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展志焕

作品数:8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兵器科学与技术理学一般工业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兵器科学与技...
  • 2篇理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篇多管火箭
  • 4篇仿真
  • 3篇定向器
  • 3篇传递矩阵
  • 3篇传递矩阵法
  • 2篇振动
  • 2篇振动控制
  • 1篇动力学
  • 1篇多体系统
  • 1篇多体系统动力...
  • 1篇振动测量
  • 1篇振动主动控制
  • 1篇柔性机械
  • 1篇柔性机械臂
  • 1篇射击密集度
  • 1篇索力
  • 1篇推力
  • 1篇推力器
  • 1篇总线
  • 1篇最优控制

机构

  • 8篇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8篇展志焕
  • 8篇芮筱亭
  • 6篇王国平
  • 5篇杨富锋
  • 4篇贺军义
  • 2篇戎保
  • 1篇杨富峰
  • 1篇杨海根
  • 1篇刘志军
  • 1篇冯宾宾

传媒

  • 3篇振动工程学报
  • 1篇振动.测试与...
  • 1篇火力与指挥控...
  • 1篇力学学报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动力学与控制...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超长斜拉索张力振动测量的传递矩阵法被引量:1
2012年
振动法测量拉索张力需要准确描述索力与自振频率的关系,为反映超长斜拉索的真实构形及垂度效应,满足超大跨斜拉桥对测试精度的要求,考虑超长斜拉索垂度、倾角、自重及切向张力沿拉索变化的影响,在静力分析推导出斜拉索静态构形的悬链线方程基础上建立超长斜拉索振动的离散模型,应用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计算拉索固有频率,通过求解特征方程建立索力与振动频率的关系,提高了超长斜拉索张力的振动测量精度,完善了索力振动测量方法。通过对实际工程的测试结果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准确、实用和易编程的特点,完全能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刘志军芮筱亭展志焕冯宾宾王国平
关键词:传递矩阵法超长斜拉索索力固有频率
提高多管火箭射击密集度设计技术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为了提高多管火箭的射击密集度,利用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建立了某多管火箭发射动力学模型和射击密集度仿真系统,用多管火箭固有振动特性的模态试验结果验证了相关仿真结果,利用仿真系统对不同发射环境下振动特性、动力响应和密集度进行仿真研究,并对射序和射击间隔对密集度的影响进行仿真研究,得到提高多管火箭密集度发射的最佳射序和射击间隔,研发了小型化的多管火箭可变射序和射击间隔发火装置,可实现最佳射序和射击间隔高密集度发射,在某次密集度试验中,利用该发射技术使某多管火箭射击密集度提高20%以上。
贺军义芮筱亭王国平杨海根展志焕
关键词:多管火箭仿真射击密集度模态
含有分叉的受控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被引量:3
2008年
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是解决受控多体系统动力学问题的有效方法,针对含有分叉的受控多体系统动力学问题,分别建立了控制激励元件、控制反馈元件及其含有分叉的受控多体系统总体传递矩阵.实例计算了无控和受控多体系统的运动响应与牛顿欧拉方法比较,计算表明了受控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解决分叉控制系统运动的有效性.
杨富锋芮筱亭展志焕
关键词:动力学
受控柔性机械臂动力学建模仿真被引量:5
2009年
针对链式反馈受控多体系统,建立了反馈控制的通用处理方法,构造了相应的控制元件,建立了受控多体系统离散时间传递矩阵法。该方法无需建立系统总体动力学方程,计算速度快、建模灵活,相比于其他动力学方法更利于对复杂受控多体系统的动态设计和实时控制。采用PD控制和基于压电激励器的模态速度反馈控制,分别建立了柔性机械臂系统相应的传递矩阵,应用文中方法实现了对柔性机械臂轨迹跟踪和振动主动控制,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戎保芮筱亭杨富锋展志焕
关键词:振动主动控制多体系统动力学柔性机械臂传递矩阵法PZT
多管火箭定向管振动控制设计被引量:6
2011年
为了减小多管火箭在发射过程中定向管振动对火箭弹起始扰动的影响,考虑多管火箭的噪声干扰,基于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建立了多管火箭动力学模型,在模态空间下设计了H2最优控制器控制定向管振动,进行了数值仿真,并把H2最优控制器与PD控制器进行了仿真对比,结果表明,采用H2最优控制器的系统不但具有良好的瞬态和稳态性能,而且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能有效地抑制噪声干扰,增强了控制系统的鲁棒性能。
展志焕芮筱亭戎保杨富锋王国平
关键词:多管火箭振动控制H2最优控制
基于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的多管火箭定向器振动控制被引量:14
2010年
应用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建立了全新的多管火箭发射动力学控制模型,以二次型性能指标为成本函数,设计了脉冲推力器为控制执行机构的振动主动控制律,并设计了多管火箭发射系统在燃气流冲击下定向器的振动主动控制系统,获得了最优脉冲控制力幅值和脉冲推力器工作次数.应用设计的控制律数值仿真了某多管火箭定向器无控和受控状态下的振动响应,仿真结果表明该法可有效地降低定向器的振动.该方法易于工程实现,对控制多管火箭发射系统的振动、提高多管火箭射击的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展志焕芮筱亭王国平杨富锋贺军义
关键词:多管火箭振动控制脉冲推力器
多管火箭定向器振动控制器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
2013年
为了对定向器振动进行有效控制,提高多管火箭射击精度,以多管火箭发射动力学与控制理论为依据,研究并设计了定向器振动脉冲推力控制方案;基于PXI总线技术,设计并实现了定向器X/Y/Z三方向共128路脉冲点火控制系统。系统主要由中心控制模块、多路通信模块、三方向数字控制输出模块组成;该控制系统具有多路数据通信、三方向多路脉冲点火指令形成和控制输出功能。物理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可很好地完成定向器姿态信号的实时采集处理和三方向多路脉冲点火控制任务,为利用脉冲推力控制定向器振动,提高多管火箭射击精度奠定了现实基础。
贺军义芮筱亭王国平杨富峰展志焕
关键词:多管火箭振动PXI总线控制系统仿真
多管火箭发射过程中定向器振动特性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为了在多管火箭发射过程中能获得准确的定向器管口振动信号,研究了多管火箭发射过程中定向器管口振动特性;利用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和发射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多管火箭发射动力学模型和仿真系统,通过多管火箭模态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仿真获得了在发射过程中定向器管口振动的时域历程,利用离散傅里叶变换(DFT)技术,获得了在发射过程中定向器管口振动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信号的频域特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椭圆滤波器,并通过对发射过程中定向器管口的加速度采集信号的滤波前后对比,验证了该研究内容的正确性和重要性,为多管火箭发射过程中定向器运动信号的采集和控制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贺军义芮筱亭王国平杨富锋展志焕
关键词:多管火箭振动仿真离散傅里叶变换滤波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