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谦
- 作品数:14 被引量:226H指数:11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高度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粒径分布被引量:25
- 2005年
- 在天津地区 2 0m ,4 0m和 6 0m三个不同高度同步采集冬季大气颗粒物中PM10 样品 ,测定了 16种多环芳烃 (PAHs )含量 不同高度PM10 中PAHs的含量均表现出大气颗粒物中随高度先增后降的趋势 ,颗粒物质量中值直径 (MMD )也呈现类似规律 ,但PAHs总浓度的MMD则呈向上递增的趋势 不同高度PAHs的粒径分布差别不大 ,高分子量的PAHs主要集中在空气动力学直径Dp<2 μm的细颗粒上 ,而Dp>2
- 吴水平蓝天左谦陶澍边海吴丹朱穆怀斌
- 关键词:大气颗粒物PM10粒径分布颗粒物质
- 天津武清大气颗粒物中PAHs的污染特征和来源被引量:7
- 2004年
- 在2003年11月于天津武清陈楼村采集了7件TSP样品(24h),测定了其中的16种优控PAHs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样品中PAHs谱分布基本一致,表现为中高环化合物占绝对优势,与同一地区城区样品十分相似,但含量为城区样品的1/2左右。研究期间降水造成的湿沉降导致大气中颗粒物及PAHs浓度显著下降,降水过程之后很快恢复到原有水平。不同化合物相对浓度说明测得的主要源于燃煤排放。
- 吴水平兰天左谦陶澍
- 关键词:大气颗粒物多环芳烃降水
- 河北表层土壤中七氯残留污染现状及其空间分异特征被引量:14
- 2007年
- 在河北省境内采集207个表层土壤样品,测定其中的七氯含量。结果表明,表土中七氯含量为0.297ng·g-1±0.026ng·g-1。浓度数据呈典型的对数正态分布,几何均值及标准差为0.118ng·g-1±1.113ng·g-1,此浓度范围不会通过农作物吸收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河北境内各市土壤中七氯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实测浓度较高的秦皇岛-唐山一带、保定西部和张家口西南部等地主要与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有关。经土壤有机碳含量标化后,沧州土壤中七氯的浓度最高,其次为廊坊和衡水。作为20世纪80年代农业施用的残留,不同地区的浓度差异与大豆、高梁等作物的栽培面积有关。
- 李尧左谦刘文新陶澍王路光王靖飞王亚芝吴亦红
- 关键词:土壤七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空间分异
- 天津地区冬季总悬浮颗粒物中PAHs污染特征被引量:20
- 2004年
- 采集并分析了天津不同区县 1 3个样点冬季总悬浮颗粒物 (TSP)中 1 6种优控多环芳烃 (PAHs)含量 .结果表明不同样品间PAHs含量差异明显 ,东部开发区和中北部区县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地区 ,大港油田的颗粒物中PAHs含量很低 ,市区、南部区县和北部山区居中 .根据毒性等效因子计算了等效浓度 ,不同样品PAHs总等效浓度差异不大 ,占总浓度 5 0 %的高环PAHs毒性贡献达 90 % .
- 吴水平左谦兰天邓惠文李本纲徐福留沈伟然秦保平孙韧陶澍
- 关键词:多环芳烃总悬浮颗粒物
- 北京大学及周边地区非取暖期植物叶片中的多环芳烃被引量:41
- 2004年
- 采集了北京大学校园内及周边交通干线附近 6种植物叶片样品 ,分别测定了叶蜡和叶组织中的多环芳烃含量 ,同步测定了叶蜡、叶脂、气孔密度等参数 ,藉以探讨机动车尾气排放对植物叶蜡和叶组织中多环芳烃含量的影响 .结果证实 :交通干线附近样品叶蜡和叶组织中多环芳烃含量显著高于校园对照 .叶蜡中多环芳烃含量较叶组织高 1~ 2个量级 .叶蜡和叶组织中1 6种多环芳烃化合物分布谱相似 ,但高环化合物更多在叶蜡中聚集 ,而低环多环芳烃在叶组织中占优 .叶蜡多环芳烃含量与单位叶面积中的叶蜡含量成反比 。
- 王雅琴左谦焦杏春吴水平陶澍
- 关键词:多环芳烃叶面吸收
- 城区叶面尘特性及其多环芳烃含量被引量:13
- 2004年
- 用多步连续洗脱方法采集了干线道路路侧和远离道路校园内冬青卫矛叶面积尘 ,研究了叶面尘的采集方法 .测定了 2类叶面尘的粒径分布、有机碳含量和多环芳烃含量 .结果表明 ,所测样品上的叶面尘可以在超声条件下 4min一步洗脱 .路边样品叶面尘积累量几乎是校园样品的 2倍 .2样品粒径分布基本形态非常相似 ,包括 2 0 0 μm以上和以下 2个组分 .后者占绝对优势 .但校园内样品叶面尘粒径明显小于路边样品 ,两者粒径中位数分别为 17 2 μm和 2 3 1μm .路边样中相对较粗部分显然来自机动车行驶扰动 .由于颗粒较细 ,采自校园叶面尘中多环芳烃含量略高于路边样品 .
- 焦杏春左谦曹军吴水平王雅琴陶澍
- 关键词:多环芳烃
- 环渤海西部地区表层土壤中的多环芳烃被引量:32
- 2007年
- 利用加速溶剂提取和GC-MS分析技术,测定了采自环渤海西部地区302个表层土壤样品中16种多环芳烃的含量.结果表明,区域表土中16种多环芳烃的浓度范围为(546±854)ng.g-1.16种多环芳烃表现出典型的土壤谱分布形式,即三、四环化合物含量较高.高浓度样点多分布在京、津、唐地区,河北省西部包括邯郸西部、邢台西部、石家庄西部、张家口南部,以及山东省的济南和淄博;而浓度低值点一般位于河北省北部包括张家口和承德北部地区以及山东西北部的冲积平原地带.这些分布特征与区域排放源分布相关.低分子量多环芳烃在土壤中的浓度变异幅度小于高分子量组份.
- 左谦刘文新陶澍王靖飞高远田在锋
- 关键词:多环芳烃土壤
- 粤港澳地区多环芳烃的多介质归趋被引量:15
- 2006年
- 以广东省及港澳两地为研究区域,在完全混合和稳态假设下采用多介质逸度模型估算了目前状况下16种优控多环芳烃(PAH16)在环境各相中的质量浓度及跨界面迁移通量,并采用实测质量浓度数据进行模型验证。除个别数据外,预测质量浓度与验证质量浓度的差别在一个数量级以下,且多数在半个量级之内。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化石燃料燃烧是当地PAH16的主要来源,大气和土壤中的降解是其消失的主要途径,PAH16在该地区的最重要界面迁移过程是气地(水)交换。
- 唐明金徐志新左谦黄铭洪张干陶澍
- 关键词:多环芳烃多介质模型迁移通量逸度
- 北京大学非采暖期室内空气中的气态多环芳烃被引量:13
- 2004年
- 同步采集并分析了非取暖期北京大学住宅小区和教学楼室内和室外大气样品中气态PAHs含量.结果表明,室内空气中气态PAHs含量高于室外.室内外样品相似的化合物分布谱说明室内污染主要来自室外空气.距交通干线近的样点室内外浓度均高于对照样点,说明非取暖期机动车排放是城市室内外空气中气态PAHs的主要来源.挥发性弱的高环化合物含量表现出比低环易挥发化合物更明显的随距交通干线距离变化的趋势.此外,所有室内空气中气态PAHs含量均高于对应的室外样品.
- 郎畅刘娅囡吴水平左谦兰天徐福留曹军李本纲王学军刘文新陶澍
- 关键词:多环芳烃污染物温度
- 天津地区一些降尘中多环芳烃的含量与分布被引量:26
- 2004年
- 采集并分析了天津地区2002~2003年16区县23个样点采暖与非采暖期降尘样品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PAHs)含量.非采暖期样品16种PAHs含量总和(ΣPAH16)在1 00~48 18μg·g-1间,采暖期样品ΣPAH16在2 54~85 47μg·g-1间.采暖期降尘高含量PAHs主要为萘、菲、荧蒽、和芘,非采暖期降尘PAHs的优势成份包括萘、芴、菲、荧蒽和.除东部工业区外,同一样点采暖期降尘中高环PAHs含量普遍高于非采暖期.采暖期样品各PAHs彼此之间相关性较非采暖期显著.无论是采暖期还是非采暖期,降尘中PAHs主要都是来源于燃煤,交通污染源也占一定比例.
- 吴水平兰天左谦刘文新曹军李本纲徐福留沈伟然秦保平孙韧张文具陶澍
- 关键词:采暖期降尘荧蒽交通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