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怡锋
- 作品数:10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TS、TP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标本中胸苷酸合成酶(Thymidylate Synthase,TS),胸苷磷酸化酶(Thymidine Phosphorylase,TP)表达情况,评价TS、TP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及肿瘤分期等的关系,探讨TS、TP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选择可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前未接受任何方案的化疗或放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对手术切取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TS、TP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85例标本中,分别有56.7%和70.8%的肿瘤组织TS、TP呈高表达,TS与TP表达呈明显正相关,TS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及肿瘤分期无关,TP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及肿瘤T分期,TNM总分期无关,但是,TP的表达水平在不同的N分期中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TS、TP广泛过表达,TP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相关,TP高表达可能促进淋巴结转移。
- 吴烜张华勇林忠肖妹廖怡锋吕维择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胸苷酸合成酶胸苷磷酸化酶
- 临床药师对肿瘤科不合理用药的干预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了解临床药师对肿瘤科不合理用药的干预情况。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临床药师对肿瘤科医嘱审核干预记录共96例次,按用法用量、溶媒品种及用量、联合用药、药物选择等进行整理并分析。结果干预较多的类别有溶媒品种不适宜(21.9%)、用法用量超说明书(18.8%)及联合用药不适宜(12.5%)等。其中,对溶媒用量及药物选择不适宜的干预建议采纳率高(100.0%),而联合用药不适宜的干预建议采纳率较低(58.3%)。结论临床药师在医嘱审核中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仍应加强学习,对干预内容应有充分依据和理由,才能提高医师的接受率。
- 万正兰卓飞霞谢蓉芝全任翠廖怡锋
- 关键词:临床药师肿瘤科合理用药干预
- 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评价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紫杉醇135~175mg/m^2,卡铂(AUC=6),均于第1天静脉滴注,3个星期为1周期,所有病例均接受至少2个周期的化疗。结果39例患者入组,均可行毒性及疗效评价。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24例,总有效率为79.5%(31/39)。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3.5~35.0个月),1年生存率为90.5%,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为7.7个月(2.5—12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8.6个月(5.5~35.0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毒性,恶心、呕吐,脱发,肌肉及关节酸痛,均相对较轻,以Ⅰ、Ⅱ级为主。结论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治疗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有较好的疗效,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 彭培建张红雨廖怡锋肖妹韩军林忠
- 关键词:鼻咽癌紫杉醇卡铂
- 非小细胞肺癌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预测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因子(PD-1)/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化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存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6.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1年、2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89.5%、65.8%、47.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9%、42.1%、1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比单纯使用常规化疗方式治疗的临床改善效果更为明显,不良反应较少,且生存率较高,在临床上具有广泛应用价值,值得借鉴应用。
- 廖怡锋肖妹吕维泽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疗效
- 5-Fu持续静脉滴注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观察低剂量5-氟尿嘧啶(5-FU)持续静脉滴注治疗常规含5-FU类方案失败的进展期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17例经传统的一、二线方案化疗失败的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给予5-FU 200 mg/m2/d微量泵持续静脉滴注,治疗至疾病进展。结果全组17例均可评价,其中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2例,稳定(SD)7例,进展(PD)8例,有效率(RR)11.7%,临床获益率(CR+PR+SD)52.8%。毒副反应主要是I~Ⅱ级口腔黏膜炎和手足综合征。结论低剂量5-氟尿嘧啶持续静脉滴注治疗常规含5-FU方案失败的进展期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较低,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 陈红涛廖怡锋张红雨
- 关键词:持续静脉滴注
- Askin瘤1例报告被引量:1
- 2007年
- 李利韩军廖怡锋
- 关键词:ASKIN瘤
- 霍奇金淋巴瘤颅内浸润1例
- 2014年
- 霍奇会淋巴瘤(Hodgkin’slymphoma,HI.)发生颅内浸润相当罕见.在I临床工作中易被忽视,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HL伴颅内浸润的病例报告如下。
- 刘天泽廖怡锋张红雨
- 关键词:淋巴瘤颅内浸润
- 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与替加氟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及替加氟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25例患者均为晚期胃癌患者,均接受奥沙利铂130mg/m2,静滴3h,第1天;亚叶酸钙(CF)200mg(/m2.d),第1~3天;替加氟500mg(/m2.d),第1~3天,每3周为1个疗程,每个患者至少接受2个疗程。结果25例患者均可行毒性及疗效评价,其中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2例,稳定8例,进展4例,总有效率为52%,中位缓解期5.6个月,中位生存期11个月。毒副反应主要为:神经毒性,胃肠道反应,均相对较轻,以I~II级为主。结论奥沙利铂联合替加氟化疗治疗晚期胃癌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可耐受,为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进一步研究。
- 廖怡锋彭培建吴烜林忠
- 关键词:奥沙利铂替加氟晚期胃癌
- PD-1单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应用PD-1单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在靶向药物治疗或化疗失败后给予PD-1派姆单抗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细胞免疫指标中CD3^+、CD4^+、CD4^+/CD8^+均高于治疗前,CD8^+低于治疗前,同时IgA、IgG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TNF-α及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15例,病情稳定12例,进展4例,缓解率为55.56%(20/36),临床获益率为88.89%(32/36);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仅8例出现轻微口干、咳嗽、困倦、皮疹等,且均可耐受。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PD-1派姆单抗治疗可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炎性反应等,且不良反应较少,临床疗效确切。
- 廖怡锋吕维泽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免疫功能炎性因子
- 紫杉醇在晚期胃癌应用的临床观察
- 2008年
- 目的探讨紫杉醇在晚期胃癌化疗中的作用。方法46例晚期胃癌患者分别予紫杉醇+5-Fu和紫杉醇+DDP方案化疗,观察其有效率并给比较,并评估其毒副作用耐受性。结果CBR有效达78.2%。总有效率达45.6%,其中TF组42.8%,TP组48%,两组无显著差异,3周给药与2周给药也未发现显著差异。结论紫杉醇在晚期胃癌的化疗上疗效好,毒副作用可耐受,值得推广,2周用药仍需进一步临床试验观察疗效。
- 廖怡锋韩军李利
- 关键词:紫杉醇晚期胃癌5-氟尿嘧啶顺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