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清海

作品数:16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潍坊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潍坊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药物
  • 3篇用药
  • 2篇药品
  • 2篇药品不良反应
  • 2篇药物管理
  • 2篇药制剂
  • 2篇制剂
  • 2篇中药
  • 2篇中药制剂
  • 2篇菌药
  • 2篇抗菌
  • 2篇抗菌药
  • 2篇抗菌药物
  • 2篇不良反应监测
  • 1篇等离子体质谱
  • 1篇等离子体质谱...
  • 1篇滴丸
  • 1篇碘造影
  • 1篇碘造影剂
  • 1篇典型病例

机构

  • 16篇潍坊市中医院
  • 1篇昌邑市人民医...
  • 1篇济宁市第一人...

作者

  • 16篇孙清海
  • 13篇王振华
  • 3篇陈焕蕾
  • 3篇赵斌
  • 1篇武美娥
  • 1篇王盟

传媒

  • 2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国外医药(抗...
  • 1篇中国药业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南药学
  • 1篇中国药物警戒
  • 1篇国际中医中药...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中国药物评价
  • 1篇中国中医药图...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0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对某院256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通过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CHPS)挖掘分析医院中药制剂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协助临床规范合理使用中药制剂并做好ADR的防范应对。方法通过CHPS对医院2017年4月-2021年4月的256例中药制剂ADR报告进行挖掘和分析。结果医院中药制剂发生ADR的人群以老年患者居多(146例,占57.0%);ADR上报的主要职业群体是临床药师(206例,占80.5%);静脉滴注是发生ADR的主要给药方式(217例,占84.8%);用药后24 h内是ADR发生的高敏时间段(137例,占53.5%);涉及原患疾病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33.6%)、呼吸系统疾病(25.0%)、恶性肿瘤(12.1%);ADR累及器官/系统前3位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全身性损害、呼吸系统损害。结论中药制剂发生ADR涉及多方面因素,需引起临床医师和药品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既要严格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促进临床中药制剂的安全合理使用,又需加强对中药制剂ADR监测的政策研究,最大限度降低中药制剂发生ADR的风险。
孙清海王振华秦英李效尧李宁
关键词:中药制剂药物不良反应用药安全
临床药师参与我院呼吸内科抗感染治疗2例典型病例分析
呼吸道感染分为上呼吸道感染与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而下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治疗时必须明确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以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下呼吸道感...
孙清海王振华王冠杰李效尧
关键词:临床药师药学监护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监测的管理和对策被引量:6
2023年
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中药在临床上应用亦越来越广泛,但中药的安全性问题亦备受关注。需要进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监测管理体系建设,明确主要监测范围,把控相关环节风险和防范,进行宣传和培训。介绍了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监测的管理内容和对策,以期为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监测提供参考。
李宁赵斌王冠杰孙清海王振华
关键词:管理体系建设
潍坊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质控中心的工作实践与质控效果分析
2025年
目的 评价市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质量控制中心在全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与合理应用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2021年潍坊市49家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品种数,青霉素使用同比比例,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住院患者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情况,住院患者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情况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情况,评价市级抗菌药物质控中心多方式、多维度质控措施管理的成效。结果 截至2021年,抗菌药物品种数由2018年的34.08个降至33.45个;青霉素使用同比比例由2018年的86.25%升至102.19%;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2018年的12.27%降至11.42%;急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2018年的22.06%降至15.85%;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2018年的49.25%降至43.88%,用药频度由2018年的46.00%降至36.25%;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由2018年的49.47%降至38.74%,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品种合理率、时机合理率及疗程≤24 h百分率均有不同程度提升;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限制级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分别由2018年的31.24%、42.83%、75.05%,升至45.99%、57.01%和86.39%;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占比、碳青霉烯类和替加环素使用率分别由2018年的4.35%、1.22%,降至1.66%、0.72%;点评抗菌药物处方占处方总数的比例和抗菌药物处方合格率由2018年的17.48%、91.93%,升至25.28%、94.34%;三级综合医院的指标管理综合控制情况优于二级综合医院和各类专科医院。结论 通过4年的管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质量控制中心在全市抗菌药物管理中成效显著,促进了全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的规范管理与合理应用,但部分指标仍未达到国家要求,还需进一步加强管理。
孙清海王振华李效尧李宁刘宝生王冠杰陈焕蕾
关键词: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管理
微波消解-ICP-MS法测定盐酸阿比朵尔中5种金属元素残留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盐酸阿比朵尔中钾、铁、铜、钯、铟5种金属元素残留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射频功率为1350 W,载气为氩气,流速为15.0 L·min^-1,雾化器气体流速为0.9 L·min^-1,雾化室温度为4℃,采样深度为8.0 mm,通过在线加入内标元素的方法来校正基质效应。结果 5种金属元素在0~200 ng·mL^-1与测定值线性关系良好,方法检测限分别为85、61、22、16和2 ng·g^-1,定量限分别为255、183、66、48和6 ng·g^-1,平均回收率在85.80%~96.1%,其RSD均小于3.0%。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快捷、灵敏度高,适用于盐酸阿比朵尔中5种微量金属元素残留的检测。
孙清海罗兆亮
关键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微波消解盐酸阿比朵尔金属元素
抗微生物药物管理实施前后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提高特殊级抗菌药物的应用合理性。方法对医院2017年1月至12月抗微生物药物管理(AMS)实施前后特殊级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特殊级抗菌药物的品规数、使用金额、使用率、微生物使用前送检率、用药频度(DDDs)、使用强度(AUD)及细菌耐药率的变化。结果与AMS实施前相比,实施后特殊级抗菌药物的品规数、使用金额、使用率有较大下降,使用前送检率有所上升,DDDs及AUD下降显著(P <0.05),耐药菌的检出率有下降趋势。结论实施AMS可显著降低特殊级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及使用强度,降低细菌的耐药率,以及提高其使用合理率。
王冠杰孙清海赵斌王振华
关键词:细菌耐药性合理用药
钩藤总碱缓释滴丸的长期毒性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钩藤总碱(RTA)缓释滴丸的长期毒性。方法将80只Wiste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RTA缓释滴丸高、中、低剂量组,每组20只。每天观察大鼠的一般状态、每2周记录一次体质量、日食量。连续灌胃12周后和停药2周后分别检测大鼠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淋巴细胞(LYM)、中性粒细胞(NEU)等血液学指标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尿素氮(BUN)、肌酐(Cr)等生化指标,计算心、脑、肝、肾脏体比值,观察心、脑、肝、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连续灌胃12周后, RTA 缓释滴丸高剂量组大鼠饮食减少,体质量增长缓慢;各组大鼠 WBC、RBC、Hb、PLT、LYM、NEU无明显变化;RTA缓释滴丸高剂量组大鼠的ALT、AST和ALP值升高[分别为(77.5±11.9)U/L、(210.4±21.7)U/L、(220.6±19.8)U/L],与空白对照组[分别为(55.2±12.1)U/L、(180.4±21.3)U/L、(190.3±22.6)U/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A 缓释滴丸高剂量组大鼠肝脏的脏体比值(3.86±0.29)较空白对照组(3.52±0.25)升高(P<0.05),肝脏部分出现变性、灶状坏死。结论 RTA缓释滴丸高剂量长期给药可产生肝毒性。
王盟孙清海刘卫
关键词:钩藤总碱缓释滴丸长期毒性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分析被引量:27
2020年
目的分析CT增强扫描中碘造影剂发生不良反应的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CT室进行增强扫描发生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病例资料,分别按照患者性别、年龄、碘造影剂种类、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累及系统、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2500例CT增强扫描患者中,81例发生碘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4%,其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46例,男女比例为0.76:1;涉及药品包括碘普罗胺、碘海醇、碘克沙醇、碘佛醇等常用的非离子型碘造影剂,以碘普罗胺和碘海醇为多。皮试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27例,正常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54例。过敏反应临床表现多样,以皮疹、瘙痒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其次为恶心、呕吐等胃肠道损害;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无死亡病例。结论CT增强扫描应用碘造影剂时,用药前应重视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必要急救准备,用药时密切观察,出现不良反应时早期识别与干预,以提高碘造影剂临床用药安全。
王冠杰孙清海陈焕蕾王振华
关键词: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
浅谈医院健康教育被引量:2
2008年
医院健康教育是指医务人员以医院作为健康教育基地,通过系统的教育活动,对疾病状态下的特殊人群及其家属进行疾病预防、康复和有关的医疗护理及自我保健等知识的宣教,并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来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其行为向促进康复和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它与对普通人群进行的健康科普知识教育,共同构成了健康教育的完整概念。健康教育在治病尤其是防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患者满意,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已成为医院追求的最高标准。因此,医护人员在临床诊治操作过程中,应重视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已成为提高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策略之一。
武美娥厉兆春孙清海
关键词:医院健康教育医院医疗质量教育基地医务人员教育活动疾病预防
疏血通注射液联用其他抗凝药物致严重出血一例
2018年
报道1例疏血通注射液联用其他抗凝药物致严重出血病例,分析其严重出血的原因,提醒临床医师应用时应仔细阅读说明书,加强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王冠杰杜世芳孙清海王振华
关键词:抗凝药出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