄激素和雌激素都能保持松质骨量和完整性,且与年龄和性别无关。雄激素和雌激素一样都引起破骨细胞凋亡而抑制成骨细胞凋亡。虽然雄激素对松质骨的作用主要依赖于局部芳香化转变为雌激素发挥,但至少在啮齿动物中雄激素可以直接通过雄激素受体(AR)发挥作用。雄激素主要通过AR和雌激素受体α(ERα)也参与介导骨膜下成骨,高浓度雌激素通过ERβ介导则抑制骨膜下成骨。虽然雄激素表现出与雌激素类似的骨骼保护作用,但也有与雌激素不同的效应。
- 贾悦孙敏崔毓桂
- 关键词:雄激素女性骨质代谢骨质疏松雌二醇双氢睾酮
- 消可宁口服液对糖尿病大鼠下丘脑饱觉中枢(VMH)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消可宁口腹液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下丘脑饱觉中枢(VMH)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以探讨本药降糖作用的中枢神经机制。方法:选取体重为180±20克全雄SD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霉素(STZ)80mg/kg,...
- 魏群利刘翠萍孙敏刘超
- 关键词:单胺类神经递质下丘脑糖尿病大鼠口服液VMH
- 文献传递
- 类固醇激素与糖尿病及其临床问题被引量:19
- 2006年
- 刘超孙敏
- 关键词:类固醇性糖尿病类固醇激素代谢紊乱综合征继发性糖尿病皮质类固醇糖代谢异常
- 游离脂肪酸对胰岛功能的影响
- 2004年
- 2型糖尿病患者常常合并脂质代谢紊乱,特别是高三酰甘油和高游离脂肪酸血症。这一变化除了会降低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外,对胰岛功能还有潜在的不利影响。一方面,游离脂肪酸可促进胰岛细胞凋亡:另一方面,长期高脂肪酸状态还能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这一现象的确切机制不明,但可能有caspase、神经酰胺等信号传导途径的参与,并伴有参与细胞凋亡的基因表达的改变,而线粒体功能的损伤在胰岛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另外,瘦素和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PPAR)也可能在游离脂肪酸的这一毒性作用中占有一席之地。
- 孙敏贾悦刘超
- 关键词:游离脂肪酸胰岛凋亡糖尿病脂毒性
- 成人与儿童1型糖尿病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相关性的研究
- 目的 研究1型糖尿病(T1D)患者甲状腺自身免疫抗体与胰岛自身抗体及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成人与儿童患者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8月至2015年1月江苏地区收治的491名成人及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的...
- 陈阳季荔刘今卞玲玲陈恒郑旭琴孙敏刘晓云徐晶晶崔岱张梅周红文何畏杨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