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跃 作品数:44 被引量:58 H指数:5 供职机构: 湖州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湖州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化学工程 文化科学 更多>>
OBE理念下《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2022年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化学类、生物类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本文对目前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理念(OBE),在课程教学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考核方式等提出了改革的措施并进行了相应的实践。结果表明,在OBE理念下的教学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及综合素质。 孟跃 孟跃 赵明星关键词:无机及分析化学 课程教学改革 教学质量 配合物Cu(Him)_2(bmba)_2的合成、结构及表征 被引量:2 2014年 采用溶液法在室温甲醇溶液中,以新制备的CuCO3·yH2O、咪唑(Him)和4-溴-2-甲基苯甲酸(Hbmba)为原料合成了单核铜结构标题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表征了其结构。结果表明: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7.681(2),b=8.159(2),c=10.408(2),α=93.22(3)°,β=102.06(3)°,γ=112.50(3)°,V=582.6(9)3,Z=1,μ=4.403 mm-1,F(000)=311,Dc=1.789 g·cm-3。配合物中心Cu(Ⅱ)离子配位数为6,构成CuN2O4较大畸变的八面体配位模式,分子间通过N—H…O氢键沿着[100]方向形成一维超分子链,超分子链间通过芳环π-π堆积作用在(011)面形成超分子层,进而层与层由范德华作用力构筑了三维超分子。 倪生良 徐可慧 钱坤 孟跃关键词:铜配合物 超分子结构 试管架(1)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试管架(1)。;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放置试管。;3.本外观设计的设计要点:产品的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者照片:立体图。 葛梦婷 孟跃文献传递 双核钴配合物[Co_2(phen)_4(C_8H_7O_2)_2](ClO_4)_2·2EtOH的合成与结构 被引量:3 2013年 以2-甲基苯甲酸、邻菲罗啉和Co(ClO4)2·6H2O为原料,常温下在乙醇水溶液中合成得到了一个中心对称的双核钴的配合物[Co2(phen)4(C8H7O2)2](ClO4)2·2EtOH,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了配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9.684(2),b=13.077(3),c=13.958(3),α=111.11(3)°,β=94.54(3)°,γ=102.60(3)°,V=1 584.9(9)3,Z=1,μ=0.682 mm-1,F(000)=722.0,D c=1.467g·cm-3。配合物结构单元中,中心对称的双核钴[Co2(phen)4(C8H7O2)2]2+阳离子与两个结构无序的ClO-4以静电引力相作用,两个乙醇分子则通过O—H…O氢键与配位阳离子相连。 孟跃 陈蕊 赵叶民 倪生良关键词:双核钴配合物 晶体结构 洗耳球(3)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洗耳球(3)。;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移液管抽取液体。;3.本外观设计的设计要点:产品的色彩。;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者照片:主视图。;5.左视图、右视图同主视图,故省略。;6.本... 徐可慧 孟跃文献传递 移液管架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移液管架。;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放置移液管。;3.本外观设计的设计要点:产品的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者照片:立体图。 孟跃文献传递 洗耳球(1)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洗耳球(1)。;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吸量管定量抽取液体。;3.本外观设计的设计要点:产品的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者照片:立体图。;5.省略说明:后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与主... 马杭 孟跃文献传递 配合物Zn(C_3H_4N_2)_2(C_8H_6O_2Br)_2的水热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 2014年 在140℃下,以3-溴-4-甲基苯甲酸和咪唑为配体,通过水热法在甲醇/水混合溶剂中反应24 h合成了锌(Ⅱ)配合物Zn(C3H4N2)2(C8H6O2Br)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X射线粉末衍射对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同时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定了其晶体结构。结果表明,其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晶胞参数:a=13.257(3),b=9.765(2),c=20.494(4),β=107.79(3)°,V=2526.3(9)3,Dc=1.655g·cm-3,μ=4.170mm-1,F(000)=1248,Z=4,最终残差因子R1=0.0552,wR2=0.1378。配合物为单核结构,中心锌(Ⅱ)离子与来自2个3-溴-4-甲基苯甲酸根的2个O原子及2个咪唑分子的2个N原子配位,形成了畸变的四方锥几何体。晶体内,分子间则通过N—H…O氢键作用在ab面形成了层状结构。研究了配合物的发光性质。 赵明星 高颖 孟跃 倪生良关键词:锌配合物 水热合成 In/Au(111)和Ir/Au(111)面上巴豆醛选择加氢的机理研究及比较 2018年 基于巴豆醛在M/Au(111)合金表面(M=In,Ir)垂直吸附的最稳定吸附结构,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其不完全加氢的反应机理进行探究。从不同加氢机理下各基元反应的活化能、反应热计算以及构型变化分析中可知,巴豆醛在M/Au(111)面上均优先对距离合金表面较近的CO进行加氢,且以C为活性中心优先进行加氢为最优机理,其中第1步加氢反应的活化能较高,是该机理的控速步骤。反应物巴豆醛的O原子与合金的掺杂原子M形成较强的化学吸附,提高了M/Au(111)面对CO加氢的选择性。巴豆醛按最优机理加氢的基元反应中在In/Au(111)面上最高反应能垒为0.969 e V,比在Ir/Au(111)面的最高反应能垒1.332 e V低,因此认为In/Au合金对其不完全加氢有更好的催化活性。 夏盛杰 罗伟 薛继龙 孟跃 孟跃 蒋军辉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 巴豆醛 计算化学 加氢 水滑石负载AuCu合金催化水煤气变换反应:催化性能与结构组成 被引量:6 2019年 以ZnAl水滑石(ZnAl-LDHs)为载体,合成了负载Au和AuCu合金的水滑石(Au/LDHs和AuCu/LDHs)用于催化水煤气变换反应(WGSR)。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及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表征了负载型催化剂的结构与组成。探讨了不同的Au和Cu物质的量之比(nAu∶nCu)对AuCu/LDHs催化WGSR性能的影响并与Au/LDHs的活性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负载Au纳米颗粒可明显的提升LDHs催化WGSR的活性,而负载AuCu合金后其活性又进一步的提升。当nAu∶nCu=2∶1时具有最佳的催化效率:活性为207.1μmol·gcat^-1·s^-1,TOF值为1.79s^-1,活化能为31.1kJ·mol^-1。通过分析对比不同样品的物理化学性质参数,探讨了不同的nAu∶nCu对Au的粒径、分散度、覆盖度及反应活性的影响。此外,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表明,加入第二金属Cu形成合金后增大了Au^δ+组分在体系中的含量(nAu∶nCu=2∶1时含量最高),这可能是负载体系催化WGSR具有高活性的原因。 沈显荣 孟跃 夏盛杰关键词:水滑石 水煤气变换反应 催化剂组成 反应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