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琦

作品数:27 被引量:210H指数:7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骨折
  • 6篇关节
  • 3篇远端
  • 3篇手术
  • 3篇切开
  • 3篇切开复位
  • 3篇胫骨
  • 3篇外固定
  • 3篇复位
  • 2篇引流
  • 2篇远端骨折
  • 2篇桡骨远端
  • 2篇桡骨远端骨
  • 2篇桡骨远端骨折
  • 2篇胫骨骨折
  • 2篇腕关节
  • 2篇细胞
  • 2篇内固定
  • 2篇颈骨
  • 2篇颈骨折

机构

  • 24篇武汉大学
  • 3篇黄石市爱康医...
  • 1篇黄石市中心医...

作者

  • 24篇廖琦
  • 20篇刘世清
  • 12篇张春
  • 11篇赵奇
  • 10篇周炎
  • 8篇黄涛
  • 6篇明江华
  • 6篇余铃
  • 6篇杨越
  • 5篇陈庆
  • 3篇胡戈亮
  • 3篇邓明
  • 3篇陈子健
  • 2篇贺斌
  • 2篇王钢
  • 2篇马永刚
  • 2篇张弩
  • 1篇熊梦龙
  • 1篇黄晖
  • 1篇彭昊

传媒

  • 3篇临床外科杂志
  • 3篇创伤外科杂志
  • 2篇医学综述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空心拉力螺钉联合重建钢板治疗真骨盆缘完整的髋臼高位前柱骨折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探讨真骨盆缘完整的髋臼高位前柱骨折采用空心拉力螺钉联合重建钢板固定的疗效.方法 2009年6月-2012年9月收治真骨盆缘完整的髋臼高位前柱骨折6例,其中挤压伤4例,高处坠落伤2例;参照谭国庆等分型:单纯型4例,粉碎型2例.采用髂股入路先行髋臼顶复位空心拉力螺钉固定,后复位、重建钢板固定髂骨翼及髂嵴.结果 6例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2 ~ 18周,平均16周.术后按Matta影像学评定标准,优5例,良1例,优良率100%.末次随访时按Matta改良的Merle d'Aubigne和Postel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4例,良2例,优良率100%.术后2例出现股外侧皮神经麻痹,口服神经营养药物2~3个月后均恢复.结论 空心拉力螺钉联合重建钢板治疗真骨盆缘完整的髋臼高位前柱骨折固定可靠,临床疗效满意.
周炎刘世清瞿新丛余铃廖琦黄涛赵奇张春
关键词:髋臼骨螺丝重建钢板
空心钉结合带筋膜跗外侧血管蒂骰骨骨膜瓣移位治疗距骨颈骨折
2014年
目的探讨空心钉结合带筋膜跗外侧血管蒂骰骨骨膜瓣移位治疗距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3月至2011年6月,对收治的12例距骨颈骨折采用空心钉结合带筋膜跗外侧血管蒂骰骨骨膜瓣移位治疗。术后非负重功能位外固定12—14周,并根据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情况确定负重时间。末次随访时根据美国足与踝关节外科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结果12例术后随访12—48个月,平均24个月。1例出现切口皮缘坏死,经换药处理后愈合。距骨颈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为16~24周,平均20周。末次随访时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为55~96分,平均82.5分,其中优4例,良5例,可3例。2例发生距下关节轻度创伤性关节炎,口服消炎镇痛药后疼痛缓解;1例发生距骨体缺血性坏死,X线片显示距骨体骨质硬化,但未塌陷,嘱患者减少负重并定期随访观察。结论应用空心钉结合带筋膜跗外侧血管蒂骰骨骨膜瓣移位治疗距骨颈骨折,能改善距骨体血供,降低距骨缺血性坏死的发生,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周炎刘世清瞿新丛廖琦余铃黄涛
关键词:距骨骨折骰骨骨膜瓣移位术
雷洛昔芬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系统评价被引量:20
2013年
目的评价雷洛昔芬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注册中心、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并手工检索相关领域其他杂志。检索不受语种限制,时间截止至2012年11月。以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女性为研究对象、比较雷洛昔芬与安慰剂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采用GRADE系统评价证据质量评价。结果纳入11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21028例患者。患者腰椎BMD升高达2.39%,且60 mg/d剂量提高腰椎BMD强于30 mg/d组,但60 mg/d与120 mg/d以上剂量组间效果无差别,能有效降低椎体骨折发生率,降低幅度达40%。基于上述系统评价结果,采用GRADE系统评价证据质量及推荐等级,证据总体质量评级为低质量,推荐强度为弱推荐。结论雷洛昔芬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肯定,能提高腰椎骨密度,降低椎体骨折的风险,但尚无证据支持其能降低非椎体骨折发生率。
黄涛刘世清张弩陈庆张春廖琦赵奇
关键词:雷洛昔芬绝经骨质疏松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总失血量与手术显性出血量的关系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围手术期总失血量与手术显性出血量间的关系,以全面评价手术损伤。方法收集我院骨外科2008年1月—2011年12月行PFNA内固定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58例,分析围手术期失血量与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手术时间、手术显性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Hb)变化值、手术前后红细胞压积(HCT)变化值的相关性。结果 Spearman相关性检验显示围手术期总失血量与身高、体重、手术时间、手术显性失血量、手术前后Hb变化值及手术前后HCT变化值均呈正相关(P均<0.05);以这6项指标行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以手术时间(T)、手术显性失血量(S)、手术前后Hb变化值(HbC)及手术前后HCT变化值(HCTC)构建的最佳回归方程:围手术期总失血量=0.38×T+0.42×S+0.67×HbC+0.79×HCTC+643.21。结论不宜单独以手术显性失血量反映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总失血量,应将手术时间及手术前后Hb、HCT变化值一同纳入手术损伤评价体系。
黄涛刘世清廖琦陈子健张春熊梦龙
关键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手术期间失血量
骨关节炎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5
2016年
骨关节炎( osteoarthritis,OA )在全球发病率约占世界人口的4%~13%[1],我国60岁以上的人群 OA 发病率约为60%[2]。世界卫生组织将 OA 与心血管疾病及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3]。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我国将成为世界 OA 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4]。为此,现就 OA 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谷艳超刘世清夏韶强廖琦王文静
关键词:骨关节炎药物疗法外科手术关节炎关节疾病发病机制
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外固定治疗对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外固定治疗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依据。方法150例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行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后,随访9~12个月,首先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对年龄、性别、掌倾角背伸是否<10°、尺倾角是否>15°、短缩畸形是否>5 mm、骨折类型、有无骨质疏松、是否为严重粉碎性骨折、是否肿胀、固定后1周内是否复查、有无进行功能锻炼共11个因素与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外固定治疗腕关节功能恢复相关关系进行单因素分析,逐一剔除无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外固定治疗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因素。结果Gartland 及 Werley 腕关节评分89例患者评定为优,32例患者评定为良,21例患者评定为可,8例患者评定为差,优良率80.67%。年龄>60岁组与年龄≤60岁组优良率分别为75.73%、91.49%;56例男患者与94例女患者优良率分别为71.42%、86.17%;短缩畸形>5 mm 组与≤5 mm 组优良率分别为46.81%、96.11%;CooneyⅠ、Ⅱ组(关节外骨折组)与 CooneyⅢ、Ⅳ(关节外骨折组)优良率分别为96.26%、41.86%;骨质疏松组和无骨质疏松组优良率分别为78.72%、83.93%;粉碎性骨折组与非粉碎性骨折组优良率分别为25.00%、93.44%;1周内复查组和1周无复查组优良率分别为98.31%、12.90%,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折类型、严重粉碎、复查3个因素是影响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外固定治疗腕关节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外固定治疗腕关节功能恢复除了与骨折本身的特点和受伤的程度有关外,人为可控因素应受到重视,门诊一定要向患者交代病情及相关注意事项,尤其是第一周的来院复查显得尤为重要。
赵奇刘世清明江华周炎廖琦张春杨越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LOGISTIC
一种多功能智能伤口引流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智能伤口引流装置。它包括导流管主体、导丝结构、固定支架、监测设备、引流液培养结构和信号接收器;导流管主体一端位于体内、另一端位于体外;导流管主体上设置与皮肤固定连接的皮肤钉结构;导流管主体呈中空的筒...
童凯廖琦胡勇童思琦胡戈亮明江华
全麻或局麻行椎体后凸成型术的疗效对比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2种麻醉方式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差异。方法:将OVCF行PKP治疗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A、B组。A组局麻行PKP 50例,B组全麻行PKP 50例。将2组手术前、后椎体高度、脊柱后凸角度、骨水泥渗漏率、术中出血量、术中神经损伤发生率、疼痛视觉模似评分(VAS)主观满意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分析对比研究。结果:2组年龄、性别构成、骨密度值、术前椎体高度、胸腰段后凸角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神经损伤、骨水泥渗漏率、VAS主观满意度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住院时间长于A组(P<0.01)。B组椎体高度和脊柱后凸角度恢复程度均优于A组(P<0.01)。B组VAS主观满意度低于A组(P<0.01)。结论:全麻下行PKP可获得更好的椎体复位效果,而神经并发症风险更高,住院时间更长。
陈翔邓明黄晖刘世清贺斌廖琦
关键词: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后凸成形术
改良Bosworth法联合Pulvertaft缝合治疗新鲜闭合性撕裂型跟腱断裂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改良Bosworth法联合Pulvertaft缝合治疗新鲜闭合性撕裂型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5年3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新鲜闭合性撕裂型跟腱断裂15例,其中男性12例12足,其中左足7例,右足5例;女性3例3足,其中左足1例,右足2例。年龄27~50岁,平均36岁。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6个月。有2例患者术后出现伤口红肿,给予抗感染、换药处理后乙级愈合,其余伤口均甲级愈合。所有患者均无术后足外侧区感觉麻木。按照Arner Lindholm标准评定,优13例,良2例,优良率100%。结论改良Bosworth法联合Pulvertaft缝合治疗新鲜闭合性撕裂型跟腱断裂,术后功能恢复良好,临床疗效满意。
张春刘世清赵奇廖琦
关键词:跟腱断裂闭合性
唑来膦酸影响骨密度效果的系统评价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系统评价唑来膦酸影响骨密度的临床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Ce4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OTA,AAOS,High Wire Press,Springer Link,MEDLINE,EMBASE,CINAHL,ISI Web of Science,CNKI,VIP,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并辅以手工检索关于唑来膦酸影响骨密度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结果共纳入7个RCT。3个RCT显示唑来膦酸可增加腰椎骨密度增加率,3个RCT显示唑来膦酸可增加股骨颈骨密度增加率,4个RCT显示唑来膦酸可增加腰椎骨密度。结论唑来膦酸对增加全身多处骨密度有一定效果。
赵奇刘世清张春廖琦黄涛杨越
关键词:唑来膦酸骨密度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