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玲伟
- 作品数:17 被引量:57H指数:4
- 供职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代谢组学平台在兽药检测中的研究应用评价被引量:2
- 2014年
- 随着兽药在畜牧生产上的广泛应用及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兽药分析技术已成为迫切需求,并取得较大的发展。代谢组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研究生物体系因不同条件因素而影响内源性代谢物变化的研究平台。通过对该技术的综述,旨在较深入了解兽药残留检测样品分离、纯化技术及确证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孙玲伟包凯张洪友夏成李影李兰
- 关键词:代谢组学兽药
- 奶牛酮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4年
- 奶牛酮病是目前集约化养殖场多发的一种营养代谢病,主要与能量代谢相关,但由于其发病机理的复杂性,并没有全面性的分析奶牛酮病。本文对奶牛酮病的分类、机理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奶牛酮病奠定理论基础。
- 孙玲伟高阳包凯张洪友夏成吴凌
- 关键词:奶牛酮病发病机理
- Ⅰ型、Ⅱ型酮病对奶牛血液某些理化参数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本试验旨在了解Ⅰ型、Ⅱ型酮病发生时奶牛体内某些理化参数的变化。在某集约化牛场随机选取产后7~28 d、平均胎次为2~3胎的试验奶牛,根据血浆中β-羟丁酸(BHBA)、葡萄糖(Glc)、游离脂肪酸(NEFA)的含量以及临床发病特点分为Ⅰ型酮病组(20头)、Ⅱ型酮病组(20头)和健康对照组(10头)。结果显示,三组间血浆中Glc、BH-BA、NEFA的浓度与体况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三组试验奶牛的泌乳量、产后天数、血浆中胰岛素(INS)含量彼此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Ⅰ型酮病、Ⅱ型酮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的理化参数存在显著差异,为深入探究奶牛Ⅰ型酮病与Ⅱ型酮临床病理学、早期检测和诊断以及详细的发病机理提供依据,为今后有效地预防奶牛Ⅰ型、Ⅱ型酮病奠定基础。
- 李影孙玲伟张洪友夏成徐闯高阳钱伟东
- 关键词:葡萄糖Β-羟丁酸游离脂肪酸
- 应用iTRAQ-HPLC-MS技术筛选奶牛脂肪肝病尿液蛋白标志物被引量:4
- 2014年
- 应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筛选并鉴定脂肪肝病奶牛尿液中的差异表达蛋白,为诊断奶牛脂肪肝病提供新的生物标志物。收集40头奶牛的尿液,分为脂肪肝病组A1、A2和健康对照组B1、B2,每组各10头奶牛。组内每10个样品等量混合后进行试验,将符合要求的样品进行iTRAQ标记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层析,经串联质谱鉴定。共筛选出110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50个表达下调,60个表达上调;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了4个关键性蛋白:玻连蛋白(Vitronectin,VTN)、脂质运载蛋白(Lipocalin,LCN2)、凝血酶原(Prothrombin,F2)和丛集素(Clusterin,CLU)。本试验成功筛选出脂肪肝病奶牛尿液中的差异表达蛋白,并鉴定出其中4种与奶牛脂肪肝病存在密切关系的关键性调节因子,如能进一步证实为奶牛脂肪肝病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将会为奶牛脂肪肝病的早期检测和诊断提供新的方法。
- 孙雨航夏成舒适孙玲伟徐闯
- 关键词:差异表达蛋白蛋白标志物
- 应用中药复方制剂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效果评价被引量:1
- 2014年
- 奶牛产后子宫内膜炎是生产奶牛,尤其是高产奶牛易发、多发、常见的产科疾病,极易继发子宫蓄脓、卵巢囊肿及不孕症等疾病,甚至导致死亡。本研究选取急性和慢性子宫内膜炎患病奶牛各40头,应用自制中药复方制剂对其治疗。结果显示,患急性子宫内膜炎奶牛26头治愈,治愈率62.5%;患慢性子宫内膜炎奶牛22头治愈,治愈率57.5%。结果表明,该复方中益母草和红花等药物能够发挥其抗炎、活血化瘀及收缩子宫的作用,对急性和慢性子宫内膜炎有治疗作用,且效果良好。这一结果为中药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 于省波包凯孙玲伟李士泽
- 关键词:奶牛子宫内膜炎中药
- 奶牛酮病的血浆代谢组学分析
- 引言奶牛酮病是一种原发性或继发性且多发于泌乳早期的代谢性紊乱性疾病。酮病因造成奶牛生产性能、繁殖性能下降,给奶牛场来了巨大损失,而受到奶牛养殖业的高度重视。目的通过应用生物核磁共振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奶牛在患有...
- 孙玲伟张洪友夏成包凯李兰李影
- 关键词:酮病
- 基于1H NMR和GC/MS技术的奶牛酮病血浆代谢组学分析
- 奶牛酮病是多发于围产后期的一种代谢性疾病。通常是因为奶牛产后进行大量泌乳和/或糖类等能量物质摄入不足所致的能量负平衡而无法有效缓解,促发本病。酮病因造成奶牛生产性能、繁殖性能下降,给奶牛场来了巨大损失,而受到奶牛业的高度...
- 孙玲伟
- 关键词:代谢组学奶牛酮病GC/MS
- 文献传递
- 探讨奶牛产后乏情的3种激素疗法被引量:2
- 2013年
- 为探讨不同的生殖激素对奶牛产后乏情的治疗效果,将奶牛根据发情表现和直肠检查分为卵巢囊肿组、持久黄体组和卵泡静止组,均采用了3种激素疗法进行试验。结果显示:卵泡静止组奶牛,第1天肌肉注射促黄体生成素,第7天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第10天如发情肌注促排三号(方法 1),治愈率达到60%。持久黄体组奶牛,第1天、2天、3天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方法2),治愈率为67%。卵巢囊肿组奶牛,第1天、7天、10天肌肉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方法 3),治愈率为53%。结果表明:卵泡静止采用方法 1,持久黄体采用方法 2,卵巢囊肿采用方法 3使得产后乏情奶牛治疗后迅速调节体内生殖激素趋于正常,有效提高了奶牛产后乏情的治愈率。
- 包凯张洪友夏成吴晨晨于永忠吴凌孙玲伟
- 关键词:奶牛持久黄体卵巢静止激素治疗
- 基于~1H NMR技术的奶牛Ⅰ型和Ⅱ型酮病血浆代谢谱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中1H NMR技术方法筛选出Ⅰ型酮病、Ⅱ型酮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血浆差异性代谢物。【方法】选取产后7—28 d,平均胎次为2—3胎的实验奶牛50头。根据血糖(Glc)、β-羟丁酸(BHBA)和游离脂肪酸(NEFA)的含量与临床发病特点分为Ⅰ型酮病、Ⅱ型酮病与健康对照组,其中Ⅰ型酮病20头,Ⅱ型酮病为20头,健康对照组为10头。当患病牛血中BHBA>1.20 mmol?L-1,Glc<2.50 mmol?L-1,NEFA>0.50 mmol·L-1时,被认为患I型酮病;当患病牛血浆中BHBA>1.20 mmol?L-1,Glc>2.80 mmol?L-1,NEFA>0.50 mmol?L-1时,被认为患II型酮病;当奶牛血中BHBA<1.00 mmol?L-1,Glc>3.75 mmol?L-1,NEFA<0.40 mmol?L-1时,被认为健康对照组。运用代谢组学中1H NMR技术对实验奶牛的血浆代谢物分析,获得相应的代谢图谱,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的模式判别,从而寻找潜在的生物标记物。【结果】通过1H NMR分析,Ⅰ型酮病、Ⅱ型酮病与健康对照的代谢图谱差异明显,3组代谢产物各自聚集,分散区域显著。Ⅱ型酮病与健康对照比较,获得7种血浆差异代谢物,主要为丙氨酸、赖氨酸、β-羟丁酸、丙酮、乳酸等,其中血浆中β-羟丁酸、丙酮、乳酸浓度升高;丙氨酸、赖氨酸、酪氨酸、肌酸浓度呈现下降。Ⅰ型酮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获得19种血浆差异代谢物,主要为酪氨酸、苯丙氨酸、肌酸、β-羟丁酸、丙酮等,其中β-羟丁酸、丙酮浓度升高;酪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丙氨酸、肌酸、肌醇、β-葡萄糖、谷氨酰胺、谷氨酸、柠檬酸、α-葡萄糖、甲酸、甘氨酸、O-乙酰葡萄糖胺、磷酸胆碱浓度呈现下降。Ⅰ型酮病与Ⅱ型酮病比较,获得24种血浆差异代谢物,主要为柠檬酸、组氨酸、β-葡萄糖、异亮氨酸、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其中β-羟丁酸、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异�
- 李影徐闯夏成张洪友孙玲伟许楚楚
- 关键词:奶牛HNMR代谢组学
- 基于LC-MS技术的酮病奶牛血浆代谢谱分析
- 2015年
- 本试验运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对临床酮病,亚临床酮病,健康奶牛的血浆进行代谢物的分析,结合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要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进行模式判别,寻找潜在的生物标记物。结果共筛选到28个变量可能是酮病潜在的生物标志。表明了在奶牛酮病发生过程中,机体代谢变化涉及了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神经信号转导等多个代谢和信号传导途径。为今后进一步深入和研究奶牛酮病的发病机理、诊断和预防等奠定了理论基础。
- 李影张洪友包凯孙玲伟夏成徐闯
- 关键词:L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