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涛
- 作品数:43 被引量:207H指数:9
- 供职机构:山东省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核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剂量算法对乳腺癌调强治疗计划的影响
- 目的:比较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AAA(Analytical Anisotropic Algorithm)算法与PBC(Pencial Beam Convolution)算法在靶区内剂量均匀性、肺照射剂量与体积以及心脏照...
- 马长升尹勇刘同海孙涛
- 关键词:乳腺癌调强放疗剂量学
- 文献传递
- 基于四维CT自由呼吸下全乳调强放疗靶区与危及器官剂量学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基于4DCT的自由呼吸状态下全乳正向调强放疗(IMRT)临床靶体积(CTV)位移及体积变化与计划靶体积(PTV)及危及器官(OAR)剂量学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保乳术后接受4DCT模拟定位患者17例,以T0为参考时相制定全乳正向IMRT计划,并将Tn时相的IMRT计划复制到其余9个时相上。观察呼吸周期中呼吸运动导致的PTV与OAR剂量学变化。结果自由呼吸状态下全乳CTV位移矢量为(2.09±0.74)mm,变化率为(3.05±0.94)%。CTV变化与胛V及OAR剂量学变化无关(r=-0.390—0.480,P=0.182~0.775);CTV在前后、头脚及矢量方向与PTV平均受量、适形指数、肺脏高剂量受照体积均相关(r=-0.975~0,791,P=0.000~0.041);CTV头脚、矢量方向位移仅与心脏V5有关(r=-0.795、0.687,P=0.006、0.028)。肺体积变化与其高剂量受照体积呈正相关(V20、V30、V40、V50,r=0.655~0.882,P=0.001—0.040),而心脏体积变化仅与V,相关(r=-0.701,P=0.024)。结论自由呼吸状态下实施保乳术后全乳正向IMRT,乳腺固有体积变化对放疗影响可忽略,基于4DCT定位并制定治疗计划或辅助呼吸控制可保证全乳正向IMRT实施更为准确。
- 王玮李建彬胡宏光刘同海李奉祥徐敏孙涛
- 旋转调强技术在脉络膜转移瘤放疗中的应用
- 目的:比较三维适形(3D-CRT),逆向调强(IMRT)和旋转调强(RapidArc)计划对双眼脉络膜转移瘤的剂量学差别。方法:针对1例双眼脉络膜转移瘤的患者,分别设计三维适形(3D-CRT),逆向调强(IMRT)和旋转...
- 孙涛尹勇林秀桐刘同海尹勇
- 分段锥形束CT图像通过拼接获得完整解剖图像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段锥形束CT图像通过拼接获得完整解剖图像的方法,该方法是在计划CT图像空间分别制定两段CBCT扫描计划;在获得一套CBCT图像后,手动平移治疗床,再次行CBCT拍摄以获取相邻分段的CBCT图像;将两段图像...
- 于金明朱健尹勇刘敏卢洁刘同海陈进琥孙涛白曈张桂芳
- 文献传递
- RapidArc进行肝癌放疗时不同靶区确定方法的剂量学比较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研究应用RapidArc进行原发性肝癌(HCC)放射治疗时不同靶区确定方法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10例HCC患者,完成4D-CT、自由呼吸(FB)下3D-CT、主动呼吸控制(ABC)辅助平静吸气末屏气(EIH)下3D-CT扫描;将4D-CT依据呼吸周期分割为10套CT图像。分别在不同CT图像上手动勾画GTV,将4D-CT的10个GTV融合为内靶区1(IGTV_1),测量GTV_FB到IGTV_1的外放距离,并将所得外放距离应用于GTV_FB获得内靶区2(IGTV_2)。GTV_FB、IGTV_1、IGTV_2、GTV_EIH依据不同外放获得PTV_-1,-PTV_-4,针对不同PTV制定相应RapidArc计划(RA_1-RA_4),其中RA_1、RA_2、RA_3采用单个358°全弧,RA_4采用3个135°弧,比较不同计划间剂量学差异。结果PTV_-1、PTV_-3,体积大于PTV_-2、PTV_-4,其中PTV_-1/PTV_-2、PTV_-1/PTV_-4平均为2.5、1.9。4个RA计划的适形指数、均匀性指数、靶区最大剂量、最小剂量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RA_1、RA_3比较,RA_2、RA_4的正常肝脏平均剂量从10.21Gy(RA_1)、9.62Gy(RA_3)降低到8.23Gy(RA_2)、7.63Cy(RA_4)(X^2=10.68,P〈0.05),V_30从7.76%、6.12%降低到5.24%、5.05%(X^2=14.76,P〈0.05)。4种RA计划胃和十二指肠受量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RapidArc进行HCC放射治疗时,相对于传统外放标准,4D-CT技术或ABC技术均可在保证靶区准确的基础上完成照射剂量;两者在正常肝脏保护方面的作用基本相当。
- 巩贯忠尹勇刘同海陈进琥宋金龙卢洁马长升孙涛白瞳
- 关键词:旋转调强剂量学
- 勾画者及勾画标准对保乳术后瘤床靶区和全乳靶区勾画的影响
- 目的:探讨勾画者和勾画标准对保乳术后瘤床靶区和全乳靶区勾画的影响。方法:选择10例已获取CT模拟定位图像、术腔中放置银夹、CT图像可见血清肿形成的肉眼靶区并拟行调强放疗的保乳术后T1NOMO患者,5位勾画者在参照勾画标准...
- 李建彬徐敏刘翠翠邵倩邢军孙涛梁超前
- 关键词:保留乳房
- 文献传递
- 多发脑转移瘤同期加量适形调强与序贯适形放疗计划不同剂量参数比较
- 目的:比较多发脑转移瘤同期加量适形调强放疗与序贯适形放疗计划中不同参数的剂量。方法:选择9例肺腺癌多发脑转移患者,将脑转移灶定义为肿瘤靶区(gross tumor volume,GTV),全脑定义为临床靶区(CTV),每...
- 邵倩孙涛李建彬梁超前刘同海田世禹徐敏邢军范廷勇
- 关键词:脑转移瘤适形放疗剂量学
- 文献传递
- 锥形束CT在肺部肿瘤放疗计划中的应用研究
- 目的研究锥形束 CT 对肺部肿瘤放疗计划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10例肺部肿瘤病人,取每例病人的两次不同时间 CBCT 图像与病人的计划 CT 图像进行融合,在 CT 和 CBCT 图像上勾画靶区,分别得到 GTVCT、GT...
- 刘同海尹勇孙涛卢洁朱健陈进琥白曈
- 文献传递
- 肺灌注显像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9
- 2007年
- 目的:探讨肺灌注显像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三维适形放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拟行三维适形放疗的Ⅲ期NSCLC患者8例,行PET-CT和肺灌注显像检查,并在治疗计划系统中进行图像融合,用PET-CT勾画大体肿瘤靶区,SPECT确定肺功能区域,通过肺灌注显像所提供的信息优化放疗计划,尽可能减少功能正常肺组织的照射体积剂量,统计分析放疗计划优化前后的肺组织剂量参数变化。结果:放疗计划优化后WLVx和FLVx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而FLVx降低程度更加明显。其中WLV10、WLV15、WLV20、WLV25、WLV30和FLV10、FLV15、FLV20、FLV25、FLV30在优化放疗计划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2、0·014、0·046、0·017和0·000、0·000、0·004、0·027、0·023。结论:肺灌注显像在Ⅲ期NSCLC放疗计划优化方面,特别是对于肺灌注缺损明显的患者更有价值。
- 王中堂李宝生杨国仁付正胡旭东尹勇孙涛
- 关键词:放射性核素显像肺灌注
- 三维适形、逆向调强和旋转调强放疗技术治疗胸段食管癌的剂量学比较被引量:15
- 2012年
- 目的比较胸段食管癌3种放疗技术(3D—CRT、IMRT、RapidArc)的剂量学特点,并分析3种技术的优劣及应用特点。方法15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入组,依据CT图像,勾画靶区,针对患者的同一套CT图像的相同靶区分别制定3D—CRT、5野IMRT(IMRT5)、7野IMRT(IMRT7)、9野IMRT(IMRT9)、单弧Arc(Arcl)、双弧Arc(Arc2)共6套计划。PTV处方剂量为40Gy分20次4周+19.6Gy分14次7d。结果3D—CRT计划各项靶区剂量学参数明显差于IMRT计划及RapidArc计划(t=5.77、3.52,P〈0.05),6套计划的PTV‰(%)分别为:3D-CRT(91.55±2.90),IMRT5(96.66±1.05),IMRT7(96.87±1.23),IMRT(96.81±1.16),Arcl(94.98±1.41),Arc2(95.93±1.32)。RapidArc计划的靶区适形度(CI)最好(t=3.76,10.01,P〈0.05),IMRT计划的靶区均匀性(HI)最好(t=3.93、3.37,P〈0.05)。危及器官参数RapidArc与IMRT各计划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D—CRT和RapidArc计划的机器跳数明显少于IMRT计划,差异高达75%。结论对于胸段食管癌患者,采用IMRT或RapidArc技术可以在保护正常组织的同时,涵盖临床必需的治疗靶区。3D—CRT计划对降低正常组织低剂量散射区方面优势明显。RapidArc计划靶区剂量学参数与IMRT计划比较未见明显优势。
- 杨岩丽李宝生尹勇陈进琥孙涛孙洪福
- 关键词: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射治疗旋转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