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艳茹

作品数:10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地震行业科研专项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地震
  • 3篇低频段
  • 3篇地电
  • 3篇电磁
  • 3篇电磁场
  • 3篇频段
  • 3篇自然电场
  • 3篇磁场
  • 2篇地电场
  • 2篇震前
  • 1篇低频
  • 1篇地电场观测
  • 1篇地电观测
  • 1篇地电阻率
  • 1篇地电阻率观测
  • 1篇地震分析
  • 1篇地震分析预报
  • 1篇地震前
  • 1篇地震前兆
  • 1篇地震前兆观测

机构

  • 10篇中国地震局地...
  • 3篇天津市地震局
  • 2篇北京市地震局
  • 2篇上海市地震局

作者

  • 10篇宋艳茹
  • 7篇席继楼
  • 7篇刘超
  • 4篇庄楠
  • 3篇徐学恭
  • 3篇胡明朝
  • 2篇关华平
  • 2篇王同利
  • 2篇胡乐银
  • 2篇李晓鹏
  • 1篇崔博闻
  • 1篇赵金波

传媒

  • 2篇地震地磁观测...
  • 2篇国际地震动态
  • 2篇中国地震学会...
  • 1篇地震地质
  • 1篇地震学报

年份

  • 2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方位自然电场观测方法和观测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自然电场(又称自然电位)是由地下矿体、电解质与周围介质之间、以及地下岩石结构体之间的物理化学反应产生,包括氧化.还原电场、过滤电场、接触.扩散电场等。一般情况下,自然电场具有局部性和相对稳定性等特点,也会由于局部性的地下水系、裂隙的变化,产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剧烈变化等。自然电场的物理意义比较明确,变化(孕震)机理相对明晰,在唐山7.8级地震、海城7.3级地震、松潘7.2级等中强以上地震前后,记录到了可能与地震孕育有关的变化形态。
席继楼宋艳茹胡明朝刘超徐学恭尚先旗
关键词:自然电场物理化学反应自然电位
超低频段地震电磁场观测技术研究
地震电磁学源于地球电磁学,基于地球电磁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技术,探索与孕震过程有关的电磁现象以及地球介质的电磁性质的变化规律,为地震预报以及孕震过程的理论研究提供服务。我国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开始进行地震电磁扰动(又称...
宋艳茹
一种Pb-PbCl_2不极化电极试验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在分析不极化电极基本实现原理的基础上,研究和讨论影响地电场测量电极工作稳定性的主要技术因素,采用Pb-PbCl_2技术方案和可螺旋拆解的分体式结构,完成一种不极化电极的研究和试验。结果表明:①该电极的主要技术性能不低于目前国内外在该领域的指标要求;②在性能试验期间,极化电位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均较高;③应用研究过程中,较好记录了地电场日变化和地电暴等背景变化。
宋艳茹席继楼刘超李晓鹏庄楠徐学恭尚先旗赵金波
关键词:地电场稳定性
超低频段地震电磁场观测技术研究
宋艳茹关华平席继楼刘超庄楠
地电观测中城铁干扰数据频谱特性分析研究
2012年
地震前兆观测中地电观测是地震分析预报中最可靠的观测方法之一。但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观测数据受到了多元化干扰信号的侵袭,给我们在地电观测数据中提取有用的地震信号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为了给地电前兆地震分析提供更优化的数据,课题组将对我局地电阻率观测数据质量做出量化分析及评估。在此基础上,通过数据处理方法得到地电观测数据的可用信号和干扰信号的大小,再通过实地考察,数据统计的方法收集到干扰信号源的变化情况以及干扰信号源所引起的地电观测数据变化大小,然后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识别和分析地电阻率干扰数据的处理方法。
王同利胡乐银宋艳茹
关键词:地电观测频谱特性地震分析预报地电阻率观测地震前兆观测
多重自相关在微弱低频电磁信号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低频电磁信号在地下电性结构探测中具有重要作用,经过长距离传播,信号衰减,可能被淹没于噪声中。利用多重自相关检测方法,对微弱低频电磁信号进行检测,并与自适应滤波法和离散小波变换法进行对比。利用Matlab对3种算法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多重自相关法能更好抑制噪声,有效检测微弱信号,检测性能优于小波变换法和自适应滤波法。
李晓鹏席继楼刘超宋艳茹
关键词:微弱信号信号检测自适应滤波离散小波变换
自然电场震前变化分析与观测方法研究
席继楼谭大诚胡明朝刘超庄楠宋艳茹
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对地电场观测的干扰影响被引量:15
2013年
北京地区地电场观测受到城市轨道交通等严重干扰。文中分析了北京地区多年来的地电场观测数据受城市轨道交通干扰的情况,根据轨道交通的运行特点,对干扰严重的通州台地电场观测数据进行了FFT谱分析,提取出地电场观测的正常变化数据,并对此类干扰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
王同利胡乐银崔博闻宋艳茹
关键词:地电场观测谱分析
全方位自然电场观测方法和观测技术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自然电场是一种物理意义比较明确,变化(孕震)机理相对明晰的地球物理场,在矿产资源勘探、水文地质勘测等领域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在地震监测领域也有了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本文在初步研究全方位自然电场观测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和讨论了基于全方位自然电场观测技术,包括一种Pb-PbCl2不极化电极、多测道高精度数据测量、网络控制与数据通信等组件和模块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实现方法,便携式设计和环境温度适应能力的技术实现途径等,并对天津市静海地震台的自然电场试验观测系统及观测数据进行了简要介绍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①全方位自然电场观测方法能够捕捉到各个方向自然电场及其随时间的变化;②自然电场观测技术系统能够配合全方位自然电场观测方法,在360°范围内开展自然电场及其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变化测量,具有较高的观测精度、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观测环境适应能力;③天津市静海地震台的试验观测系统记录到了可能与周边水系的季节性变化有关的自然电场全方位变化.
席继楼宋艳茹胡明朝刘超徐学恭尚先旗
关键词:自然电场
超低频段地震电磁场观测技术研究
实验表明孕震过程中的电磁辐射频谱包含了电磁波的多个频段,其中超低频段(300Hz以下)内由于具有干扰较少、传播时衰减较慢等优点,是地震电磁场观测与研究的主要频段。目前我国的电磁扰动观测频段大多在0.1~10Hz,且记录方...
宋艳茹关华平席继楼刘超庄楠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