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
- 作品数:181 被引量:1,684H指数:2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用表面微纳米技术研究细胞水平的生物力学被引量:1
- 2011年
- 文章介绍了作者所在的实验小组近年来在用表面微纳米技术研究细胞生物学方面取得的进展.由于细胞的尺寸在数微米到数十微米之间,应用微纳米技术可以精细地调控细胞微观环境.作者所在的实验小组应用微流控系统以及表面化学修饰等方法,对细胞正常行为和病理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研究.通过设计力学刺激装置,对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肌动蛋白对细胞的形状以及粘附、迁移等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实现了对肌动蛋白拉伸过程的全程实时动态观察,发现一次拉伸刺激就可以导致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变短,并可以促进肌动蛋白纤维的重组过程.此外,作者所在的实验小组还构建了表面三维结构,以模拟生物体内的拓扑结构,并结合微流控、细胞图案化和多种细胞共培养技术,构建了体外细胞培养和相互作用研究模型,发现细胞形状可以影响其极性和迁移的方向,以及神经细胞突起可以感受表面层粘连蛋白的浓度梯度等一系列有趣的现象,并对其机理进行了探讨.
- 王栋张伟蒋兴宇
- 关键词:细胞骨架细胞迁移生物力学
- 一种种子气泡微换热器及种子气泡微换热器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种子气泡微换热器系统,包括待冷却的IC芯片及用于冷却该IC芯片的换热器主体,控制电路,用于为微换热器提供液体的供液回路,该供液回路连通于所述换热器主体的两端,与换热器主体电连接的脉冲电压发生器,其用于为换...
- 刘国华张伟徐进良岑继文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MOF结构的复合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MOF结构的复合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含稀土金属元素的盐、含磁性金属元素的盐、链接剂与溶剂混合,然后依次进行预反应和加热反应,得到MOF材料;(2)将步骤(1)...
- 谭果果张伟胡嘉珣商晓云黄祥云
- 喀斯特林地细根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 2024年
- 植物细根养分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是植被适应土壤环境的一种策略。为了解喀斯特地区不同林地类型细根碳(C)氮(N)磷(P)的生态化学计量比值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该文研究了喀斯特地区灌木林和乔木林活细根和死细根的C、N、P含量和比值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总体上乔木林两类细根C、N、P含量高于灌木林,表明乔木物种细根对养分的吸收和储存比灌木物种更强。另外,两种林地类型活细根C含量显著高于死细根(P<0.05),而活细根N、P含量则低于死细根。(2)两种林地类型的两类细根C含量在雨季均低于旱季;灌木林活细根N、P含量在雨季高于旱季,而乔木林相反。灌木林活细根C∶N、C∶P和N∶P比值在雨季均低于旱季;乔木林两类细根的C∶N和C∶P比值在雨季高于旱季,而N∶P比值则是雨季低于旱季。雨季较低的活细根N∶P比值,表明灌木林和乔木林的植物在雨季的P限制程度较低。(3)两种林地类型上坡两类细根的C含量均高于中坡和下坡,而灌木林下坡N、P含量相对较高,乔木林中坡N、P含量相对较高;灌木林上坡两类细根C∶N、C∶P、N∶P比值相对较高,乔木林下坡两类细根的C∶N比值高于其他坡位而C∶P和N∶P比值是上坡高于其他坡位,表明两种林地中的植物在上坡受P限制影响较强,在中下坡受影响较弱。(4)冗余分析表明,林地类型、有效磷、季节是细根C、N、P养分含量及比值的主要影响因子,它们的单独解释量分别为18.8%、6.6%、6.5%。上述结果表明,在人工促进植被恢复时应考虑适当的林地类型、季节以及坡位差异造成的N∶P比值变化的影响,以便加快喀斯特生态系统的恢复。
- 窦莉张伟覃蒙尔梁月明潘复静
- 关键词:土壤养分
- 喀斯特地区植物根系分泌物酶活性对根际土酶活性和养分的影响
- 2024年
- 为了探究喀斯特地区植物根系分泌物酶活性对根际土酶活性和养分的影响,我们测定了灌草丛、灌木林、灌乔林和乔木林4个植被恢复阶段群落水平根系分泌物和根际土的β-1,4-葡萄糖苷酶(βG)、β-N-乙酰葡萄糖苷酶(NAG)、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和酸性磷酸酶(ACP)的活性与土壤碳氮磷的含量,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根际土以及根系分泌物的4种酶活性在植被恢复后期显著高于植被恢复前期;乔木林的根系分泌物酶活性C∶P和N∶P比值显著高于其他植被恢复阶段,而根际土酶活性这2个比值则正好相反。(2)相关分析显示,根系分泌物酶活性与对应的土壤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相对于根系分泌物酶活性,土壤酶活性与相关养分的相关系数值更高。另外,根际土以及根系分泌物βG、NAG和LAP酶活性与根际土有机碳(SOC)和全氮(TN)呈显著正相关,根际土以及根系分泌物ACP酶活性与根际土速效磷(AP)呈显著正相关。上述结果表明,植被恢复对根系分泌物酶和土壤酶活性的提高具有正向的作用,根系分泌物酶是土壤酶的有利补充,在碳氮磷养分循环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综上所述,调控根系分泌物分泌及其酶活性可能为喀斯特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提供新的视角。
- 覃蒙尔李臻窦莉梁月明张伟王静潘复静
- 关键词:植被恢复土壤酶活性
- 种植方式和裸岩率对喀斯特洼地土壤养分空间分异特征的影响被引量:40
- 2007年
- 选取桂西北典型喀斯特洼地,研究了种植方式和裸岩率对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方式对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全钾(TK)、碱解氮(AN)、速效磷(AP)、速效钾(AK)和C/N有显著影响;裸岩率对SOC、TN、TP、TK、AN、AK和C/N有显著影响,对SOC、TN、TP和AN的影响程度大于种植制度的影响,这主要与农户在裸岩率较低的地段耕作强度较大有关;木豆-板栗地的SOC、TN、TP、TK、AN、AK等含量显著高于其它种植方式,说明退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土壤养分的积累;受地形地貌特征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SOC的空间分布表现为坡脚大于洼地;AP的空间分布与SOC不同,主要受施肥影响,表现为洼地高于坡脚.
- 张伟张伟陈洪松王克林张继光
- 关键词:土壤养分
- 生物油中固体颗粒物的特性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对不同固体颗粒物样品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油中的固体颗粒物主要由焦炭颗粒、灰分和少量高分子有机物组成,其中,灰分主要包括多种金属元素和一定量SiO2,有机物主要是具有木质素结构的低聚物。不同热解工艺的固体颗粒物样品特性也不同。循环流化床工艺制取的生物油中固体颗粒物含量较高。此外,固体颗粒物样品中的金属元素含量受到热解原料种类的影响。
- 张伟赵增立郑安庆常胜李海滨
- 关键词:生物油固体颗粒物
- 机械臂自适应反演超螺旋全局终端滑模控制
- 2023年
- 针对机械臂系统存在的系统参数摄动、非线性摩擦及外部干扰等不确定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反演超螺旋全局终端滑模轨迹跟踪控制方法。该方法基于反演法、Lyapunov理论和全局快速终端滑模理论设计控制器,保证系统稳定性及全局收敛性,增强系统的鲁棒性。为解决系统集总扰动上界未知的问题,采用自适应技术设计切换控制律,抵消不确定性的影响,同时引入超螺旋算法抑制滑模控制固有的抖振现象。最后,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算例验证了该控制器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 李俊麟李俊麟张伟王宏博
- 关键词:机械臂系统自适应技术
- 一种光储联合的三电平并网系统控制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储联合的三电平并网系统控制方法,所述并网系统包括光伏板、储能系统、第一电容器和第二电容器以及三电平逆变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当并网系统并网运行时,采用电位补偿控制方法产生驱动信号并将所述驱动信号加载到三...
- 张继元舒杰王浩吴昌宏黄磊吴志锋崔琼张伟
- 文献传递
- 喀斯特峰丛洼地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养分的积累及影响因素被引量:37
- 2013年
- 以桂西北环江县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为对象,利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于2009年分析了植被演替过程中表层土壤(0~15 cm)养分的变化及其主要控制因素.结果表明:随着植被正向演替(草地-灌丛-次生林-原生林),表层土壤的有机碳、全氮和全磷等含量显著增加,分别由演替初期(草地)的29.1、2.48和0.72 g.kg-1增加为演替后期(原生林)的73.9、8.10和1.6 g.kg-1.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与有机碳和全氮密切相关,是喀斯特土壤C、N积累的主要控制因素;凋落物中的P含量、C/P和N/P是土壤全磷积累的主要控制因素,较高的凋落物P含量、N/P以及较低的C/P有利于土壤中P的积累;而坡度、坡向和裸岩率等地形因子对土壤养分的影响较小.
- 张伟张伟王克林刘淑娟叶莹莹潘复静
- 关键词:喀斯特峰丛洼地土壤养分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