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丹
-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辽宁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露天矿排土场径流区植被控制水土流失效应及评价研究
- 露天矿排土场是人为形成的巨大岩土松散堆积体,其土壤结构、植被、地貌形态和物质组成不同于原地貌,是露天矿水土流失的主要发生地。在排土场土地复垦后,植被措施是控制水土流失最为有效的方法。本论文以阜新海州露天矿排土场为例,采用...
- 张丹丹
- 关键词:露天矿排土场植被水土流失
- 文献传递
- 阜新煤矿区次生裸坡土壤抗冲性比较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为探讨煤矿区次生裸地边坡的稳定性,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阜新矸石山和排土场的土壤性状和抗冲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煤矿区次生裸坡土壤的不稳定因素较多,受环境影响极易发生次生地质灾害。其抗冲性最初较弱,随着时间的推移,抗冲性有增强趋势。与排土场相比,矸石山有机质含量偏高,植物恢复的营养因素较好。矸石山上坡位是工程措施治理的重点,中下坡位是植被恢复的重点。
- 潘德成吴祥云李海燕张丹丹
- 关键词:煤矿区抗冲性
- 露天煤矿排土场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典型模式评述被引量:6
- 2009年
- 为了研究露天煤矿排土场植被控制水土流失效果,通过分析露天煤矿排土场水土流失类型及危害,针对排土场的平台侵蚀区、边坡侵蚀区和坡脚沉积区的侵蚀特点,从植被控制水土流失的角度出发,提出露天煤矿排土场3种主要植被配置类型,即平台植被配置类型,边坡植被配置类型,坡脚沉积区植被配置类型。评价了植被配置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未来研究重点与方向。
- 张丹丹潘德成
- 关键词:水土流失
- 风沙地综合利用模式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 2009年
- 以地处辽西北地区的彰武县章古台风沙地为研究对象,选择4种利用模式对土壤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0~40 cm土层范围,天然荒草地和大扁杏×麻黄的土壤紧实度高,不利于植被的生长 大扁杏×麻黄与大扁杏×玉米两种模式表层土壤水分变化明显,天然荒草地表层渗透速率最低,不利于固沙植物根系在此层对水分有效利用 天然荒草地有机质积累较多,其表层有机质含量较高 其他两种农林混种地有机质含量没有较高的积累趋势。
- 卢慧张丹丹丁瑞军
- 关键词:风沙地土壤特性
- 阜新煤矿区次生裸坡土壤抗冲性动态变化被引量:5
- 2013年
- 为探讨煤矿区次生裸坡的稳定性,采用径流含沙量和土壤抗冲系数分析方法,对阜新孙家湾煤矸石山的6个典型坡面的表层土壤进行了抗冲性试验。结果表明,矿区次生裸坡不同坡向、不同坡位的径流含沙量和土壤抗冲系数存在较大差异,且均存在一定的动态变化规律。在土壤冲刷过程中,初始径流含沙量均较大,之后呈规律性骤减,并逐渐趋于稳定。与对照样地相比,矿区次生裸坡的总径流含沙量虽少,但衰减速度较快,至冲刷第2min后基本趋于稳定。不同样地径流含沙量与时间之间显著服从于幂函数关系;土壤抗冲系数的变化是随着冲刷时间的延长呈现出先缓慢后快速增大趋势,且前10min的抗冲系数表现为:矿区次生裸坡>对照样地。不同样地的土壤抗冲系数与时间之间显著服从于指数函数关系。
- 潘德成李海燕吴祥云宋品玉邓春晖齐鹏春张丹丹
- 关键词:煤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