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左莹

作品数:23 被引量:127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1篇地震
  • 9篇浅层
  • 7篇剖面
  • 6篇浅部
  • 5篇地震勘探
  • 5篇正演
  • 5篇正演模拟
  • 5篇浅层地震
  • 5篇勘探
  • 4篇断层
  • 4篇浅层地震勘探
  • 3篇面波
  • 3篇活断层
  • 3篇横波
  • 3篇反射剖面
  • 2篇地壳
  • 2篇地震反射剖面
  • 2篇地质
  • 2篇断裂活动性
  • 2篇深地震

机构

  • 23篇中国地震局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作者

  • 23篇左莹
  • 13篇酆少英
  • 11篇秦晶晶
  • 9篇袁洪克
  • 9篇谭雅丽
  • 5篇何银娟
  • 5篇魏学强
  • 4篇刘保金
  • 4篇邓小娟
  • 3篇赵成彬
  • 2篇刘明军
  • 2篇赵成斌
  • 2篇石金虎
  • 2篇朱国军
  • 1篇何宏林
  • 1篇张先康
  • 1篇杨晓平
  • 1篇寇昆朋
  • 1篇李稳
  • 1篇冉永康

传媒

  • 5篇大地测量与地...
  • 3篇地震地质
  • 3篇地球物理学报
  • 3篇2014年中...
  • 2篇震灾防御技术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2015中国...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7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盘谷寺-新乡断裂的活动性分析
本项研究根据获得的浅层地震反射剖面并结合研究区的地质钻孔资料,对盘谷寺-新乡断裂的位置、走向、空间分布及其断裂活动性进行了分析。
秦晶晶赵成斌谭雅丽左莹
关键词:地震地质学断裂活动性
文献传递
应用三分量浅层地震反射方法探测隐伏活动断裂被引量:20
2012年
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方法在油气田勘探开发中日益受到重视,但在工程和活动断裂探测中过去还没有开展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的先例.本文简要介绍了在北京黄庄—高丽营断裂上开展的三分量浅层地震反射试验数据采集和资料处理方法,以及取得的初步结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纵波震源或横波震源激发、三分量接收的浅层地震勘探方法,可获得较高信噪比的浅层地震纵波、横波和转换波剖面,特别是水平分量采集的横波和转换波可提供很有意义的地下结构和构造信息.综合利用纵波、横波和转换波剖面特征进行的地质分层和断层解释结果取得了与跨断层的钻孔联合地质剖面结果较好的一致性.
刘保金赵成彬酆少英杨晓平何银娟李稳左莹寇昆朋
关键词:转换波活断层
太行山东缘汤阴地堑地壳结构和活动断裂探测被引量:36
2012年
采用深、浅地震反射和钻孔地质剖面相结合的探测方法,对太行山东缘汤阴地堑的地壳结构和隐伏活动断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地壳厚度约36~42km,莫霍面从华北平原区向太行山下倾伏.汤阴地堑是一个受汤东断裂控制的半地堑构造,其基底面形态与莫霍面展布呈"镜像"关系.汤东断裂是1条继承性的隐伏活动断裂,该断裂向上错断了埋深约20m的中更新世晚期地层,向下延伸至上地壳底部.综合分析深地震反射和已有深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结果,发现深地震反射剖面上的中-下地壳强反射层和壳幔过渡带反射,与深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上出现的中-下地壳正负速度梯度变化层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这表明本区中-下地壳和壳幔过渡带可能为一系列速度递变层或高低速物质的互变层,埋深约15~16km的强反射带为上地壳与中-下地壳的转换带,壳幔过渡带的底界为地壳与地幔的分界.研究结果为深入理解该区的深部动力学过程、分析研究深浅构造关系、评价断裂的活动性提供了依据.
刘保金何宏林石金虎冉永康袁洪克谭雅丽左莹何银娟
关键词:深地震反射剖面浅层地震勘探
利用反射地震资料中的面波研究剖面浅部结构被引量:2
2017年
本研究利用浅层反射地震数据中的面波信息反演提取近地表横波速度结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浅部反射资料的缺失,进而提高近地表结构探测的可靠性,同时也实现了对地震资料的充分利用。
邓小娟酆少英左莹何银娟季通宇
关键词:反射地震资料浅层速度结构
太行山南端盘谷寺-新乡断裂的构造特征被引量:10
2016年
盘谷寺-新乡断裂是太行山南缘1条规模较大、切割较深的隐伏活动断裂。为了查明盘谷寺-新乡断裂的位置、性质、断裂构造特征及其活动性,跨推测的隐伏断裂布设了6条浅层地震测线,通过采用高分辨率地震数据采集技术和高精度的数据处理方法,获得了清晰的地下结构和断裂构造图像。结果表明,盘谷寺-新乡断裂是1条走向近EW的第四纪活动断裂,且断裂不同段的构造特征是不同的。断裂中段为S倾的正断层,控制了济源凹陷的北边界;东段向N倾,是武陟隆起和修武凹陷的分界断裂。浅层地震剖面揭示的断裂上断点埋深为60~70m,错断了上更新统下部,推测其活动时代为晚更新世早期。研究结果为确定盘古寺-新乡断裂的位置及其活动性评价提供了可靠的地震学资料。
秦晶晶赵成彬刘明军谭雅丽左莹刘英英
利用S_H横波反射资料中的勒夫面波反演浅部横波速度结构被引量:1
2017年
由于勒夫波速度与纵波速度无关,勒夫波多道分析方法具有频散曲线简单、能量清晰、反演过程中未知参数少、对初始模型依赖小、反演结果稳定、分辨率高等特点。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浅层S_H横波反射地震数据中的勒夫面波信息,反演得到近地表横波速度结构,在浅层地质构造、断层位置、上断点埋深等方面与浅层SH横波反射地震剖面以及地质钻孔数据吻合较好。该方法可为地下构造解释提供更多依据,提高探测成果的可靠性。
邓小娟酆少英左莹何银娟季通宇
利用反射地震资料研究华北地块南缘驻马店-淮滨凹陷的浅部构造特征
2023年
为摸清驻马店市地震灾害风险底数、查明地震构造特征,文中在分析深地震探测成果的基础上,采用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反射成像技术跨驻马店-淮滨凹陷完成了1条长约22km的浅层地震剖面,获得了驻马店-淮滨凹陷的近地表精细结构图像和断裂特征。结果表明,驻马店-淮滨凹陷形成于古近纪南华北盆地断陷盆地发育阶段;控制凹陷西边界的驻马店-息县断裂由4条E倾的正断层组成,表现为一组由西向东层层下掉的断阶带,推测为古近纪末期活动断裂;控制凹陷东边界的宿鸭湖断裂由3条W倾的正断层组成,控制着现代河流的走向,推测为新近纪中晚期活动断裂。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认识驻马店-淮滨凹陷近地表构造特征和控盆断裂活动性提供了地球物理学依据,对驻马店市的防震减灾和城市规划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社会效益。
朱国军酆少英袁洪克侯黎华秦晶晶韩健武泉左莹
关键词:地震剖面
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沧县隆起和黄骅坳陷及邻区的地壳精细结构和构造特征
2024年
为研究华北盆地的地壳精细结构和断裂的深、浅构造关系,跨冀中坳陷、沧县隆起、黄骅坳陷和埕宁隆起完成了1条长约200km的深地震反射剖面和1条长66km的中-浅层地震反射剖面。结果表明,沿剖面地壳厚30~35km,且具有东薄西厚的分布特征,在冀中坳陷下方,莫霍面出现明显上隆,其隆起幅度为2~3km。研究区上地壳反射结构具有凹隆相间的展布特征,多条规模较大的断裂隐伏于华北盆地之下,对该区隆起和坳陷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剖面上一系列与主断裂同向或反向的次级断裂将研究区的上地壳切割为多个次级小型地堑或半地堑断陷,导致整个华北盆地的上地壳结构复杂化。下地壳反射结构由一系列反射能量变化较大、横向上不能稳定成层、产状复杂多变的反射事件构成,这与反射能量强、横向连续性好及产状近水平展布的上地壳反射明显不同,暗示研究区上、下地壳物质有着明显不同的形成环境、变形方式和温压条件。中-浅层地震剖面和深地震反射剖面共同揭示的太行山山前断裂表现为一条低角度的大型铲形正断层,向下可与太行山东缘向E缓倾的大型滑脱构造(拆离断层)相联系;沧西断裂、沧东断裂和埕西断裂作为沧县隆起、黄骅坳陷、埕宁隆起的边界断裂,控制了该区堑、垒构造的形成与发展,是第四纪以来的隐伏活动断裂,推测其深部终止于深约18km的壳内解耦面上。文中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理解华北盆地的深部动力学过程及分析研究区深、浅断裂构造关系提供地震学依据。
秦晶晶刘保金酆少英徐锡伟田一鸣朱国军左莹
关键词:深地震反射剖面
盘谷寺-新乡断裂的活动性分析
<正>研究表明,活动断裂是产生地震的根源,当地震发生时,沿断层线周边的破坏也最为严重(邓起东等,2003;徐锡伟等,2006;刘保金等,2002)。尽管目前我们还不能准确预报地震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但如果能查明活动断层分布...
秦晶晶赵成斌谭雅丽左莹
文献传递
广义S变换地震信号时频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广义S变换继承和发展了S变换的优点,其引入了λ、p两个参数,对S变换中固定的基本小波进行了推广和扩展,使得其时窗更灵活多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非平稳信号分析处理的时频分辨率。通过线性调频信号模拟测试对比,证实了广义S变换的信号聚焦能力明显优于S变换,能够更好地刻画信号的局部特性。最后,以某区二维单炮地震数据为例进行了地震信号的广义S变换时频分析,取得了良好效果。
魏学强袁洪克秦晶晶左莹
关键词:地震信号广义S变换时频分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