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丽雯

作品数:15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0篇托槽
  • 7篇自锁托槽
  • 5篇正畸
  • 5篇摩擦力
  • 5篇滑动摩擦力
  • 4篇牙齿移动
  • 4篇矫治
  • 3篇支抗
  • 3篇种植体
  • 3篇种植体支抗
  • 3篇传统托槽
  • 2篇牙矫治
  • 2篇矫治器
  • 2篇弓丝
  • 2篇拔牙
  • 1篇第二恒磨牙
  • 1篇牙根
  • 1篇牙根吸收
  • 1篇牙合
  • 1篇牙间隙

机构

  • 15篇中日友好医院
  • 5篇清华大学
  • 1篇北京大学口腔...

作者

  • 15篇张丽雯
  • 9篇徐宝华
  • 4篇宋立滨
  • 4篇武冠英
  • 4篇马俐丽
  • 2篇彭佳
  • 2篇李立营
  • 2篇张瑾
  • 1篇李巍然
  • 1篇金鑫
  • 1篇张瑾

传媒

  • 4篇中华口腔正畸...
  • 2篇临床口腔医学...
  • 2篇第十次全国口...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1
  • 2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托槽与弓丝组合滑动摩擦力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弓丝在不同托槽中滑动时,随弓丝与托槽倾斜成角的变化,滑动摩擦力的变化特点,从而指导正畸医生在临床中选择合适的托槽与弓丝实现牙齿的高效移动.方法:选择两种被动式自锁托槽Damon Q、SmartClip和两种...
张丽雯徐宝华宋力滨
自锁托槽和传统托槽非拔牙矫治下颌牙弓形态变化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应用自锁托槽和传统托槽非拔牙矫治牙列轻中度拥挤的病例下颌牙弓形态的变化.方法:选择38例下颌牙列轻中度拥挤的患者,按矫治器类型分成两组,自锁组:戴用互动型自锁托槽(T3,AO,美国)18例;传统组:戴用国产直丝...
张丽雯徐宝华
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
2022年
现代口腔正畸临床实践中正畸医生所面临的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如何做出正确的诊断及矫治设计,二是如何精确而高效地移动牙齿。双颌前突是指上下颌骨和(或)前牙弓向前发育过度所导致的错颌畸形,由于严重影响患者的颜面部美观,在正畸临床就诊的错颌畸形患者中,双颌前突所占比例逐渐增大,多因改善侧貌而寻求治疗。直丝弓矫治技术是目前正畸临床中的主流技术,由于直丝弓矫治器的托槽预制了底板厚度、轴倾角和转矩角,使正畸治疗变得更为简单、高效。
张阳张丽雯
关键词:口腔正畸种植体支抗
五翼托槽与自锁托槽滑动摩擦力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研究徐氏五翼托槽在两种结扎方式时和Damon Q自锁托槽沿弓丝滑动时摩擦力的变化特点,从而指导临床应用。方法选择徐氏五翼托槽低摩擦结扎和传统结扎以及Damon Q自锁托槽,使用自主研发设计的摩擦力测试仪测量不同弓...
张丽雯宋立滨徐宝华
关键词:摩擦力自锁托槽
文献传递
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矫治器对牙周健康影响的比较研究
目的:通过研究戴用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矫治器后牙周指数的变化,对比研究不同类型托槽矫治器对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12-18岁正畸患者80例,均无抽烟史及其他口腔不良习惯。按矫治器类型<正>目的:通过研究戴用自锁托槽与传统...
张丽雯徐宝华周于翔武冠英马俐丽张瑾
文献传递
减数下颌第二恒磨牙矫治成人骨性Ⅲ类高角病例
2018年
一、病例摘要患者,女,28岁,主诉:反(牙合),牙齿不齐。于一周前在“某整形医院”咨询前牙反殆,建议直接正颌外科手术。全身健康,无其他系统性疾病及传染病史。有夜磨牙。吐舌吞咽习惯,舌体较大。家族史:母亲反(牙合)。
张丽雯沈晓徐宝华
关键词:牙矫治反(牙合)成人减数
使用种植体支抗三种加力方式关闭拔牙间隙前后的头影测量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对比研究使用种植体支抗3种加力方式关闭拔牙间隙后.牙齿及颅颌面软硬组织的变化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45例成人上颌前突患者,均需拔除上颌双侧第一前磨牙并使用种植体支抗内收上前牙,将其随机分为3组,采用不同加力方式内收上前牙:A组采用短牵引钩和直接支抗,B组采用短牵引钩和间接支抗,C组采用长牵引钩和直接支抗拍摄关闭拔牙间隙前后的头颅侧位片,采用配对样本1检验比较关闭拔牙间隙前后牙齿、颅颌面软硬组织的变化.并采用方差分析比较3组患者之间的差异。结果在关闭拔牙间隙阶段前后,3组患者上前牙切缘舌向移动量分别为:A组(5.99±1.06)mm,B组(5.6.1±1.06)mm,C组(5.71±0.95)mm,3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4);而上前牙根尖舌向移动量分别为A组(1.51±0.71)mm,B组1.80(2.80.1.10)mm,C组(3.91±1.06)mm,C组大于其他两组(P<0.001)。A组在关闭拔牙间隙阶段前后胎平面顺时针旋转4.11°±2.27(P<0.001),上颌第一磨牙压低(2.74±0.50)mm(P<0.001),远中倾斜6.97°±2.45P<0.001);而其他两组在关闭拔牙间隙阶段前后其磨牙的垂直向位移(B组-0.70mm±1.47mm.P=0.086,C组0.17mm±0.85mm,P=0.445)和近远中倾斜角(B组-0.10(1.20,2.40)°,P=0.410,C组-0.73°±3.77°,P=0.464)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种植体支抗内收前牙时,不同加力方式均可获得理想的支抗效果。直接种值体支抗配合短牵引钩加力后,磨牙可能压低、冠远中倾斜,[牙合]平面顺时针旋转:使用长牵引钩可获得更多前牙控根移动。
张丽雯郭润智王玥徐宝华李巍然
关键词:种植体支抗头影测量牙齿移动
不同托槽与弓丝组合滑动摩擦力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 研究不同弓丝在不同托槽中滑动时,随弓丝与托槽倾斜成角的变化,滑动摩擦力的变化特点.方法 方法 选择两种被动式自锁托槽和两种主动式自锁托槽及传统直丝托槽分别与四种不同材质和尺寸的弓丝组合,使用自主研发设计的摩擦力测试仪测量以上弓丝在托槽中滑动时,弓丝与托槽倾斜成角变化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及变化特点.结果 随托槽-弓丝倾斜角度增大,弓丝与托槽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也随之增大.使用0.014英寸(1英寸=25.4 mm)超弹性镍钛圆丝在四种自锁托槽中滑动时摩擦力值为(2.25~29.56)g,MBT直丝托槽的摩擦力值为(53.67~99.25)g,两者结果有显著性差异;使用0.019x0.025英寸不锈钢方丝与五种托槽组合时,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摩擦力大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正畸治疗的初始排齐阶段,自锁托槽可加快牙齿排齐速度;而治疗中后期自锁托槽并不能加快牙齿移动速度.
张丽雯宋立滨张瑾徐宝华
关键词:摩擦力自锁托槽传统托槽
Tscan对两种正畸保持器保持效果的比较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讨论安氏Ⅰ类错颌畸形的患者治疗后牙齿排齐的稳定性.方法:选择11~18岁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拔牙治疗结束的患者共12例,应用Tscan Ⅱ测量并计算正畸结束后1,3,6,12个月戴用两种保持器前后:后牙...
金鑫徐宝华武冠英张丽雯马俐丽
两种不同类型粘接剂和临床四手操作在正畸托槽粘结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评价两种不同类型粘接剂和临床四手操作在正畸托槽粘结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正畸门诊40例需粘接托槽患者随机均分为四组,A组10例,四手操作粘接托槽184个,使用光固化粘接剂。B组10例,非四手操作粘接托槽180个,使用光固化粘接剂。C组10例,四手操作粘接托槽188个,使用化学固化粘接剂。D组10例,非四手操作粘接托槽192个,使用化学固化粘接剂。分别记录四组患者粘接托槽所需时间和1周以后托槽脱落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粘接单个托槽平均所需时间A组2.65 min,B组3.52 min,C组1.95 min,D组2.18 min,A组与B组、C组与D组、A组与C、B组与D组分别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1月后复诊四组的托槽脱落分别为5个、7个、4个、8个,托槽脱落率分别为:2.72%、3.89%、2.13%、4.16%,四组间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粘接托槽过程中,使用化学固化粘接剂和通过四手操作均可以明显缩短医生临床操作时间,并对粘接效果没有明显影响,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李立营彭佳武冠英张丽雯马俐丽
关键词:粘接剂四手操作托槽粘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