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丽娜

作品数:5 被引量:5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油藏
  • 2篇油藏注采
  • 2篇生产井
  • 2篇气驱
  • 2篇注采
  • 2篇流压
  • 2篇井底
  • 2篇井底流压
  • 2篇高差
  • 1篇单井
  • 1篇单井产量
  • 1篇低渗
  • 1篇低渗透
  • 1篇低渗透油藏
  • 1篇氧化碳
  • 1篇油藏工程
  • 1篇油藏工程方法
  • 1篇油厂
  • 1篇油田
  • 1篇油田注水

机构

  • 5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天津化工研究...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作者

  • 5篇尹丽娜
  • 3篇杨永智
  • 2篇吕文峰
  • 2篇周体尧
  • 2篇杨思玉
  • 2篇张曙光
  • 1篇马浴铭
  • 1篇王高峰
  • 1篇沈平平
  • 1篇程耀丽
  • 1篇张玉
  • 1篇郑雄杰
  • 1篇徐国徽
  • 1篇张保山
  • 1篇郝志海
  • 1篇张云海
  • 1篇彭大伟
  • 1篇汪芳
  • 1篇吕文峰

传媒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工业水处理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中国CO2提高石油采收率与地质埋存技术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控制CO2的排放已经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科技人员的广泛关注,已经成为一项声势浩大的国际行动。在我国实行CO2高效利用与地质埋存相结合的技术思路是缓解环境污染压力、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有效途径。在分析CO2提高石油采收率与地质埋存技术研究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大多数油田非均质性强、渗透率低、原油黏度和含蜡量高、原油与CO2的混相压力高等特点,分析了CO2提高石油采收率与地质埋存技术体系中的关键科学问题:适合中国地质特点的CO2提高石油采收率与地质埋存评价体系问题、中国地质特点CO2提高石油采收率与地质埋存的基本地质理论问题、CO2提高石油采收率与地质埋存过程中的物理化学理论问题、CO2提高石油采收率与地质埋存驱动过程中的渗流力学问题及CO2分离、运输与防腐的相关科学问题,指出了在研究过程中需遵循的思路对策与途径,为中国CO2提高石油采收率与地质埋存一体化研究指明了方向。
杨永智沈平平张云海尹丽娜郝志海
关键词:二氧化碳提高石油采收率
适合二氧化碳驱的低渗透油藏筛选方法被引量:42
2015年
鉴于现有CO2驱油藏筛选标准缺乏体现未来生产效果的技术经济指标,向现有筛选标准中增补能够反映CO2驱经济效益的指标(单井产量相关指标),进而提出适合CO2驱的低渗透油藏筛选新方法。基于气驱增产倍数概念得出低渗透油藏气驱见效高峰期单井产量油藏工程预测方法,根据技术经济学原理得到反映CO2驱项目整个评价期盈亏平衡情况的经济极限单井产量确定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CO2驱低渗透油藏筛选新指标:若油藏工程方法预测气驱见效高峰期单井产量高于气驱经济极限单井产量,则目标油藏适合注气。进一步提出了气驱油藏4步筛查法:技术性筛选→经济性筛选→可行性精细评价→最优注气区块推荐。利用新方法重新评价了某油田17个区块CO2驱潜力,得到适合CO2驱的地质储量仅为传统方法的32.4%。建议按照新方法选择注气区块,确保项目的经济效益。
王高峰郑雄杰张玉吕文峰汪芳尹丽娜
关键词:CO2驱低渗透油藏油藏工程方法
红岗采油厂注水系统缓蚀阻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2
2009年
吉林油田红岗采油厂注水系统腐蚀、结垢现象非常严重,经现场取样分析,研究了系统腐蚀结垢的原因。通过药剂筛选和实验评价,确定了合适的水处理方案及相应的药剂。现场运行结果表明,该水处理方案有效解决了注水系统的腐蚀结垢问题,确保了采油厂注水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行。
程耀丽马浴铭张保山彭大伟徐国徽尹丽娜
关键词:油田注水腐蚀结垢硫酸盐还原菌
一种气驱油藏注采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气驱油藏注采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输入构造高差等计算参数;建立以注气井为中心井组单元,计算并调整生产井井底流压,达到井组内均衡驱替;建立以生产井为中心井组单元,计算并调整注气井注入压力,达到相邻注...
吕文峰周体尧杨思玉杨永智史彦尧尹丽娜廉黎明张曙光
一种气驱油藏注采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气驱油藏注采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输入构造高差等计算参数;建立以注气井为中心井组单元,计算并调整生产井井底流压,达到井组内均衡驱替;建立以生产井为中心井组单元,计算并调整注气井注入压力,达到相邻注...
吕文峰周体尧杨思玉杨永智史彦尧尹丽娜廉黎明张曙光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