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剑英
- 作品数:19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尿转化生长因子β_1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尿TGF-β1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不同阶段的变化规律、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60例不同阶段CRF患者和16例正常人尿TGF-β1水平。结果CRF患者尿TGF-β1高于正常人。Ⅰ、Ⅱ、Ⅲ期CRF患者尿TGF-β1随肾损害加重逐渐升高,而Ⅳ期CRF患者尿TGF-β1有下降趋势,与血清肌酐呈分离现象。结论CRF患者尿TGF-β1可作为反映肾损害程度的一个敏感性指标,有助于评价CRF的发生发展以及肾脏纤维化水平,同时对CRF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 张冉熊佩华张玲陈爱平府剑英潘肇荣
-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转化生长因子Β1肾纤维化
- 中西医结合治疗混合性结缔组织病16例疗效观察
- 1996年
- 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混合性结缔组织病16例,按寒凝血滞、热毒瘀阻、阳衰血瘀、阴血亏虚4个证型进行辨证治疗,结合非甾体类抗炎药、雷公藤多甙、激素及活血化瘀治疗。结果:痊愈1例,显效6例,好转9例,总有效率为100%。
- 府剑英陈志伟顾美华
- 关键词:混合性结缔组织病中西医结合疗法
- 养阴活血方对LN患者肾小管标志蛋白、血ICAM-1表达及活动指数的影响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研究中药养阴活血方对狼疮性肾炎(LN)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将65例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养阴活血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单纯西药治疗的对照组,分别检测2组治疗前后肾小管标志蛋白(尿α1微球蛋白、视黄醇蛋白、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和血粘附分子1、P-选择素以及LN活动指数评价。结果: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比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中药养阴活血方对狼疮性肾炎患者的肾小管损伤有保护与修复作用,对LN患者血清粘附分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狼疮性肾炎患者的狼疮活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陈爱平熊佩华李福民张玲府剑英詹玲琪朱方石金实
- 关键词:养阴活血方狼疮性肾炎P-选择素
- 中药对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观察中药对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合并营养不良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治疗组(n=20)在对照组(n=20)治疗基础上加服健脾益肾、活血通络中药,观察2个月。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同时测定其营养状况,包括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及改良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结果中药治疗组hs-CRP明显下降,营养状况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益肾中药改善尿毒症CAPD患者营养不良的同时,还可减轻患者的微炎症状态。
- 沈岚府剑英
- 关键词:中药营养不良腹膜透析C反应蛋白
- 益气养阴泄浊方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泄浊方对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患者血浆内皮素(ET)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CRF脾肾气阴两虚,湿浊瘀阻证60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予以控制饮食,控制血压,纠正贫血及对症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益气养阴泄浊方,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2组中医症状积分,血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及血浆ET~1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均有改善(P<0.01),但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P<0.01)。治疗组治疗后Scr下降,Ccr上升,血浆ET~1下降,且以2期、3期患者显著。结论:益气养阴泄浊方可减少血浆ET~1的产生,进而拮抗ET的作用以改善肾功能,延缓CRF的病程进展,提示CRF早期干预,疗效更佳。益气养阴泄浊方对血浆ET~1水平的下调作用可能是其治疗CRF脾肾气阴两虚,湿浊瘀阻证的机制之一。
- 熊佩华费梅张玲陈爱平府剑英徐峰坡
-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不全内皮素SCRCCR
- 活血养阴合剂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
- 1999年
- 临床观察活血养阴合剂(生地、丹参、益母草、山楂、乌梅)对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病所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作用,将38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20例)和西药对照组(18例,包醛氧化淀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0%,对照组44.4%。两组在明显降低BUN水平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外,在Scr、Ccr、尿FDP、尿渗透压、尿β2-MG、HCT、Hb等指标上,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P<0.01)。
- 李福民熊佩华府剑英强红伟
- 关键词:肾功能衰竭中医药疗法
- 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13年
- 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指腹部手术后继发的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特征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胃流出道及其远端无机械性梗阻是诊断PGS的必要条件。PGS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早期并发症,多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后,也见于其他腹部非涉胃性手术。PGS一旦发生,症状顽固,持续时间长,并发症多。本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胃瘫41例,疗效较好,总结如下。
- 府剑英熊佩华梁瑾
- 关键词:术后胃瘫综合征腹部手术后疗效观察胃动力紊乱综合征早期并发症胃排空障碍
- 口服营养补充联合肠外营养支持对晚期肺癌患者营养指标、炎症反应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 2023年
- 分析口服营养补充联合肠外营养支持对晚期肺癌患者营养指标、炎症反应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8.01开始病例采集,在2020.01结束,将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100例晚期肺癌患者分为两组,组名、例数和干预措施:对照组(n=49例、口服营养补充方案指标)和观察组(n=51例,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指标、炎症反应、生活质量和胃肠激素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BMI(25.62±3.28)kg/m2、AIb(44.61±3.54)g/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A(104.59±11.25)mg/L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L-6(163.46±15.23)ng/ml、TNF-α(84.69±15.67)pg/m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在干预4周后患者生活质量是有所提升的,和对照组相对,观察组ADL(85.52±2.06)评分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GAS(96.41±2.19)pg/ml、MTL(172.47±13.58)ng/ml和GIP(132.71±13.14)pg/m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口服营养补充联合肠外营养支持能明显改善晚期肺癌患者营养和炎症水平,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促使胃肠功能改善,建议使用。
- 林引元府剑英
- 关键词:肠外营养营养指标生活质量
- 狼疮性肾炎的中西医优化治疗被引量:4
- 2001年
- 熊佩华李福民陈爱平张玲府剑英李文彩
-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
- 养阴清热煎剂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黏附分子表达及狼疮损伤指数的影响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研究中医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治疗作用机制及其对 SLE 器官损害的远期疗效。方法:1999~2003年住院及门诊的 SLE 患者51例,随机分为以中药养阴清热煎剂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和单纯西药治疗的对照组(简称对照组),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细胞黏附分子1(ICAM-1)、黏附分子3(ICAM-3)、P-选择素以及 SLE 损伤指数(SLICC/ACRDI)的研究。结果:SLE 患者的 ICAM-1、ICAM-3、P-选择素均较正常人明显增高;治疗组治疗后 ICAM-1、P-选择素比对照组明显下降;而 SLE 损伤指数积分显示,治疗组比较稳定,对照组较治疗前有明显增加。结论:提示以中药养阴清热煎剂为主的治疗组对 SLE 患者的血清黏附分子高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对 SLE 的器官损害有明显的保护与修复作用。
- 陈爱平熊佩华李福民张玲府剑英潘肇荣李卫芳宋志刚詹玲琪朱方石金石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黏附分子基因表达S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